蛋黃膽固醇含量高,于是有人吃雞蛋甚至只吃蛋清不吃蛋黃,那么,吃雞蛋真的可以導致高膽固醇血癥嗎——
雞蛋是最完美的食品之一
雞蛋是最完美的食品之一。一個雞蛋,蛋白質含量為12%,蛋黃中蛋白質的含量高于蛋清。蛋類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最為接近,營養價值也很高,優于其他動物性蛋白;雞蛋中脂肪含量約為10%一15%,98%的脂肪存在于蛋黃中,蛋清中含脂肪量極少;蛋黃中維生素含量也十分豐富,并且種類齊全,包括所有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D、E、K、C;礦物質主要存在于蛋黃部分,其中鈣、磷、鐵、鋅、硒等含量豐富;雞蛋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蛋黃是磷脂的極好來源,所含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的效果,并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膽固醇集中在蛋黃,雞蛋黃每100克含膽固醇高達1510毫克。
雞蛋的蛋白質包含所有的氨基酸,且其氨基酸模式非常適于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在各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位列榜首;雞蛋還是僅次于魚肝油的維生素D的豐富天然來源。
【營養主張】:雞蛋對人體的營養貢獻可能遠遠大于所謂“高膽固醇”所帶來的風險。對于血脂正常的健康人,每日進食一個完整的雞蛋是合理和有益的。
膽固醇高不是吃出來的
“談膽固醇色變”,是很多人的真實心態,他們認為膽固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有百害而無一利”。人們往往產生這樣的感覺,希望血中的膽固醇越低越好,希望膳食中的膽固醇越少越好。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應該客觀評價膽固醇的“功”與“過”。
(1)血清膽固醇:研究已證明,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增高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清總膽固醇越高,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越大,時間也越早。但膽固醇絕不是越低越好,缺少膽固醇,同樣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營養主張】:將血清總膽固醇保持在90—200毫克/分升范圍內,較為合適。對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者,應將膽固醇降至180毫克/分升以下。
(2)膳食中的膽固醇:不少人希望從膳食中將膽固醇清除“干凈”,似乎不這樣做就不能維持正常的血膽固醇濃度。其實,這樣做既不現實,也對健康無益。人體中的膽固醇僅有約30%來自膳食,而70%則來自自身合成。若嚴格限制膳食膽固醇,則體內合成將增加;反之則體內合成將減少。一般情況下,二者保持動態平衡,這就是為什么一些長期吃素食、膳食膽固醇攝人很低的人也可能出現血膽固醇增高。同時,膽固醇通常與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部分維生素、部分常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等,共存于膳食中。
【營養主張】:過分限制膽固醇,有可能同時限制了其他有益營養素的合理攝人,這對健康是不利的。雞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笨雞蛋和普通蛋差別不大
大家都知道,純粹的笨雞只吃蟲子、野草等天然食物,活動量也大,自然所含的營養價值就高。但養雞場里的雞所吃的飼料都是經過科學配比的,營養素含量全面均衡,因此產出的蛋中,鐵、鈣、鎂等礦物質元素的含量都高于笨雞蛋。其次,養雞場里的雞所吃的飼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膳食纖維,使得蛋黃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比笨雞蛋低很多,更適合老年人食用。而笨雞產蛋很少,養分積累周期長,因此下的蛋脂肪含量較高,不適合老年人長期食用。
其實,市面上常見的那些批量生產的笨雞蛋,大多是“洋雞土養”產下的。一些養雞場將產蛋雞放養,讓它們在樹林、棉田里自由活動,和笨雞一樣吃一些天然食物,同時再喂一定量的飼料,這種“洋雞土養”產下的雞蛋,它的價錢比較高,但并不意味著營養價值也高。
【營養主張】:土、洋雞蛋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土雞蛋的營養成份與洋雞蛋并無明顯差別,只是土雞蛋的口感更好一些。土雞蛋中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對那些不適合增加脂肪的人,反而不利。
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從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蒸煮雞蛋為100%,炒雞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雞蛋為92.5%,生吃僅為30%一50%。
蒸雞蛋:應在攪拌均勻后再放人油鹽,否則蛋膠質受到破壞,蒸出來的雞蛋又粗又硬。
煮雞蛋:重在掌握好時間,一般以8~10分鐘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質沒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質結構由松變得緊密,同樣不易被消化吸收。
【營養主張】:高脂血癥患者,特別是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可每日進食1個雞蛋清或隔日進食一個完整雞蛋,既可攝取部分雞蛋營養,又同時避免膽固醇攝入過多。
【鏈接】
吃雞蛋的誤區
◆紅殼雞蛋比白殼雞蛋好
許多人買雞蛋只挑紅殼的,認為營養價值高。其實不然,蛋殼的顏色主要是由一種“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的,而這種物質并無營養價值。
◆毛雞蛋營養價值高
毛雞蛋即“死胎蛋”,這種蛋所含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在卵化過程中已被胚胎利用掉了,營養價值并不高。而且還含有許多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
◆臭雞蛋照樣可以吃
有人對臭雞蛋情有獨鐘。雞蛋變臭是因為雞蛋放久了,或有裂縫,隨著蛋清中的殺菌素逐漸減少,通過蛋殼氣孔或裂縫侵入的細菌大量繁殖,產生甲烷、氮、氨、二氧化碳等物質,發出惡臭。臭蛋烹調后,其中的胺類、亞硝酸鹽、細菌毒素等依然存在,吃多了會誘發癌癥。
◆ “功能雞蛋”比普通雞蛋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富含鋅、碘、硒、鈣的各種“功能雞蛋”問世。其實,并非所有的人都適合食用“功能雞蛋”。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缺“功能雞蛋”中所含的營養素。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功能雞蛋”時應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