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無論對奇瑞還是楊波本人來說,都是“驚險的一躍”。
這一年,奇瑞推出了自己的多品牌戰略,楊波也迎來了新的挑戰;這一年,奇瑞在轉型的路上邁出關鍵性的一步,而楊波卻還堅守著自己營銷的崗位,以“不變應萬變”。在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2009年,作為奇瑞汽車副總經理、麒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正帶領奇瑞向中高端品牌的驚險跨越。
“千里走單騎”
曾經以“家庭”為由,楊波謝絕了一汽-大眾的邀請,留在了沈陽,留在了華晨。而2008年,楊波卻為了工作來到了千里之外的安徽,來到奇瑞。這對楊波來說可謂人生和事業的雙重挑戰。
而經過近13年發展后,奇瑞正面臨著向中高端跨越的挑戰,對產品升級和品牌價值有著強烈的渴望。2009年3月19日,奇瑞在蕪湖第三總裝廠高調發布旗下兩大中高端品牌:以“遠見、敢為、成功”為基因的中高端轎車品牌“RIICH瑞麒”以及以“先見、進取、掌控”為品牌核心的全能商務車品牌“RELY威麟”。
隨著新品牌的發布,奇瑞汽車形成了轎車品牌CHERY奇瑞、中高端品牌RIICH瑞麒和RELY威麟、微車品牌KARRY開瑞四大品牌,多品牌架構已成格局,2009年“大奇瑞”布局得以完美呈現。
“要打造一個豪華品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作為麒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第一任總經理,楊波并沒有被奇瑞豪華的陣容沖昏頭腦。他說:“奇瑞從做經濟型轎車起家,經過12年的積蓄,現在到了產品技術升級的關口,要造高技術含量的車,向中高端品牌邁進,這是一項長遠的規劃。”
M1的頭彩
近日,位于北京海淀西三旗的萬祥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總是異常忙碌。“現在,M1的月銷量大概在80-90輛左右,少的時候也有60輛。”正在接待客人的蒲經理告訴記者,“M1的高科技含量、高性價比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據了解,瑞麒M1自2009年4月20日上市以來,銷售一路攀升,短短幾個月已經突破6000輛。
為了打造全新的、高品質形象,楊波為瑞麒和威麟單獨規劃了兩個完全獨立的銷售網絡體系。“品質和設計水平提升一個層次。那我的品牌定位也相應地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楊波介紹說。目前的瑞麒4S店實行了與原有的奇瑞渠道建設完全不同的方式,用全新的服務理念服務消費者。
在G5市之前,瑞麒品牌只有M1一款車型銷售。但首批獲得經銷權的深圳匯奇店總經理陳文章表示:“投資瑞麒第一看奇瑞的技術,第二看品牌成長,以及在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內的車型。”
布局
2009年11月22日,廣州車展的第一天,奇瑞瑞麒的展臺顯得特別另類。諾大的展臺上只有一款車型,它就是瑞麒G5。這款被楊波贊譽為結合了“日本品牌強調的駕駛舒適性和德國車強調的技術”的產品是奇瑞邁向中高級臺階的另一利器。據悉,隨后還將有G5、X5、H5等一系列車型發布。
奇瑞一時爆發出來的眾多品牌,一度讓外界覺得眼花繚亂。然而,在楊波眼里,麒麟旗下的三大品牌都有著各自清晰的產品定位和網絡布局。“做好兩個品牌,建好兩個渠道,帶好一支隊伍”是楊波對自己的要求。
瑞麒M1是奇瑞發揮在小型車方面的優勢,打造的第一款中高端精品小車,直指飛度、雅力士、雨燕。而另一款全新的中高級車型G5被看作是可以和馬6、邁騰同臺競技的B車型。
除了這兩款已上市車型,在楊波的規劃中,麒麟還有一個龐大的產品陣容。
瑞麒品牌下的小型車還有X1、M5,預計2010年一季度M5會上市銷售。另外2010年上市的還有G6、G3,年末瑞麒的轎跑車也將會面世。與瑞麒品牌并肩作戰的威麟也在積極謀劃著,2010年X5、H5也將會伴隨著達喀爾拉力賽的開戰而上市。
“2009年是我們的品牌發展元年。”楊波說,“我們導入了品牌,建立了基本的渠道。這個過程很艱難,但是我們做到了,2010年會發展得更快一些。”為了區別于之前奇瑞產品給人留下的印象,在楊波的主導下,麒麟的兩大品牌瑞麒和威麟專門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絡。
“我們的威麟產品基本上都是在10萬-20萬這個區間。我希望未來兩三年之內,為這個產品單獨打造一個100家經銷商的網絡。這個經銷商類似于瑞豐的經銷商體系,100家已經足夠了,可以輻射全國了。”楊波說,“在轎車這一部分,我們希望能在兩三年內,建成300家的經銷商網絡,這個網絡還是要在廣大的二三級市場能夠有所布局,有所覆蓋。”
有了產品,有了渠道,楊波還“籠絡”了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業界精英,有來自德國、臺灣以及菲亞特中國的一些資深人士。
做汽車像跑長跑
盡管楊波已經為麒麟規劃了一個看似完美的產品和網絡布局,但不可否認的是,幾年前的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已經在通往中高端的路上進行了艱難的嘗試。而結果卻是轟轟烈烈的起,平平淡淡的落。
“中低端起步、中低端產品”一直是中國自主品牌留給人們的刻板印象。楊波承認,“怎么突破大家對國內自主品牌的固有認識”是做瑞麒和威麟兩個中高端自主品牌遇到的最大障礙。
因此“我們要一步一步往上走,而且走的基礎是產品達到了相應的水平。盡管產品好了很多,技術平臺上了一個臺階,但要讓消費者認同,難度還是很大的。”楊波表示,“這是奇瑞發展正常的階段,目前正在塑造中高端的品牌,還無法達到豪華品牌的程度,這方面我們有清醒的認識,品牌建設需要長期的過程,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
在楊波看來,“做汽車像跑長跑,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成功的,尤其是打造一個高端品牌,更不是一代產品就能達到的目標。”
轉型,是2009年很多自主品牌的共同特征。奇瑞作為其中的一員,能否在車市大潮中躍級而立,考驗奇瑞,更考驗著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