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文獻計量學角度對2003-2008年的中國知網中收錄的查新研究論文進行了統計與分析,并就發表的年代、期刊、著者和合著者及主題四個方面探討我國科技查新的研究現狀、存在的不足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科技查新;文獻計量學;統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2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4-0129-03
Analysis of Novelty Searching Achivemnets From 2003 to 2008Jiang Xichun
(Library,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by using statistic method of bibliometrics,the novelty searching documents published from 2003 to 2008 from four aspects were analyzed as followings:the period,the journal,the authors and the collaboration of the authors and the topic.Research status,problem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novelty searching in our country were also disccussed.
[Keywords]novelty search;bibliometrics;statistical analysis
1 數據來源及分析方法本文的統計數據來源于《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數據采集、處理方法為:以“查新”為篇名進行精確檢索,檢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檢索數據庫》收錄的2003-2008年發表的有關科技查新文獻,共檢索到相關論文698篇,并以文獻計量學基本定律作為數據的分析方法,對論文發表的年代、期刊、著者和合著者及主題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我國科技查新的研究現狀、存在的不足及發展趨勢。
2 數據分析結果
2.1 論文年代分布情況分析通過分析專題論文的年代分布情況,有助于了解該專題發展的歷史進程。表1為2003-2008年查新研究論文的年代分布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2003-2006年每年論文都有小幅增長,基本保持平穩,但2006年以后論文數量有著顯著增長,這說明2006-2008這3年查新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深化。而且其中有16篇論文為地方基金資助項目,1篇被列為市級研究成果,這體現了查新工作已被各方所重視,并對社會的科技進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 論文期刊分布情況分析通過分析某領域研究論文文獻的期刊分布情況,可以從載文量上確定該領域的核心期刊,還可以了解各刊物的辦刊特點,為讀者提供指導。經統計2003-2008年共檢索到的698篇論文,發表在178種期刊上,其中有101種期刊僅發表1篇論文。表2為刊載文獻篇數10篇以上的13種期刊列表,從表2可以看出,該12種期刊總載文量268篇,占總數的50.4%,可視為科技查新研究的重要情報源,這12種期刊除《甘肅科技》外,其余都為圖書情報類期刊,這說明我國圖書情報界已成為科技查新研究的領軍團體,同時在發文5篇以上的期刊中,圖書情報學的頂級核心期刊——《情報學報》占了一席之位共發文6篇,比前15年(共1篇)大幅增長,說明這幾年的科技查新工作的理論水平有所提高,同時也說明科技查新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圖書情報界的重視。表2 2003-2008年查新研究論文期刊分布情況
序號刊 名數量1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612現代情報583情報探索404中華醫學情報雜志375醫學情報工作296醫學信息雜志257農業圖書情報228醫學信息179情報科學1410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311圖書情報工作1212甘肅科技12
期2003-2008年查新研究成果的統計與分析Apr.,2010Vol.30 No.42.3 著者和合著者情況分析通過篇均作者數、合著率反應作者的合作程度的研究,可以揭示學科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學科之間的交叉情況。經統計,2003-2008年間所發表的698篇科技查新相關論文出自494位作者,人均1.41篇。作者的分散程度較高,同時698篇論文中有301篇為合著者,僅占43.1%,而且跨機構合作的論文非常少,僅為27篇,這說明在查新研究方面,國內作者之間、機構之間的合作還不夠,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查新水平。698篇論文中發文4篇以上的為10人,他們可視為查新研究的核心作者。具體情況見表3,從表3中可看出,9個作者中5個來自高校圖書館,5個來自醫學和省級情報機構。表3 2003-2008年查新研究發文4篇以上作者情況
序號作者名作者單位數量1馬景娣浙江大學92杜 娟浙江省醫學情報研究所93許培揚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信息研究所圖書館74唐 蔚廣西壯族自治區醫學科學情報研究所65劉燕萍廣東工業大學圖書館56劉玉華河北省醫學情報研究所47王小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圖書館48肖雪珍中南大學圖書館49石 穎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410嚴令耕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4
2.4 論文機構分布情況分析經統計2003-2008年發表的698篇論文中,發文5篇以上的機構共計19個,具體見表4,這19個機構共發文153篇,占總發文量的21.9%,他們可視為查新研究的主要機構。從表4可以看出,教育部查新站10個,醫學查新機構3個,省級情報研究所6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自從對高校系統的查新機構進行了統一認證后,其所屬查新機構在查新研究能力上與前15年相比(僅2個)有了較多提高,走在了同行的前列。表4 2003-2008年查新研究論文機構分布情況
