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進一步提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工作質量,本文基于我國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現狀,指出隨著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工作的飛速發展,龐大的高校查新員隊伍開展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結合PDCA循環理論對科技查新員自我教育的實施策略給予分析和模型構建,對提高科技查新工作質量和推動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查新員;自我教育;質量;PDCA
[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4-0034-03
Research on Self-education of ST Novelty Searcher in University LibrariesZhang Shanjie1 Zu Xiuhua2 Liang Weibo1
(1.Library,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0135,China;
2.Library,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 257091,China)
[Abstract]The work of ST novelty search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has mad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In relationship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is work,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k,bring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hat it is time for the searchers to develop self-education now.Moreover,this paper analysed some measures of how to carry out self-educati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PDCA,for the ST novelty searchers.
[Keywords]ST novelty search;self-education;quality;PDCA
1 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工作概況1992年和1995年,教育部分別在直屬高校設立了15所“高等學校科技項目咨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由于學校隸屬關系的調整,為了規范高校科技查新機構,充分發揮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在科研立項、成果評審、申報獎勵和專利申請等方面的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進行了重新認定工作。2003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分四批設立了共計67所教育部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中:綜合類14所、理工類42所、農學類8所、醫學類3所。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基礎支撐和服務平臺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充分發揮了為高校科研工作服務的作用,同時也為社會上的其他科研部門提供了服務[2]。
2 高校圖書館查新人員開展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2.1 查新員自我教育是保證科技查新質量的關鍵一方面,查新項目數量急劇增長。據統計[2]: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04年共完成查新5 497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為190件;2005年共完成查新8 732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為203件;2006年共完成查新11 088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為258件;2007年共完成查新17 536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為308件;2008年共完成查新22 265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為391件。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完成查新的數量在急劇增長,科技查新報告質量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一直重視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質量及效用,并在2009年6月15日,出臺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撰寫規范(試行)》(教技發中心函[2009]105號),于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統一規范了教育部查新機構出具的查新報告的撰寫模式,對查新報告質量要求明顯提高。
2.2 查新員自我教育是構建查新員素質提升機制的迫切需要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人員規模迅速擴大,人員素質不齊。依據教育部科技發展研究中心2008年對之前獲批的57所查新站的統計數據,現有科技查新站擁有專職查新員7人/站,兼職查新員8人/站,審核員3人/站。專職查新人員和兼職查新人員數量分別為417人和446人,其中審核人員189人[2]。加上2009年獲批的10家單位查新人員和審核人員,且考慮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均在籌建科技查新工作站,最新獲批的查新機構具備的查新員數量遠遠高于教育部要求的標準,現有的查新機構的查新員數量依然在迅速增長,故已獲查新資質的機構擁有查新員數量為1 200人以上。2008年尚未獲得查新資質的圖書館有40余所,正在籌建查新工作站的圖書館亦擁有大批從事科技查新工作的人員。而且,教育部每年組織的科技查新員培訓均有超過200人以上的高校圖書館人員加入(2009年在成都舉辦的查新員培訓,參加培訓人員高達277人,分別來自全國各地的110家單位)。可知,目前高校圖書館擁有的查新員數量較多。但是,據有關數據統計,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缺少專業情報知識的高學歷查新員所占比重上升,他們具有特定的行業背景知識,信息檢索和分析能力欠缺。
