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多變,家住福建福安市的洪燕彬老人高血壓又犯了,而且比以往還高,這可把他急壞了,每次2片的降壓藥干脆1次吃4片,沒想到這兩天卻開始頭昏、頭痛,看東西也模糊不清,趕緊來到醫院檢查。
其實,洪燕彬老人之所以出現頭昏、頭痛等癥狀,完全是降壓過猛、血壓下降過快造成的。
降壓過快,反受其害
盡管高血壓是一種耳熟能詳的疾病,但正確降壓的知曉率卻很低。臨床上,很多患者只要發現血壓升高,總急于在最短的時間里把血壓降下來。特別是在天氣多變的季節,高血壓患者最容易出現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此時如果急于把增高的血壓迅速降至理想水平是不現實的,容易造成機體不適應,出現其他疾病和癥狀。
事實上,血壓是動態變化的,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短期內血壓降得過快過低,反而會使頭昏、頭暈癥狀加重,嚴重者還可誘發腦梗死。這是因為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降壓過快時,可使腦組織血流灌注不足,從而導致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生。
最佳血壓:120~135/80~85毫米汞柱
合理使用降壓藥物可使患者的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減輕癥狀,延緩或防止心、腦、腎等器官并發癥的發生。但是,除了“高血壓腦病”、“高血壓急癥”需緊急降壓外,大多數“緩進型”患者的血壓不宜降得過快,降至140 /90毫米汞柱左右即可。研究發現,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控制在120~135毫米汞柱,舒張壓在80~85毫米汞柱范圍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最低。
但對于血壓顯著增高已達多年的患者或老年病患者來說,血壓不宜降得過低,不必一定追求達到140 /90毫米汞柱的標準。否則可能引發較重的不適感,甚至會誘發腦血栓形成等意外。
其實,任何藥治病都有一個過程,降壓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藥。有的降壓藥作用比較溫和,從服藥到理想平穩控制血壓需要一定時間。因此,高血壓患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個體化用藥原則,小劑量聯合用藥,緩慢降壓。
此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治療高血壓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宜清淡、少鹽,適當地參加文體活動,減輕體重等。
鏈 接
7種生活降壓法
1.放慢說話速度:一個人語速太快時,血壓可上升50%左右,這可能是快速說話導致精神緊張所致。
2.適度運動: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比如,慢走或快走、打太極拳等,每次至少20分鐘,能改善血壓狀況。
3.后仰呼氣:將上身慢慢后仰(至不能再仰為止),然后直起。后仰時呼氣,直起時吸氣,如此反復10余次,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有較好的效果。
4.冷熱浴法:先冷水洗浴3分鐘(注意水不要太冷),再用熱水洗浴3分鐘,每日反復2次,有助于增強血管彈性和血液循環,對動脈硬化引起的高血壓有療效。
5.吃香蕉:香蕉含豐富的鉀質,適量的鉀可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每天吃1~2個香蕉,有助于穩定血壓。
6.飲牛奶:牛奶富含鈣質,高血壓與低鈣有著密切關系,長期飲用牛奶可降血壓。
7.少吃鹽:每日食鹽應逐漸減至6克以內,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