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外包在給企業帶來諸多利益的同時,也蘊藏著風險,文章對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及其特征進行了分析,初步探討了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的社會防范對策和企業的自我防范對策。
關鍵詞: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對策
一、 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及其特征
企業物流外包風險是指在企業物流外包過程中產生的結果及變動的不確定性。企業物流外包過程中有許多風險,其中主要有信息風險、管理風險、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等類型。企業物流外包風險有以下幾個特征:
1. 隨機性。企業物流外包風險事件的發生及其后果都具有偶然性。風險事件是否發生、何時發生、發生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承包方的倉庫突然失火,運輸車輛交通堵塞無法按時抵達等等。
2. 突變性。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的突變性是風險發生不是連續發生的,而是離散的,全面,突如其來無規律可尋的特點。如物流產業的政策的變化,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非典”期間交通運輸不不暢等等
3. 聯動性。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的聯動性是風險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即一個風險因素可能誘發其它風險發生。在企業物流外包過程中,外包方和承包方是以契約的形式聯系在一起,一方發生風險,必然波及到另一方。同時企業的物流業務也是環環相扣的,如材料運輸出了問題,必然影響到安全庫存,從而影響生產的連續性、市場銷售和服務水平等。
二、 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的社會防范對策
物流外包不僅對于企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國家經濟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起到完善經濟結構、提高國民經濟總體運行質量和國家經濟競爭力。這也就說明了物流外包風險社會防范的必要性。物流風險社會防范是指全社會為物流外包提供風險防范的環境、分攤物流運營商的風險或承擔一部分風險損失,這里的社會,既包括政府,也包括相關行業,如金融、保險、教育、政府等等。
1. 政府部門可為物流外包風險防范提供的措施。
(1)政府為物流外包供信息引導,減少物流外包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風險來源于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又與信息相關。信息越真實、越完整,則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便越小。因此政府或社會為物流發展提供信息指導便十分必要。這種信息指導包括通過政策引導、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務、新聞傳播、技術咨詢、科技統計、技術交流等方式來進行。信息中心提供動態的技術信息和物流需求信息;物流咨詢則是更高層次物流信息服務,它不僅提供信息,而且具有分析和輔助決策功能。政府應加強對物流企業的信用管理,為物流外包企業提供真實準確的物流企業信用等級,從而使物流外包企業信息源多樣化、信息渠道暢通,防范和控制物流外包風險能力大大加強。
(2)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應繼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盡快形成配套的綜合運輸網絡、完善的倉儲配送設施、先進的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等,為現代物流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條件。政府應重視對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規劃工作要充分考慮物資集散通道,各種運輸方式銜接及物流功能設施的綜合配套。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全面規劃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鼓勵國內不同所有制的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參與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兼顧近期需要和長遠發展,注重硬件建設和軟件管理相結合。政府部門對公益性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應在土地、稅收、資金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
(3)政府應加大物流服務提供商采標力度。政府應積極推進物流標準化的實施,主要應從物流企業標準、物流企業分類標準、托盤標準、信息化標準等方面入手。物流服務商要著重推行各種標準,保障物流服務的質量,減少企業物流外包風險。
(4)及時出臺有關第三方物流法規。政府要繼續提高對發展物流重要性的認識,明確自己在發展物流中的作用,在加快現代物流發展的同時,應盡快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符合國際慣例的現代物流法規,建立統一綜合的國家物流管理機構,結束不同物流環節有關管理部門各自為政、相互之間有矛盾且難以協調一致的局面,努力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消除物流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障礙與風險,為發展物流創造寬松的運行環境和良好的體制環境。
2. 保險行業積極開展企業物流外包業務保險。風險和保險的關系好比是矛和盾的關系。從理論上講,哪里有風險哪里便有保險。但是由于物流外包企業面臨的風險繁多,種類復雜,既有投機風險,也有純粹風險;既有自然風險,也有人為風險。因而物流外包業務保險即使在發達國家也因存在諸多障礙而未能有效拓展。諸如物流企業外包風險的評價、外包風險責任的認定、保險費率的確定、損失的估測均極為復雜。盡管如此物流外包業務保險仍然不失為一種防范和轉嫁物流企業風險的好方法,有大力發展的必要和空間。
