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果實芳香濃郁、酸甜適口、營養豐富。但由于李實峰、李小食心蟲、桃蛀螟等食心蟲的蛀食危害,常造成大量蟲果、落果,嚴重影響了產量及品質。做好杏李園李實蜂、李小食心蟲、桃蛀螟3種主要食心蟲的防治,優質果率可在95%以上,能夠明顯提高杏李的產量和品質。
1 杏李主要食心蟲的發生規律及習性
1.1 李實蜂
以幼蟲蛀入幼果核部。不僅食盡果核。果肉也多被食空,內積蟲糞,常造成90%的蟲果,被害果發黃大量脫落。該蟲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10厘米深的土層中或土面裂縫間及土塊下結繭越冬。成蟲羽化出土后,在樹冠上部成群飛舞或在花間活動,當天即可交配產卵。卵多產于花托和花萼的表皮下,以花托上產卵量多,一般每花產卵l粒。幼蟲孵化后咬破花托外表皮,向上爬行再蛀入子房,大多從頂部蛀入,也有從中部蛀入的,蛀孔針頭大小。隨著幼果的生長。幼蟲在果內蛀食果核及果肉,僅剩下果皮,蟲糞堆積果內。1頭幼蟲只危害1個果實。無轉果危害習性。幼蟲老熟后多在果實的中、下部咬一直徑1.5—2毫米的圓孔脫果,墜落地面,鉆入土下:也有的隨被害落果墜地,再脫果入土。幼蟲多在樹冠下10厘米深的土層內結一長橢圓形繭越冬,以離主干50厘米至樹冠外緣的土層內最多。
1.2 李小食心蟲
以幼蟲蛀果危害。幼蟲蛀果前常在果面吐絲結網。于網下蛀入果實危害,其糞便排于果內,使果實失去食用價值。幼果被害多脫落,成長果被害后部分脫落,對產量、品質影響極大。李小食心蟲1年發生3—4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周圍土中、雜草等植被物下及樹皮縫中結繭越冬。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和趨化性。卵多散產于果面上,偶爾產在葉上。幼蟲孵化后蛀果并直達果心,被害果極易脫落。幼蟲蛀果2—3天即轉果,1頭幼蟲可危害2—3個果。約經15天老熟脫果,于樹皮縫、表土內結繭化蛹:第2代幼蟲于果肉內蛀食。不轉移危害,蛀孔流膠。被害果多不脫落,幼蟲危害20余天老熟脫果,部分結繭越冬,發生3代者繼續化蛹。第3—4代幼蟲多從果梗基部蛀入,被害果多蟲蛀脫落:末代幼蟲老熟后脫果結繭越冬。
1.3 桃蛀螟
以幼蟲蛀果危害。被害果內外排積糞便,致使果實腐爛早落。在山東1年發生2—3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粗皮縫中、向日葵遺株、玉米和高梁秸稈內及板栗堆集場等許多不同場所結繭越冬,有世代重疊現象。成蟲晝伏夜出,對黑光燈和糖醋液趨性較強,喜食花蜜和成熟果實的果汁。雌、雄均有取食花蜜的習性,以傍晚取食最盛。雌蟲經補充營養和交尾后,多于夜間產卵。卵多產于果表面、向日葵蜜腺盤上和萼片尖端,散產。初孵幼蟲蛀入果、梢危害。取食后即從蛀孔排出糞便。老熟幼蟲在被害果內或樹下吐絲結白色繭化蛹,而在向日葵花盤及玉米稈、向日葵稈內越冬或化蛹的幼蟲,甚至不吐絲結繭,而僅以少數絲圍繞身體。
2 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2.1 清理園地
生長季節及時撿拾園地內的落果、蟲果,集中消滅果中幼蟲。冬季結合果園冬管措施,剪除病蟲枝、斷頭枝、枯死枝、過密枝、枝頭僵果和蟲纓等,刮除樹干老翹皮、病斑,清理地面枯枝落葉、落果及雜草,運出園地集中銷毀。園地周圍100米內盡量不要堆放秸稈、雜草,要及時處理玉米、高梁、向日葵等的莖稈和花盤,減少越冬場所和越冬蟲源。
2.2 樹干綁草
老熟幼蟲脫果前樹干綁草,誘集越冬幼蟲入草越冬,早春取下草集中燒毀。
2.3 深翻土壤
結合果園冬季管理,深翻樹盤土壤15—20厘米,消滅部分越冬幼蟲。
2.4 誘殺成蟲
利用黑光燈和糖醋液誘殺成蟲。
2.5 化學防治
成蟲羽化期和老熟幼蟲入土前,進行地面施藥毒殺出土成蟲及未入土幼蟲,是很有效的防治措施。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1千克加細土25千克拌合在樹冠下地面撒施,施后必須用耙子耙勻,使藥、土混合均勻。從初花期開始。加強果園蟲情調查。及時噴灑菊酯類殺蟲劑,毒殺成蟲、卵和幼蟲。使用的藥劑有:5%阿維菌素5000倍液、10%的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殺滅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滅幼脲3號2000倍液等。樹冠噴霧防治,防治次數視蟲情而定。每次隔10天左右。果實采收前20天要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