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方早生桃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引入黃泛區農場,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有66.7公頃的規模。倉方早生桃以其肉硬、果大、色紅、價高、效益好而受到廣大果農的喜愛。然而,在栽培過程中,由于部分果農對其生長發育特點了解不透,栽培措施不恰當,出現倉方早生桃適齡不結果、生理落果重,產量低而不穩的問題。現將近幾年在生產實踐中取得的早果豐產經驗作一介紹,供廣大果農參考,
1 科學建園
豫東南地區年平均降雨量600—800毫米。個別年份達1100毫米。由于7—8月份降雨集中,極容易對桃樹形成澇災,因此,在建園時,要特別注意防澇。
1.1 施足有機肥,整平土地
為了取得倉方早生桃的早期豐產,在栽培中要采取前促后控的技術,因而,在建園時要施足有機肥。整地前,667平方米均勻撒施優質腐熟豬糞5-6立方米,然后深犁,耙平,為促進前期快速生長打下基礎。
1.2 栽植密度
實踐證明,在豫東南,倉方早生桃比較適宜的栽植密度為5米×6米。若想取得早期豐產,可采取計劃密植栽培,即栽樹時,按2.5米×3米栽植,結2年果后,第5年隔一株去掉一株,隔一行去掉一行,變成5米×6米。
1.3 栽植時間
豫東南,冬季凍層淺。上凍天數少。在桃苗落葉后至桃苗發芽前均可栽植,以農歷正月栽植最好。
1.4 苗木規格
要求栽成品苗。苗高1.0—1.2米,基部粗0.8—1.0厘米,根系完整,組織充實。用半成品芽苗建園,雖然單株生長量大。但易造成萌芽不齊,桃園整齊度差。
1.5 栽植方法
起壟栽植是預防桃樹澇災的有效辦法,桃樹栽植后用周圍的表層土把桃苗根系封嚴,澆透水后圍繞樹干堆成濕土堆。在栽植行兩側修成1.2—1.5米寬的高畦。
1.6 定干
在飽滿芽處定干,高度70—80厘米。剪口用白乳膠封住。
2 早果豐產技術
2.1 肥水管理
(1)施足底肥:整地前,667平方米均勻撒施優質腐熟豬糞5—6立方米。
(2)適時追肥:在所栽桃苗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時,開始追化肥。開直徑30—35厘米的環狀溝,深8—10厘米,株施尿素25克,2天后澆水,以后,每隔20天追施1次尿素。8月份以后,株施1次大三元復合肥50克。栽后第2年春季,發芽期,株追施大三元復合肥100克,6月份株追施大三元復合肥150克。結果樹每年施肥2次,第1次施肥在5月下旬(生理落果結束后),667平方米施大三元復合肥50千克,第2次在采果后的7月下旬,667平方米施大三元復合肥20千克。
(3)及時澆水:高壟栽培,桃樹易旱,因此。每次追肥后,應澆1次水。
2.2 整形修剪
倉方早生桃果個大,適宜在細果枝上著生,因而,樹形采用3—4主枝開心形,修剪宜采用垂柳式。具體做法是:
發芽后,整形帶以下的芽全部抹去,待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時,選擇方位適當、長勢均衡、上下錯落排列的3-4個新梢作為主枝培養,其余的枝疏去。若該株發的新梢少于3個,則將稍強勢的新梢在10—15厘米時摘心,增加主枝數。第1年冬季,對所選主枝在飽滿芽處輕短截,截去主枝長的1/3—1/2。其余的枝緩放不剪。第2年冬季,對主枝開張角度,直立-拉為60°—70°,并適當疏除個別強旺直立枝。第3年冬季,進行珠簾式修剪。將下垂的結果枝回縮至抬頭枝,每15厘米左右留一結果枝,對長果枝適當輕剪。
2.3 化學控制
倉方早生桃生長勢強旺,要達到早果的目的必須進行化控,以形成飽滿健壯的花芽。從第2年5月下旬開始,噴15%多效唑150倍,連噴兩次。若新梢仍未停長,應再噴1次,直到新梢停止生長。若化控過晚,不易形成理想的花芽。進入豐產期后。還應在采果后適當化控。
2.4 花果管理
(1)人工授粉:倉方早生桃屬無花粉品種,除在栽植時搭配合適的授粉樹(春艷、加納巖白桃)外,還要進行人工授粉,每一個果枝點授3—4個花朵。
(2)疏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生理落果結束后)進行疏果。平均每個結果母枝留2個果,長果枝2—3個果,中果枝留2個果,短果枝留一個果。盛果期樹每株留300—400個果,667平方米產1750—2250千克。
2.5 夏剪
倉方早生桃長勢強旺,夏季易抽生直立旺條,應及時剪除。一年夏剪3次,第1次在5月下旬。結合疏果進行。第2次在6月中旬,果實著色前。第3次在8月中旬。
2.6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蚜蟲、梨小食心蟲和穿孔病。防治蚜蟲在發芽期和開花后用10%的吡蟲啉1500—2000倍:防治梨小食心蟲從4月25日開始防治,在每月的月底至下月的月初交替使用毒死蜱1200—1500倍和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紅蜘蛛用阿維菌素2000—3000倍;防治穿孔病、褐腐病、流膠病等病害于發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30倍晶體石硫合劑,生長期交替使用500—600倍代森鋅和600—800倍乙磷鋁,桃果成熟前20天噴優質多菌靈800-1000倍,防治褐腐病。促進果面潔凈、色澤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