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櫻桃進入豐產期之后667平方米產值在1萬2萬元,因其效益高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和企業家投資種植甜櫻桃。但甜櫻桃從春天發芽至果實采收易受各種天氣因素的影響,不良氣候嚴重影響其產量和種植效益,產量和效益不穩定成為種植者嚴重關切的問題。本文列舉了甜櫻桃從發芽到果實成熟期間不利的氣候因子和減輕其危害的方法,以期種植者能獲得較穩定的好收成。
1 冬春季抽條
我國北京、大連、新疆、河北北部甜櫻桃常在冬春季節發生枝條失水抽干的問題。這些地方冬季氣溫低,土壤凍土層的厚度在50厘米以上,因為甜櫻桃是淺根系樹種,幾乎所有的根系都處于凍土層中,在凍土層的根系無法吸收凍結的水分。甜櫻桃的枝條木質化程度較蘋果、梨的枝條低。表皮粗糙,容易失水,加上這些地方春冬季干燥多風,加劇了枝條的失水。一方面根系在凍土中不能吸水,另一個方面枝條不斷失水,必然導致枝條失水抽干。我們可以從抽條的原因得出預防的方法!
1.1 減少技條失水
減少枝條失水的方法有枝條纏包塑料膜,冬天噴防凍的保護劑,控制秋梢生長等。
1.2 增加有效水分供應
所謂有效水分是指能被根系吸收的土壤水分。冬前灌足防凍水,使植株在冬前吸收并增加貯存于樹體中的水分,以備冬春的消耗。冬天在地下覆蓋地膜,一是減少土壤中的水分蒸發,二是提高地溫,在冬季可減少冰凍層的厚度,在春季能加速凍土層的融化,使植株提早得到融化的水分的供應。
2 甜櫻桃花蕾期凍害
花期凍害是世界果樹栽培共同的難題。櫻桃、杏、李、桃、蘋果、梨經常因花期凍害而大減產。我國櫻桃生產區的煙臺、大連近年有一半的年份發生花期凍害。甜櫻桃花受凍的臨界溫度為-2℃,在-2.2℃溫度下半小時,花的受凍率為10%,當溫度降至-3.9℃。凍害率達到90%,在-4℃的溫度下半小時,幾乎所有的花都被凍死。國外花期防凍的方法是果園加熱(天然氣或煤油燈)、或者用大風機把果園上層較暖和的空氣與下層的冷空氣混合、或者噴水增溫,但所有這些方法在氣溫降至-6℃時都失去作用。
我國黃土高原南緣。包括山西南部、陜西銅川、甘肅天水。這些地區土壤肥沃深厚。是我國優質蘋果產區,近年發展甜櫻桃,其果粒大、風味佳,為我國甜櫻桃的優質產區。但近年常因花期凍害而大幅減產,甚至絕收。2006年起山西絳縣在櫻桃園西北面用采條布和玉米秸建起風障,在每株櫻桃樹下放置一個蜂窩煤爐,采用“便攜式智能數控防霜報警儀”,當氣溫下降至2℃時,警報響,果農到園內點燃煤爐,園外上風處點火熏煙,防凍期間觀察記載園外和園內大櫻桃樹上的不同方位、5個不同高度、不同時段(相隔1小時)的溫度變化:記載低溫過后的花器凍害百分比。5月記載產量和收入情況。
2006年防凍試驗在絳縣柳泉、東錄、新莊、申王坡、史村五個村進行。4月12日夜10點40分,警報器響了,氣溫降到了2℃,防凍試驗開始,每小時測不同高度溫度1次,隨著煤球燃燒,園內園外的溫差不斷拉大,到了凌晨5點閆存義櫻桃園園外的溫度已降至4℃,5點30分氣溫降至4.4℃,到了早晨6點40分,溫度開始回升了:采取以上防凍措施的櫻桃園內氣溫一直保持在0.℃以上,未發生花器受凍的情況。
2007年4月3日晨,絳縣周家莊周峰、郭國安等人采取以上措施,在園外溫度降至-8.3℃的情況下,每667平方米收入仍達8000元。南繁鄉史村采用以上防凍技術,在園外溫度出現-6.4℃的情況下,張社員、王留柱等6戶667平方米產量仍在1000千克以上,每667平方米收人仍在2萬元以上。沒有采取防凍措施的基本絕收。
從這幾年防凍情況來看:溫度降到-4℃,面積大的園每667平方米地放25個爐膽即能防止凍害的發生,面積小的園適當增加爐膽的數量。當溫度降到-6℃以下時,每667平方米需放置100個爐膽才能防止凍害的發生。
實踐證明這種花期防凍技術是確實可行的,當防凍警報響起后,果農用煤油噴燈點燃爐膛下層的玉米芯,玉米芯上加了塊蜂窩煤,一個人在2.5小時之內即可點燃0.33公頃(5畝)櫻桃園的蜂窩煤爐,如果一個農戶種植0.33公頃櫻桃園,有1—2人即可在氣溫降至-1℃之前(凍害的臨界溫度為2℃)點燃所有的煤爐。在發生凍害的晚上一個煤爐用4塊蜂窩煤,每塊蜂窩煤0.25—0.30元。一個晚上,按2個晚上計算,并按一株櫻桃需一個煤爐計算,兩個晚上的燃油和煤共需2.2—2.6元,只相當0.1—0.2千克櫻桃的費用;兩個蜂窩煤爐的爐膽(只需爐膽,不需外加爐壁)只需1.5—2元。可多年使用。經濟上核算是絕對合算的。此項技術創造了世界甜櫻桃花期氣溫降至—6℃以下低溫的最佳防凍效果,已在絳縣廣泛推廣。
