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英國流行病學家威廉·法爾開始著手研究法國人的婚姻狀況。包括法爾在內的早期研究者都認為,婚姻有助于健康,而婚姻的缺失很可能導致身體出問題。 “婚姻是一個健康的‘產業’,”法爾得出結論,“獨身一人比起婚姻伴侶,更經不起生活的驚濤駭浪。”自法爾研究以后的150年里,科學家們不斷用數據證實已婚人群比未婚人群平均壽命更長。
不過,批評家們有理由提醒不要把相關關系與因果關系混為一談: “已婚人群更健康”有時只能證明,與不健康的人相比,健康的人結婚的可能性更大。
吵架越多,得病越多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一對研究人員共同對婚姻與健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這對搭檔——羅納德·格拉澤和揚·凱爾科特-格拉澤后來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格拉澤和凱爾科特在學術上的合作源于1978年10月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教師校園野餐會。格拉澤對精神病學系新來的助理教授揚·凱爾科特一見鐘情,兩人相識一年后于1980年1月結婚。
兩人結合的不僅是浪漫的愛情,他們對彼此的研究也非常感興趣,經常在吃飯或慢跑時討論工作。格拉澤建議合作研究新的內容,但發現這是一個挑戰——格拉澤的專業是病毒學和免疫學,而凱爾科特的研究重點是自信心和其他行為。20世紀80年代初,凱爾科特偶然發現了一本關于新興領域心理神經免疫學的書,內容涉及到行為、免疫、內分泌系統、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相互作用。格拉澤夫婦對其研究領域的交叉學科非常癡迷。
最初,他們試圖評估心理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開始時,格拉澤夫婦招募了76名女性,一半為已婚者,一半為分居或離婚者。他們通過問卷,調查這些女性對“如果我必須再次結婚,我還會嫁給他”之類問題的態度。接下來是血液測試,通過跟蹤免疫抗體的產生和其他指標評估她們的免疫系統反應。結果表明,夫妻關系不和諧的女性與情感上仍舊依戀前夫的女性,免疫系統弱于夫妻關系和諧或情感上能夠擺脫前夫的婦女。
盡管對這一結論感到滿意,但格拉澤夫婦認識到,他們只是成功地評估了在某一時刻的婚姻幸福程度與健康的關系。他們想繼續研究婚姻壓力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當夫妻處于分歧時,身體內每分鐘每小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于是,他們招募了90對看起來很幸福的新婚夫婦。丈夫和妻子面對面坐著,護士定期采集他們的血樣,研究人員通過視頻觀察雙方的表現。被測試者按照指示討論了婚姻中最容易讓人激動的問題,如家務活、性、婆婆或丈母娘的干涉等。“你不會想到他們在實驗室里也會互相攻擊,”格拉澤說, “但他們確實這樣做了。”正如所預料的那樣,在測試的24小時內,夫妻雙方表現出最消極或最敵對的行為時,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得最多。
但格拉澤小組還未證實婚姻矛盾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凱爾科特想到了能夠達到這一要求的又一項實驗:她曾經看見研究皮膚病學的同事使用過的奇特工具——一個小型的塑料抽吸裝置,在手臂上留下八個微小的水泡,通過水泡監測傷口的免疫反應。凱爾科特的想法是,使用此裝置來測量不同婚姻壓力下的夫妻身體創傷的愈合速度。
實驗分兩個階段,每對夫妻在他們的小臂接受起泡處理后,被要求在一起交談半個小時。一種情況下,他們討論能夠激發夫妻相互支持的話題;另一方面,討論引起矛盾和緊張情緒的話題并試圖解決矛盾。他們設法招募了42對夫婦參與其中。結果值得關注:平均來講,發生爭吵的夫妻傷口愈合速度比交談愉快的夫妻慢一天。在矛盾更深的夫妻當中,他們的傷口愈合速度比起不那么仇恨對方的夫妻慢整整兩天。
這些數據表明,關系緊張的夫妻比和諧的伴侶更容易生病,這些結果也可能對手術病人有實際的意義。
缺少“愛”才影響健康
去年, 《健康與社會行為雜志》發表了芝加哥大學科研人員的研究。他們跟蹤了9000名50和60多歲人的婚史和健康狀況。研究發現,當已婚者再次單身時——或因離婚,或因喪偶——他們會遭受永遠也無法恢復的健康損害,患慢性病(如心臟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比仍然保持婚姻關系的人高20%,在上下樓梯和較長距離的行走中也會表現出更多的問題。
或許最驚人的發現與從未結婚的人相關。過去的100多年里,科學家一直推測獨身人群的健康狀況比已婚人群差——一般來說他們獲得的慰藉較少,收入較低,缺乏法律和情理上的支持。但在芝加哥的研究中,離婚或喪偶的人的健康比獨身一輩子的人更差,在他們身上似乎不存在婚姻優勢。
離婚后再婚是否有益健康?芝加哥的研究證明其作用很小,再婚似乎不足以修復前次婚姻的喪失所造成的傷害。再婚者患慢性病和運動傷病的比率,比婚姻持續的人分別高12%和19%。有數據表明,早期干預并解決婚姻中的問題是明智的。
當然,所有的夫妻,幸福的或不幸福的,都會經歷婚姻中的沖突,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都很差。猶他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蒂莫西·史密斯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他研究了婚姻中的沖突對心臟病的影響。他招募了150對夫妻,大部分年齡為60多歲,平均婚齡36年。所有被測試者總體健康狀況良好,沒有心臟病跡象。
史密斯收集了這些夫婦討論家庭財務和家務勞動等壓力問題時的錄像,然后,將這些爭論編碼來指示夫妻爭執中所使用的熱烈的、敵對的言辭數量。此外,用心臟掃描儀測量有關心臟疾病風險的冠狀動脈鈣水平。史密斯把每個人的沖突方式與其冠狀動脈鈣化值進行比對。結果顯示,危害夫妻健康的沖突方式差異很大。
在他的研究中,爭吵時沒有得到任何溫情暗示的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最大。在爭吵中,偶爾的親熱話(親愛的,你要把我逼瘋了)或輕拍一下后背或捏一下手,都是生氣時向對方表示愛的信號。 “大部分宣傳認為,影響健康的是爭吵本身,而實際上卻是愛的缺乏”,史密斯說,“危害健康的不是爭吵,而是在爭吵中缺少給予對方溫暖。”
格拉澤夫婦開始了一項新的前瞻性研究——營養與婚姻壓力的相互作用。當夫妻晚餐爭吵時,對身體分解脂肪的能力有何影響?為尋求答案,她計劃向被測試者夫婦提供兩種膳食——一頓比較健康的膳食和一頓相當于快餐的高脂肪膳食。進餐時,被測試者討論一些會產生很大壓力的話題,對他們的血樣分析將會從一個方面揭示吃飯時的爭吵對身體代謝脂肪能力的影響。凱爾科特說:“許多家庭在吃飯時爭吵,這種方法可以了解它在實際生活中對夫妻產生怎樣的影響。” 對于格拉澤夫婦來說,近30年的合作研究不僅讓他們對壓力與健康問題有了新見解,還促進了他們的婚姻生活。和其他夫妻一樣,他們之間也有分歧。但兩人認識到了一起度假以及不要把意見分歧發展成個人攻擊的重要性。
格拉澤建議道: “不要惡意地爭吵,你不知道這會給對方帶來多大的傷害,我們一定要避免這樣的爭執。”凱爾科特補充說,他倆的研究表明,即使最幸福的夫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婚姻壓力,重要的是利用壓力改善夫妻間的關系,而不是使之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