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口腔潰瘍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已超過10%。作為常見病之一,口腔潰瘍讓人非常痛苦,常是“吃一口,疼一口”,吃不好睡不好。如果遇上復發性口腔潰瘍更麻煩,治好了又犯,犯了又治……如此反復,讓人不得安生。對于久治不愈的口腔潰瘍更是讓人擔心,因為有可能會發生癌變。
引起口腔潰瘍的因素很多,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身體素質有關,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發生可能性不大,但仍可通過一些措施降低其發生率。
剔除敏感食物
禁食敏感食物是避免發病的重要環節。從生活中找到哪些飲食與口腔潰瘍發作有關,從飲食中剔除它們,如果不再發作,說明就是誘發因素,以后應盡量不吃。
復發性口腔潰瘍治愈后應注意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少吃刺激性調味品如辣椒、酸醋、姜、蔥、咖喱等;少吃炸雞腿、炸牛排或其他太粗糙太堅硬的食物。
釋放壓力
臨床觀察發現,有很多口腔潰瘍患者是在過度精神疲勞后發病的。事實上,精神緊張、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過度疲勞、精神不佳等,會導致人體內環境失衡,激活體內的病毒,從而導致潰瘍的發生。
因此,人們應學會釋放壓力,旅游、運動、吃一頓美食、與朋友聊天……必要的時候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攝入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口腔潰瘍多數伴有B族維生素缺乏,用維生素B2、B6等治療都是有效的。因此,應適當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糙米、全麥、豆類、蛋類、肉類(特別是雞肉)魚類、動物肝臟、紫菜等。
另外,因為B族維生素溶于水,在干燥和酸性環境下穩定,在堿性和光照環境下易分解成無活性的物質。所以,蔬菜、肉類應先洗后切,以減少B族維生素的丟失。做面食時應用酵母發酵,避免使用堿;烹調時也應盡量不用堿,炒牛肉可用嫩肉粉替代小蘇打嫩化牛肉。每天吃的新鮮蔬菜應避免將其放在日光下暴曬。大蒜可加強B族維生素的利用,所以在炒菜時可適當地加入大蒜,同時還可以增加菜肴的風味,如炒木耳、炒鱔魚、炒蓮藕等時均可加入大蒜。
女性不應過度減肥
患口腔潰瘍的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在月經前夕容易患口腔潰瘍,說明口腔潰瘍的發生與雌激素有關,即一旦體內雌激素減少,就容易患口腔潰瘍。
因此,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保養,不要過度減肥,每日飲食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要經常食用能補充雌激素的天然食物,如大豆、洋蔥等,這樣才能維持體內雌激素的正常分泌。
注重口腔衛生
養成早晚刷牙、飯后即刻漱口的良好習慣。可用鹽開水、生理鹽水,也可用藥物漱口液,減少口腔細菌,防止食物殘渣加重感染。
另外,還應及時去除牙結石,去除不良修復體。特別是老年人,很多裝有假牙,如果假牙不合適,很可能刺激口腔,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因此,老年人的假牙必須正確安裝,并定期檢查。
防治便秘
口腔潰瘍發病時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現象,因此應注意排便通暢。要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還要多飲水,至少每天要飲6杯水,這樣可以清理腸胃,防治便秘,有利于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
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
很多口腔潰瘍是因為抵抗力下降而發作的。因此,應加強運動,增強體質。鍛煉身體的方法很多,如散步、慢跑、打球、打太極拳、跳舞、游泳、騎自行車等,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鍛煉項目。不過,不管哪種鍛煉方式,只有堅持才有效,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另外,還應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因為熬夜后也會導致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