3. 行業協會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協會是作為連接政府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過去政府不該管,或者單靠政府難以管好,但從企業和社會發展需要來看,又需要有人管的職能,應該由行業協會來承擔;另一方面,企業成為市場主體后,面臨著更加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需要建立新的社會溝通機制和利益保障機制,很多工作僅靠單個企業難以做到,即便能夠做到也會付出較高成本,也應該由行業來承擔。我國的物流行業組織在推進物流標準化發展、推進物流技術進步、人才的培養等方面都應該發揮重大作用。加強對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行業信譽監管,為物流外包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減少物流外包過程中的逆向選擇,推動物流服務商和物流外包商互動發展。
三、 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的自我防范對策
1. 運用科學的方法選擇物流服務提供商。選擇物流服務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從眾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中選擇到能滿足企業要求的服務商是比較困難的。 一般可采用直觀判斷法、招標法、協商選擇法和層次分析法等方法進行選擇,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企業應根據自身物流業務的特點選擇使用。但根據實踐經驗,招標法應用較多,層次分析法較為科學,招標法和層次分析法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2. 加強物流服務商的績效管理與監督。企業具體執行物流合作方案時,必須在明確合作各方的工作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合作目標制定完成各項任務的規則和要求,并按照相應標準對工作績效進行適時評估,當物流合作中出現問題時,就可以及時進行協商改進,避免事態的惡化和造成嚴重損失。從而防范合作風險。供應商的績效評價是運用數量統計和運籌學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定量、定性分析,對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在提供服務期間各項物流服務的業績,做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判,真實反映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服務現狀,以便建立適宜的持續改進機制。 然而績效評估和衡量機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需求會發生不斷變化,合作雙方需對績效評估和衡量機制進行及時修改,以適應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需要,促進戰略的逐步實現,提升競爭優勢。企業不斷對供應商進行考核的過程正是促使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核心能力得到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過程。在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明確了責任后,監督極為重要。根據馬里蘭大學物流中心的調查結果,聯合定期回顧會議是評價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性能非常有效的方法,客戶調查是客戶對物流服務水平的最好評價,而外部顧問審計在監督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性能上也是很有效的,但在監督方法中定級最低。
3. 強化企業物流外包雙方合作關系管理。建立完善的危機處理體系,當確實遇到風險時,能積極做出恰當反映、處理,對提高第三方自身的聲譽也有益處。第三方物流合作風險管理的核心是加強第三方物流合作中激勵——約束機制、風險防范機制、信任機制、協商機制的建設??傊髽I在選擇物流合作伙伴時,要對其進行全面的考查、評估,確保選擇到合適的物流供應商。選擇好物流供應商后,必須對其運作進行嚴格監督、對其運作績效進行及時考評,并提供緊密的合作,同時運用適當的激勵機制促使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斷改進業務流程,采用新技術,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從而使雙方合作更加圓滿成功。
4. 企業應加強物流外包風險管理專項工作。企業應將物流外包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分為風險的識別、風險的計量、風險管理決策、風險管理決策方案的執行、風險管理后評價五個動態的階段。由于物流外包風險管理工作縱向貫穿物流外包活動的始終,同時也橫向與企業各部門的工作緊密相連,因此有必要設置專門的物流外包風險管理經理。物流外包風險管理經理應該與物流采購經理一樣為企業物流活動的成功進行工作,并享有相應的責、權、利。
參考文獻:
1. 曾祥云.試論第三方物流合作風險防范.中國流通經濟,2005,(7):15-18.
2. 陳麗平.物流外包的風險及應對策略.長江大學學報,2006,(4):183-184.
3. 劉小群,賴益凝.供應鏈管理下物流外包的動因、風險及其規避.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3):27-29.
4. 衛錦文.企業物流業務外包的風險及應對措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4):41-44.
5. 王鳳翔.貨物在委托物流公司外包中的風險與預防探討.機械管理開發,2009,(3):58-61.
6. 王樂樂.物流業務外包的風險與防范.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32-35.
7. 彭寶玲,潘郁.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逆向物流外包的風險分析及規避策略研究.商場現代化.2008,(6):24-26.
8. 徐娟,劉志學,洪亮.物流外包風險的系統動力學分析.統計與決策,2008,(8):56-59.
9. 彭玉蘭.第三方物流及其風險分析.商業研究,2004,(24):149-152.
10. 鄧金娥,周蕘陽.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風險與對策分析.物流技術,2005,(7):26-28.
基金項目:西南石油大學科技基金項目:“供應鏈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2007XJR003)資助。
作者簡介:高軍,博士,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睿,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李軍,重慶凱源石油天然氣公司副經理、經濟師。
收稿日期: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