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蜜柚是蜜柚中經變異選出的一個優良品種。其果實大。單果質量約1.55千克,果形呈倒卵形或卵圓形,果皮薄、光滑,呈橙黃色,囊壁薄而紅,易剝離,果肉呈玫瑰色,汁胞紡錘形,纖維嫩,汁多,化渣,酸甜適口,有香氣,種子少,品質極優。
大埔縣蜜柚集團有限公司和廣東省順興蜜柚集團有限公司引種栽培試驗獲得成功,現已在全縣推廣種植333.3公頃。筆者在兩個公司任技術顧問期間,對紅肉蜜柚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總結歸納,現介紹如下:
1 柚園建立
應選擇避風向陽、水源豐富、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地帶建園。園地等高梯地,株行距為3米×3米,栽植方式以三角形為好。紅心蜜柚只要新梢老熟后。一年四季均可種植。
2 選種健壯苗木
選用根系發達,生長健壯、一年生的嫁接苗進行種植。
3 擴穴改土,提高肥力
擴穴改土一般在種植后第2年開始,第3年完成效果最好。具體做法是在樹冠滴水線下在樹兩側對稱開挖深60—70厘米、寬40—50厘米條溝,填入綠肥、火燒土各一擔,1.5千克鈣鎂磷肥,適量的石灰和表土,分層施下。壓實以改良土壤。
4 合理修剪,正確環剝(割)
修剪采用疏枝,樹冠外圍枝多剪,內膛枝少剪。
(1)修剪時間:幼齡柚樹一般分2次修剪,即夏剪和冬剪:結果柚樹一般分3次修剪,即春剪、夏剪和冬剪。春剪在2—3月份,夏剪在5—7月份,冬剪在采果后半個月,即10—11月份。
(2)修剪方法: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重點疏除外圍枝條,對樹冠較密集的可采用“開天窗”的修剪方法。此法能有效地控制樹冠。促進內膛枝的萌發,又不致于因重剪而引致減產。內膛枝應剪除結果枝、枯枝、病蟲枝及弱枝。
(3)對旺長不開花或少開花的柚樹于9月下旬采取環剝、環割的方法。環剝(割)方法是:在主干或直徑在6厘米以上的主枝上采用環剝倒皮(皮寬1厘米)或環割,深至木質部。處理后傷口用20毫克,升的2.4—D+800倍的甲基托布津處理,對樹勢、產量不會造成不良影響。采用環剝(割)方法可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增加花量,保證產量。
5 科學施肥,提高品質
施肥方法:采用環狀溝施。施肥次數按照“基肥秋施,催芽肥慎施,保果、壯果肥配施”的要求進行。全年施肥3—4次。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多施磷、鉀肥。催芽肥株施豬糞20—30千克。在2月底至3月上旬施入,保果肥以根外追肥為主,噴施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壯果肥株施豬糞20—40千克,在6月底至7月上旬施入,采果肥株施廄肥40—60千克+尿素200克+磷肥0.5千克,在采果前后施入,一般在12月份進行。
6 合理疏果,套袋
先將發育不良的畸形果、小果和病蟲果疏去。掛果量一般以葉果比(160—200):1為好。疏果定果后,待幼果長至單果質量100—150克、果實橫徑5厘米左右時進行套袋,套袋時要注意寬緊適度,既不使袋口松開。也不能損傷到果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