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提到,非手術治療對早、中期股骨頭壞死患者有較好療效,也介紹了幾款食療方。如能食療為輔,加以針灸、理療、敷藥貼等中醫綜合治療和功能鍛煉,將更有助于康復。下面介紹幾種功能鍛煉法,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選擇。
10種功能鍛煉法
◇ 扶物下蹲法
單手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至與肩同寬,慢慢下蹲后再起立,反復進行3~5分鐘。
◇ 患肢擺動法
單手或雙手前伸或側伸,扶住固定物,單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鐘。
◇ 內外旋轉法
手扶固定物站立,單足略向前伸,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3~5分鐘。
◇ 屈髖法
正坐于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自然分開,反復作屈髖屈膝運動3~5分鐘。
◇ 坐位開合法
正坐于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均成90度,雙足分開,以雙足間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3~5分鐘。
◇ 蹬空屈伸法
仰臥位,雙手置于體側,雙下肢交替屈髖屈膝,小腿懸于空中,像蹬自行車一樣運動5~10分鐘,以屈曲髖關節為主,幅度、次數逐漸增加。
◇ 患肢擺動法
仰臥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于體側,患肢直腿抬高到一定限度,作內收、外展運動5~10分鐘。
◇ 內外旋轉法
仰臥位,雙下肢伸直,雙足與肩等寬,雙手置于體側,雙足尖及下肢以足跟為軸心作內旋、外旋活動5~10分鐘,以功能受限嚴重一側為主。
◇ 屈髖開合法
仰臥位,屈髖、屈膝,雙足并攏踩在床欄上,以雙足下部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活動5~10分鐘,以髖關節受限嚴重側為主,幅度、次數逐漸增加。
◇ 俯臥開合法
俯臥位,雙膝與肩同寬,下肢伸直,雙手置于胸前上方,然后屈膝90度,以雙膝前部作軸心,作小腿內收、外展活動5~10分鐘,以髖關節嚴重一側為主,幅度、次數逐漸增加。
5大注意事項
前述鍛煉方法不能盲目進行,尚需遵循以下原則——
(1) 應在患者接受治療且病情穩定后,在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操作不當很可能加重股骨頭的破壞。
(2) 動作不宜粗暴,應以主動鍛煉為主,他人幫助或被動鍛煉為輔。
(3) 出現磨擦音或骨片交鎖、輕微疼痛,均屬正常反應,稍事休息就會緩解;但如果疼痛劇烈,則應適當減少活動量和活動幅度。
(4) 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5) 崩解型股骨頭壞死或股骨頭壞死出現斷裂帶的患者,須扶拐軸線行走練功,活動中應避免突然的旋轉動作,防止股骨頭及髖臼受損,待斷裂帶修復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鍛煉。
此外,平時生活中應注意對髖部的保護,不過度負重,盡量少用激素類藥物,少飲酒,少吃辣。
早發現、早診斷康復的可能性更大,一旦大腿附近出現疼痛,或走路開始有“深一腳淺一腳”的跡象,應盡快去醫院就醫。如到晚期,治療起來會更麻煩,有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行髖關節置換術),花費更大。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