3 花蕾高溫期
國內在甜櫻桃保護地栽培實踐中有這樣的經驗:扣膜后的花蕾發育期如果出現25℃的溫度和開花期出現30℃;(上的溫度將大大降低坐果率,說明花蕾期和開花期高溫的不利影響。今年河南、陜西在甜櫻桃開花期出現30—31℃的不正常高溫天氣,不少甜櫻桃園坐果率很低,產量受到很大影響,但也有些甜櫻桃園受其影響不大,減產不明顯。
在國外,對甜櫻桃的授粉提出了“有效授粉期”(effective pollination period)的概念。它代表開花后胚珠的壽命減去花粉管生長通過花柱并實現有效受精所需要的時間,“有效受粉期”以天為單位,“有效授粉期”越長,表示開花后柱頭接受花粉并能實現授粉和坐果的時間越長,相反,“有效受粉期”短,開花后則必須馬上授粉。“有效授粉期”的長短與開花期的氣溫關系最為密切,也與品種和樹種的狀況有關。
櫻桃柱頭在花后有較長的時間接受花粉的能力,有的品種在花后9—10天,花粉在柱頭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速度與開花當天相似,所以花粉的萌發和花柱的衰亡不是影響櫻桃坐果的主要限制因子。櫻桃花粉管的生長速度很慢,在5—25℃的溫度范圍內,花粉管的生長隨溫度的升高而加速。在日平均溫度為13.7℃的田間條件下,授粉后那翁的花粉管第4天可達到珠孔,而在10.6℃時,第6天還沒有達到珠孔,不同品種的花粉管在同一個品種的花柱上的生長速度是不同的,在田間日平均溫度6.6℃和12.6℃條件下,雷尼爾的花粉管在某一品種的花柱上生長速度雖不同,但坐果率并沒有差別,表明較低的溫度導致花粉管較慢的生長速度不是影響坐果的限制因子。
據同外研究,較高的溫度加速胚珠的衰亡,而較低的溫度其壽命較長。在20℃的恒溫下有的品種有很高比例的胚珠在花后1—2天就衰亡:而在5℃的溫度下花后5天還沒有發生衰亡,在田間條件下,花后日平均溫度在10℃時那翁的胚珠在花后12天還有生活力。
較高的溫度雖然加快了花粉管的生長速度,但較高的溫度更加快速地導致胚珠的衰亡,在高溫下,往往花粉管還沒有到達珠孔時,胚珠已經衰亡,導致受精失敗,這是甜櫻桃花期高溫坐果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同處于花期高溫條件下,樹體的營養狀況不同,受高溫影響的程度截然不同。今年鄭州有一櫻桃園由于去年受介殼蟲危害,花芽發育不飽滿,在花期遇31℃高溫,坐果很少:而距此園不遠的兩個櫻桃園因去年管理良好,至降霜時才落葉,樹體儲存的營養物質多,花芽飽滿,雖花期受高溫影響,坐果率卻基本不受影響。
當花期出現28℃以上的高溫天氣時,有條件的甜櫻桃園可進行塑料軟管噴灌或地面澆水,可減輕高溫的不良影響。今年我所品種園除4月3—4日開花期遇上高溫的薩米脫和希爾維亞等品種坐果率降低之外,其他品種結果仍很多,可能與該園花期澆水有關。
我國甜櫻桃產區花期受高溫影響而降低坐果率的現象,往年并沒有發生,今年河南、陜西、山西一些櫻桃園出現了花期受不同程度高溫的不良影響,隨著全球氣溫變暖趨勢的加劇,這種不利影響的發生頻率可能會增加,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4 果實成熟期遇雨裂果
甜櫻桃果實成熟期遇雨裂果是世界性的問題,在我國各地也時有發生,今年河南的櫻桃園因裂果損失嚴重,有的品種裂果率在40%以上。解決甜櫻桃裂果的根本方法是避雨栽培。鄭州有一果同在樹冠上拉一道鐵絲,用制作雨傘的又輕又薄的尼龍綢布制成防雨蓬,下雨時把整樹罩上,下雨過后把防雨蓬拉到園邊,不影響光照,每667平方米投資1200元。今年成熟期多次降雨,所減少裂果損失比建蓬的投資還多,該農戶所在村的果農說:明年都要建防雨蓬。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選用抗裂果的品種是一種長期見效的理想的解決甜櫻桃裂果的方法,德國北部甜櫻桃成熟期下雨多,而該地區主栽的雷吉娜和柯迪亞兩品種抗裂果性能極好,在無避雨設施的條件下裂果并不多。今后甜櫻桃育種應把“抗裂果”作為育種的目標之一。
在櫻桃果實發育期保持土壤較高的含水量,使果實一直處于生長期以及葉面噴施氯化鈣、土壤增施鈣肥,都可減少裂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