序號機構名稱數量1浙江大學圖書館122安徽省科學技術情報所123浙江省醫學情報研究所114天津大學圖書館105吉林大學圖書館96江南大學87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88貴州省科技情報研究所89河海大學圖書館810中南大學圖書館811陜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812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713廣東省醫學情報研究所714湖南大學圖書館715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616青海省科技信息研究所617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所618濟南軍區醫學科技情報研究中心619長安大學圖書館6
2.5 論文主題分布情況分析對論文的主題進行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查新研究的重點、熱點,有利于了解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預測其發展的趨勢。通過對2003-2008年間發表的698篇查新研究論文進行歸納整理,可將其分為10大類,具體見表5,包括:(1)查新問題與對策,共計60余篇,內容涉及查新工作中及應對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2)查新工作的作用與重要性:共60余篇,內容涉及查新工作對圖書館建設、科研管理、技術創新、論文管理、科研評價、社會價值、知識產權戰略及學科發展等方面的作用。(3)查新中的增值服務:共計50余篇,內容涉及查新服務中的競爭情報服務、信息咨詢服務、情報評價服務及定題服務等。(4)查新質量研究:共60余篇,內容涉及查新過程中質量因素分析、質量控制及質量體系的構建等。(5)查新工作規范和相關流程;共90余篇,內容涉及查新合同、查新委托、查新點及科學技術要點的確立、查新中的信息分析法,相關文獻的判別,新穎性分析、判斷及查新結論的撰寫等。(6)查新檢索:共計70余篇,內容涉及檢索資源的利用、檢索策略、檢索方法以及一些檢索實例等。(7)查新項目統計與分析:共40余篇,內容主要為對查新項目進行統計歸類,從而對本地區的科研工作提出指導。(8)網絡與查新:共20余篇,內容涉及網絡環境下查新服務和查新質量研究以及網絡信息的利用等。(9)查新的信息化建設:共30余篇,主要包括查新信息管理系統和查新網站的建設等。(10)查新機構建設:共20余篇,內容涉及查新機構的協調發展、文獻資源建設、特色建設、管理體制建設、人員建設及自我創新建設等。(11)其它:包括查新服務和溝通模式、查新集合論、查新倫理、查新組織行為等純理論研究及一些查新經驗介紹。表5 2003-2008年查新研究論文主題分布情況
序號主 題數量1查新工作規范和相關流程90余篇2查新工作的作用與重要性50余篇3查新檢索70余篇4查新質量研究60余篇5查新中的增值服務50余篇6查新問題與對策60余篇7查新項目統計與分析40余篇8網絡與查新30余篇9查新的信息化建設30余篇10查新機構建設10余篇從上述分析可知,有關查新工作規范和相關流程、查新檢索、查新質量、查新的增值服務和查新的作用方面的論述占了絕大多數,為近六年的研究熱點。這說明查新具體工作內容的學術性、技術性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入,這必將對查新工作質量的提高起到巨大作用。同時查新在科技管理、科技評價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作用和查新問題與對策的研究,也是近六年來的一個熱點,這也說明隨著查新工作的深入開展和不斷完善,使其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穩固和突出。探索科技查新工作的增值延伸服務也是近期的研究熱點,這說明科技查新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延伸,不僅僅局限于立項、鑒定等,其服務領域、服務內容在不斷擴大,顯示了其強有力的生命力。但查新信息化建設和查新機構的建設、創新的研究欠缺。網絡環境下的查新研究雖然不少,但僅局限于網絡資源利用、網絡環境下查新服務和查新質量等零散的研究,沒有形成科學的查新體系,進一步有待于深化和細化。
3 結 論通過對2003-2008年查新研究成果的統計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1)從論文年代分布來看,與前15年相比近六年的查新研究有較大幅度增長,2006年已有顯著增長,而且部分還得到了基金項目資助,這來源政府和地方各級部門的支持與重視。(2)從論文期刊分布來看,總體為圖書情報類期刊,這說明查新研究在圖書情報界已得到廣泛認可,并且這幾年發表在圖書情報頂級核心期刊的論文較前幾年有明顯增長,也說明了近五年的查新研究水平有了一定提高,而查新工作作為情報服務的一種手段得到了同行的肯定。但是科研類期刊上發文較少,這表明查新工作對科技界的影響力還不夠,有待進一步擴大。(3)從著者和合著者分布情況看,查新研究著者分散程度較高,沒有形成成熟的研究團體。國內機構和著者之間的合作程度較低,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提高查新水平。(4)從機構分布情況看,科技部和教育部所屬科技查新機構的研究能力凸現出較強的實力,也說明了這些機構在查新的發展中起到了領軍的作用。(5)從主題分布情況看,查新具體工作的學術性、技術性以及查新質量的研究較多,說明近五年我國查新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較大提高,但對于查新規范體系和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欠缺,期待今后能有系統的研究進一步規范查新工作;查新工作對科研和技術創新的作用研究和查新增值服務的研究也是近五年的研究熱點,這將會對提升查新服務的內涵起到推動作用,從而強化其服務指導功能;查新信息化建設的研究僅限于本查新站的查新管理平臺的構建,未形成區域性的統一建設平臺。查新機構建設的研究欠缺,其系統性研究也不夠,如何提高查新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有待研究的問題。綜上所述,近六年的查新研究表明,查新質量較前15年有了質的飛躍,但是查新機構應加強合作,使查新工作走上規范化軌道,并逐步深化查新內容,從而更好地為科技創新服務。
參考文獻
[1]鄧尚民,孫玉偉.國內外信息抽取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6,50(12):92-94.
[2]馬景娣.我國科技查新研究論文文獻計量學分析[J].現代情報,2005,(6):9-13.
[3]江惜春.論創新型查新機構的構建[J].農業圖書情報工作,2008,20(5):15-17.
[4]王惠翔,徐才明,高凡.2002-2007年我國高校作者的圖書館學情報學論文成果解讀[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2):92-97.
[5]徐慧芳,仲維科.SCI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以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為例[J].情報學報,2005,24(5):61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