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X在心里永遠是要有的,不然,就業就很可能出現問題。所以,就這點來說,今年上半年不大可能有太嚴厲的調控措施出臺,下半年局部調整的可能性大,而對于地產可能是壓中有保。
討論2010年的A股市場的走勢,還是要先回顧去年底發生的事。雖然各國達成了經濟刺激計劃不退出的協議,但退出政策很可能在今年陸續實行。然而中國有特殊性,要穩定壓倒一切,必須擴大就業和人民的收入,這些又讓退出顯得不能過早。所以,政府領導人再三強調,過早退出會將勝利果實付之一炬,這才有央行在去年聲明要“認真地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對于這些表態,筆者持懷疑態度。4萬億投資帶來的問題,今年肯定要處理。從限售股征稅政策的出臺來看,雖然被描繪成利好,但是細想起來,這多少反映出財稅不足。所以,今年不能不防范印花稅的問題,畢竟稅是調控股市的最佳手段。故此,今年A股市場的大機會應該在4、5、6三個月,春節前后可能有一波行情,但“兩會”前又得進入牛皮市,下半年不看好。
2010年全年走勢呈現W型的可能性大,只是這個“W”的起筆和收筆都將很短。而運行點位大致應該在2930—3820—4530點這一區間,其中3820點處會有一次相對大點的震蕩。市場機會在有色、煤炭、創業板、B股、券商、低碳科技股等板塊。
對于創業板,我有自己的看法。中國股市一般是為了完成一項任務才有行情(含牛市和熊市),例如998點—6124點這一區間,因為加入W T O時承諾的對外開放資本市場的保護期快到了,所以必須要將股權分置改革做成功和實現國有資產利益最大化。
1664點至今,就完全是“創業板情結”了。大家不妨這樣來想,外圍經濟動蕩,對國內壓力很大,于是就有了信心重于黃金之說。但是只有信心,卻不可能帶來就業,社會的穩定就會出現問題。然而,此次經濟危機源于美國的金融市場及金融衍生品,這讓國內銀行也不能有一點損傷。這就出現了矛盾,一面要確保銀行的安全,一方面又要支持企業發展。要解決這個矛盾,就必須向市場要錢,創業板的推出也就順理成章了,這才是行情的初衷。
從28個第一家到目前的36家來看,創業板大致應該在108家的時候出現一定的盤面回調動作,這個時間大致該在下半年完成。但創業板遠非這幾家,路還很長,所以這輪行情會更長。
還有融資融券交易可能會推出,這對于券商及其那些投資券商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利好。銀行還是不大看好,畢竟地產業現在到底會怎樣,誰也說不清,但對于地產的調控將是長期的,這對銀行不是太有利。而有色板塊受周期性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仍舊有一輪大的行情。
B股面臨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沒有新鮮血液的B股,必須有個說法,也許它的機會就是一個暴利的機會;低碳將是一個長期的概念,科技股板塊因為調整時間和空間的因素,很有可能搭幫低碳概念走出一輪波瀾壯闊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