2.3 查新員自我教育是社會科技進步和發展的必然要求科技進步與創新是發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加快引進和自主開發先進科技成果,必須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走出一條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經濟發展的路子。而技術信息是技術創新的關鍵,為避免信息閉塞造成重復開發和防止因技術上難以逾越的困難而導致創新的失敗,技術創新必須得到技術信息的支持,科技查新恰是技術創新獲得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作為科技查新工作的從事者,科技查新人員的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期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員自我教育策略分析及模型構建Apr.,2010Vol.30 No.43 高校科技查新員自我教育的核心內容在網絡環境和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查新員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檢索和分析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技能、行業專業知識的掌握及較強的溝通能力等。信息檢索和分析能力包含了對信息的全面準確收集和理解認識能力,以及對各種簡單無序信息的處理能力和判斷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技能是查新人員從事科技查新工作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良好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是做好科技查新的基本保障。具有特定專業知識的查新員從事其學科領域內的查新具有較強優勢,雖然非查新課題所屬學科專業背景的查新員能依據對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知識的理解,利用合適的關鍵詞和檢索策略,開展科技查新工作,但是,相比具有某一特定專業背景的查新員而言,其對查新課題技術要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尚欠缺,難以深入全面理解和分析,給出精準的結論。較強的溝通能力對保質保量完成科技查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查新人員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在查新期間遇到疑問時,及時與查新委托人溝通,或者向行業專家請教,獲得問題的答案,順利開展查新工作。
4 科技查新員自我教育的實施策略如果查新員自身素質不夠,工作責任心不強,再加上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受認知偏差、情緒和情感、個性心理差異等心理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各種不良心理,或是只為了簡單完成工作任務,只追求數量,不注重質量,敷衍了事,都會使查新工作作為一項科學而嚴謹的科研活動無法為科研主管部門對科技立項和成果鑒定等進行有效的“把關”,更談不上有效地維護科研單位和科技人員的合法權益[3]。為此,科技查新員可結合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環理論(如圖1所示)[4],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自我教育,持續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
4.1 計劃(Plan)首先,應提高自我教育意識,開展自我評價,是進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礎。自我教育的過程是認識自我的過程,對個人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給予全面分析和評價,查找缺點和不足;分析查新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各種原因;從各種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如:如何了解最新查新工作動態和掌握最新檢索技巧?查新任務繁重時,如何保質保量完成?等);針對主要原因制訂對策,擬定整改措施,提出執行計劃和預期結果。
4.2 執行(Do)“言行一致,訥于言而敏于行。”好的計劃歸根到底在于執行[5]。此階段是查新員進行自我教育的關鍵階段。針對存在的不足及個人制定的計劃,積極加以執行。如:通過查閱有關科技查新工作的研究成果、積極參加科技查新工作研討會、館員論壇,學習其他機構查新員好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加強與有經驗的查新員交流溝通等,提高工作效率及其他能力。
4.3 檢驗(Check)善于自我強化是查新員進行自我教育的關鍵。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教育之后,要通過實際工作對有關知識和技能給予檢驗,就是把實施的結果和計劃的要求對比,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檢查和回顧,以強化所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及時發現缺陷或不足。也即是說,通過自我教育,查新員能否使計劃中有關查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得以改善或緩解,是否有助于科技查新工作質量的提高等。
4.4 行動(Action)此階段是實現查新員自我教育,持續提升自身能力的關鍵,包括以下兩個步驟:①總結經驗教訓。把查新工作取得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歸納、總結,形成一定的標準、制度和規定,以鞏固已經取得的成績,防止已經發生的問題再重復發生。②提出完成一個完整PDCA循環依然尚未解決的問題,作為遺留問題轉入下一次循環去解決,并為下一階段制訂P階段——“計劃”提供資料和依據。PDCA循環是一個持續上升的過程(如圖2所示)。這是因為每一個PDCA循環都是在前一個PDCA循環基礎上進行的,每一循環都較前一循環上升了一步。查新人員采取PDCA模式對自身進行自我教育,自身素質和能力亦隨PDCA循環的螺旋式上升而得以提升,并在科技查新工作中迅速體現,亦能推動其所在高校查新工作站整體查新能力和質量的不斷提升,持續改進。
圖1 PDCA循環步驟和方法
圖2 PDCA持續上升理論
5 自我教育對提升科技查新工作質量的機理和模型構建自我教育對提升科技查新工作質量的機理可歸結為:結合PDCA循環理論,開展自我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員的信息檢索和分析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技能、行業專業知識的掌握及較強的溝通能力等;查新員將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科技查新工作,規范查新流程,提高科技查新報告質量;整個科技查新工作(查新前準備P——查新工作D——查新審查C——查新總結A)亦可執行PDCA循環理論,在一個PDCA循環結束之后,對發現的上個循環中存在的不足,執行新的PDCA循環,隨著PDCA循環的持續上升,使查新員的技能和素質得以持續改進,進而不斷提升和完善科技查新工作。通過以上分析,對查新員自我教育與科技查新工作質量的關系模型構建如下(見圖3):
圖3 查新員自我教育與科技查新工作質量的關系模型
6 小 結科技查新工作可謂是科技立項、成果鑒定、成果報獎的成功使者,對避免科研人員重復研究、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目前部分高校科技查新員忙于完成各項本職工作而疏于自身能力和素養提高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為科技創新服務,迫切需要科技查新員加強自我教育,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檢索和分析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和溝通能力,并盡可能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行業專業知識,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嚴謹細致的作風做好科技查新工作。
參考文獻
[1]馮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2004,(3):76-78.
[2]李志民.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R].成都:高等學校科技查新人員資格培訓班開班典禮上的報告,2009-07-28.
[3]羅學妹,劉金福.高校圖書館檢索查新員職業倦怠及職業素養問題探討[C].2008年湘粵澳閩圖書館學(協)會學術研討會,2008:15-18.
[4]范玉成,鄭學軍.“PDCA”循環在高等職業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6,(15):240-241.
[5]王成,王作戰.高校教師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及實施途徑初探[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