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第一次贏得某場比賽還是第一次失戀,這些年少時候的初體驗都會對將來的生活產生長久的影響,既能顯露人的性格。也往往能塑造人的性格。
帕特麗夏當時是一名15歲的高中啦啦隊長,就讀于天主教學校10年級。恰克則是高年級的籃球明星。一次高中聯誼舞會之后,恰克送帕特麗夏回家,在車后座上,恰克握住了帕特麗夏的手,下了車他又護送她到家門口。“他抱著我,溫柔地吻我的嘴唇,”帕特麗夏回憶道,“一瞬間。我覺得自己飄飄欲仙。”
緊接著,帕特麗夏的父親打開門廊燈,他倆的愛情之火被掐滅了。
“雖然已經過去了49年,但我仍然記得所有的細節,”帕特麗夏說,“突然有人想擁有我、想親吻我。從那以后,我自信滿滿,一生都自我感覺良好。”
第一次戀愛
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丹·麥克亞當斯認為,從我們還是十八九歲或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起,就開始在內心撰寫一部龐大的自傳,這能夠揭示出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什么樣的人。麥克亞當斯在其著作《自我拯救:美國人賴以生存的生活事件》中說道,人生中布滿了各種重要的場景——得意時,低落期、轉折點——這些都可能是人的初次體驗。“初次體驗使我們自然而然地將生活中的事件加以劃分,這些零零散散的標志性事件有助于我們理解自己生活的發展軌跡。”麥克亞當斯說。
為什么初次體驗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部分原因在于它們是深深刻在人心底的清晰烙印,不會像其他記憶那樣被逐漸遺忘。你也許記不起第4次或第20次親吻,但你一定記得你的初吻。這就是所謂的“首因效應”。
新罕布什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大衛·皮爾默說,當要求受試人員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涯時,其25%的回憶內容與大一的頭兩三個月有關。他們記得最清楚的事情包括與家長道別、結識新室友以及大學的第一堂課。事實上,當心理學家要求較為年長的受試人員回憶自己的生活點滴時,他們最常想起的都是那些發生在十八九歲、二十出頭時候的事情。我們也更善于記住與我們早年生活有過交集的世界大事、音樂、書籍和電影,包括奧斯卡或世界杯足球賽這樣的文體事件。康涅狄格學院研究自傳體記憶的心理學家杰弗遜·辛格解釋說,這種“早年記憶凸顯”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我們的大多數初次體驗都發生在那個時間段。
以初吻或初次性體驗為例。這些體驗帶來的激情是如此陌生,以至于體驗本身也如夢幻般新奇。“有的人也許不善文字,但是如果讓他們談論自己的初吻,則頭頭是道,詩句、比喻信手拈來。”巴特勒大學研究初吻的心理學家約翰·博安農說道。這種靈魂出竅的感覺——無論是親吻時的愉悅感還是失去摯愛時的逃避感——普遍存在于初次體驗之中,就好比是身臨幻境。強烈的情緒使得初次體驗能夠深深地銘刻在記憶中,心理學家稱之為“閃光燈記憶”。初吻或初次幽會、初次見到大海、頭天上學或者長子出生,類似這樣的記憶能夠調動起我們所有的感受力。這些體驗除了能調動人的情緒之外,還充斥著新奇感。“新奇感能促進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大腦內這些物質的分泌與集中注意力以及獎賞有關。”人類學家海倫·菲臺爾在《為什么是他?為什么是她?》一書中解釋道。
初戀具有一種至關重要的新奇特點:“初戀之前你從未嘗過心碎的滋味,”范德比爾特大學社會學家勞拉·卡朋特在其著作《失去童貞:對初次性體驗的近距離描繪》中這樣說道,“初戀之后你也許會擁有更好的戀愛關系,但是再也不會像初戀那樣用一顆未受過傷害的心去投入了。”
“重要的初戀能在人的心里刻上一副模板,以后再談戀愛,模板就會啟動,”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蘇珊-安德森說,她的研究領域是關于伴侶的心理表征。安德森說,如果你遇到一個人讓你想起前任伴侶——不管是長相還是態度、手勢、聲音、用詞或興趣——哪怕只有一點點相似,你就有可能是調動起了存在記憶中的表征。這叫做“移情效應”。由于初戀具備新奇感和獨特的情感意義,它很可能是人最重要的戀愛關系,因此當你遇到新人時,很可能會喚起這種表征。透過初戀這副“鏡片”來看待新的戀愛關系。轉移到你腦海里的不僅僅是菜個人的種種特質,你的昔日感覺、積極性和期望值也重新啟動了。安德森的研究顯示,如果新人讓你想起你仍然愛慕著的前任伴侶,你會更加喜歡新伴侶,想親近他,甚至開始重復你與前任伴侶在一起時的行為。“這些行為會引導新人證明你的期待,哪怕這是短暫的,”安德森說,“用特定的方式進行交流,你就會從新人身上挖掘出和前任伴侶相似的行為。這樣,期待就成了現實。”
失敗的初戀可能會讓人一次又一次地親手毀掉新的戀情。反過來也是這樣,如果你的初戀健康美好,你會期待新的戀人同樣友好而安全,這使你對他充滿愛意、敞開心扉,建立起親密的關系。
初次性體驗也會使人在今后抱有某種期望。如果人們覺得自己的初夜意義重大,并且確實美好,那么他們會期待在下一次性行為之前談一場美好的戀愛,勞拉·卡朋特這樣說道。但是如果人們遭到伴侶的冷落,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有些人會因為曾經遭到了‘玷污’或‘糟蹋’而認為自己無權對將來的性伴侶說不,”卡朋特說,“他們會卷入自己并不想要的戀愛關系,也會認為自己曾經有過性行為,所以必須在新的戀愛中履行這個義務。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和其他初次體驗一樣,初夜也是一件人生大事——從無知到有知,而且這種轉變不可逆轉。“就像一個少年學會開車或醫生學會開刀,初次體驗使人拋棄舊的自我,建立新的自我,”卡朋特說,“不管是初嘗禁果、了解宗教知識還是獲得醫學技能,既然你得到了這種知識,那么就是告別了過去。”
忘記過去
人不能改變過去,但是可以換種角度看待過去。這里有一些方法:
做出抉擇。下定決心,不再對過去念念不忘。糾結于過去有哪些利弊,可以列張單子一這種做法其實是多余的,因為弊肯定遠遠大于利。請告誡自己:“忘記過去不容易,但是我要向前看。”
克制感情。安排固定時間讓自己盡情悲痛——比如說,一天兩次,每次15分鐘。你很快會厭倦這種分段式悲痛而從中走出來。
搞清現狀。也許你會想,“我再也不會開心了。”打住。今非昔比是肯定的。但從今往后。你身邊有新人新事,—定也能找到快樂。
不要將過程與結果混為一談。也許你的初戀失敗難以釋懷,也許你被炒了魷魚覺得自己百無一用。請考慮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創造力?愛情?請記住,你不需要做某份特定的工作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也不需要特定的伴侶來談一場戀愛。繼續前行吧。
洼重眼前。參加體育鍛煉、養成一種愛好、追求一份事業、和朋友消磨時間。“擺脫過去的最好辦法是著眼于現在和未來,”心理學家杰弗遜·辛格說,“去承擔風險,做一些實事,為自己尋求新的體驗,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