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底,吉利披露,已與福特就沃爾沃知識產權等所有重要商業(yè)條款達成一致,2010年一季度將與福特簽署收購沃爾沃全部股權的最終協(xié)議。從吉利收購交易簽約的時間表不斷提前可以看出。與騰中收購悍馬所遭遇的“難產”相比,這筆交易顯然要順利得多,并且此項交易的確獲得了發(fā)改委和商務部方面的極大支持。
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確實是一個震撼的消息。中國的自主品牌全方位收購海外品牌,這恐怕還是第一次。當然,這一收購事件的成功,無疑對中國的自主品牌有一個正向的刺激。
吉利收購沃爾沃我是看好并且支持的,但對吉利來講卻是機遇與風險并存。一方面,這一事件有助于提升吉利的品牌價值,同時在吉利的內部改進方面也能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對吉利也是巨大的考驗。如何駕馭品牌效應高于吉利本身收購沃爾沃,這也是吉利即將面臨的挑戰(zhàn)。如果這方面做的不到位,風險也是很大的。
通過數據可以看到,梅賽德斯一奔馳品牌2009年中國區(qū)的銷量達到6.85萬輛,同比增長77%;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yè)部宣布,2009年銷量達15.72萬輛,同比增長33.1%。創(chuàng)下了新紀錄;寶馬集團2009年在華總銷量達9.05萬輛,同比增長38%,以上這些與沃爾沃屬于同一陣營的高端豪華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可以說是戰(zhàn)功顯赫。
反觀收購事件,首先從利好的方面講。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后,沃爾沃品牌產品肯定會在中國生產,這主要是吉利看好國際高端品牌的市場發(fā)展?jié)摿Αa后勢必會加大沃爾沃品牌的全球銷量,所以吉利一定會做這項工作。
奧迪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奧迪品牌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在國際上遠不如奔馳品牌,但是它在國內的銷量就是那么好,不可否認,沃爾沃也是全球知名的品牌,如果吉利對沃爾沃品牌運作得好的話,沃爾沃每年在國內市場產生5萬-6萬輛的銷量,是不成問題的。
其次是技術的使用。收購成功之后,吉利肯定會使用沃爾沃的技術,這對吉利產品技術和品質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存在沃爾沃技術與吉利產品匹配的問題,沃爾沃的技術比較高端,應用在吉利現(xiàn)有產品上非常不匹配,也就是吉利需要消化吸收這些技術。
再有就是品牌形象。吉利收購沃爾沃以后,將會對吉利的品牌提升很有好處。如果吉利將沃爾沃品牌經營好,中國消費者也會對吉利另眼相看了;另外全球化進程全球化網絡,包括全球化經驗、技術引進等等都會對吉利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
當然,風險也是存在的。如果吉利對沃爾沃品牌的運作稍有不慎,首當其沖的就是,沃爾沃品牌馬上會成為吉利的負擔,通俗的說就是貼錢,而吉利沒有那么大的財力,是貼不起的。
首要解決的就是文化差異和管理,沃爾沃是高端品牌高端產品,而吉利則相反,那么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吉利的處理方式和思考方式會不會與沃爾沃產生很大分歧。雖然中國市場將是沃爾沃的未來戰(zhàn)場,但是按照吉利的方式運作沃爾沃,勢必對沃爾沃將產生很大不利;而吉利如果想提升品牌形象,按照沃爾沃的方式運作自己,那么是否匹配的問題就很明顯,所以需要在兩家企業(yè)合并后用一個折中的方式進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