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簡介
2005年5月,吉安市五部委局聯合制定了《吉安市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試行)》(吉審經責發[2005]1號),對我市開展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進行規范和指導。同年,為落實省審計廳“關于開展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試點”的要求,按照“縣城規模適度,任職時間、干部年齡適中,縣情具有代表性”特征,經與市委組織部商定并報市委批準,確定對我市某縣縣長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試點。我們認為“審計目標”要達到程序合法、取證充分、事實清楚、數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評價客觀,既不夸大成績也不掩飾問題,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審計范圍和重點,即在縣長任職時間內(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緊扣縣長的職能、職責和權限,圍繞縣長在行使“經濟管理權、經濟事項決策權、經濟政策執行和監督權”所履行的經濟責任實施審計,對審計對象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進行審計考核,反映問題,界定責任,作出評價。
二、項目的組織與實施
(一)審前培訓,磨刀不誤砍柴工。
根據審計工作方案,成立“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小組”,選調業務骨干成立審計小組。實施審前培訓,學習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實施方案,結合審前調查的情況和實施方案確定的審計內容、審計重點,研討如何在審計內容、審計方法、審計手段上進行深化;明確審什么,怎么審的問題;研討如何整合審計資源,分工協作,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研討如何科學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強化審計手段,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二)現場審計,功過是非有評說。
這項審計好比一出長劇,開展審前調查,確定審計目標、明確審計內容和審計重點,制定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實施方案,開展審前培訓只是打開這出長劇的一個序幕,現場審計才是展開長劇的真正內容。怎么演好這出長劇,如何以真正的角色進入現場審計,審計組成員嚴正以待,按照方案確定的審計內容和重點,以各自的角色進入現場實施審計。
1.對有關宏觀經濟指標實施審計測試。
通過對主要經濟數據指標審計,基本了解縣域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債務水平以及內部結構和質量水平,分析評價縣域經濟規模、發展質量、發展潛力,分析評價縣長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方面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2.對決策、管理經濟事項和征收、分配、使用財政資金內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及執行實施審計。(1)對決策、管理經濟事項的程序和制度的建立及其執行審計;(2)對財政資金征收、分配、使用的程序和制度建立及其執行審計。
通過對決策、管理經濟事項和征收、分配、使用財政資金內控制度建立、完善及執行審計,基本了解縣在決策、管理經濟事項,在征收、分配、使用財政資金中依法行政、程序辦事情況,分析評價縣決策、管理經濟事項,征收、分配、使用財政資金中依法行政、程序辦事的程度和水平,分析評價縣長在依法行政、制度建設、程序辦事方面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3.對國家財政政策執行及財政收支真實、合法性實施審計。(1)對國家財政政策執行審計;(2)對財政預算的程序性、合法性審計;(3)對財政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審計;(4)對編報年度決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審計;(5)對政府性基金和土地出讓金專戶審計。
通過對財政政策執行和財政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審計,反映縣執行國家財政政策,依法“生財、聚財和用財”程度和水平,分析評價縣長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執行財政預算方面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4.對民生保障政策落實及民生資金管理使用實施審計。(1)對“五項”社會保障政策落實和社會保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2)對社會救濟政策落實和社會救濟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3)對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和強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4)對國家免費義務教育政策落實和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
5.對國土資源管理政策及國土資源規劃利用實施審計。(1)對國土資源征用情況審計;(2)對國土資源出讓(轉讓)審計。
對國土資源政策落實及國土資源規劃利用審計,反映縣依法管理、規劃、利用國土資源情況,依法保護有限的耕地情況,依法保障失地農民和失地居民的合法權益情況,分析評價縣長依法管理、科學利用國土方面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6.對基礎設施及基礎項目建設程序性和建設資金的管理使用實施審計。(1)對基礎設施及基礎項目建設的程序性審計;(2)對基礎設施、基礎項目建設資金的管理、使用審計。
通過對基礎設施及基礎項目建設程序、建設資金審計,反映縣在建設基礎設施、基礎項目中依法履行項目的立項、報批、招標、監理等情況,依法管理、使用項目建設資金情況,對審計情況做出判斷,分析評價縣長在建設基礎設施、基礎項目,管理、使用項目建設資金履行經濟責任情況。
7.對工業園區建設及招商引資的質量效果實施審計。審核園區工業規模、產業結構狀況,引進的產業項目是否符合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要求,是否符合產業的上下游配套;有無引進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兩高一低”企業;工業園區建設是否實現滾動發展,有無大片圈地的曬太陽園區。
園區企業用地是否履行了國土資源管理的有關手續,土地出讓是否符合國土資源管理的有關政策。
招商引資是否真實、有效,有無虛報、浮夸;入園企業是否真實、有效,是否存在既無投入又無產出,徒有虛名的空殼企業。
通過對工業園區建設及招商引資審計,反映縣在加快推進兩區建設力度和成效,真正發揮工業園區的加速器和招商引資的總抓手作用。分析評價縣長推進園區建設,加快經濟發展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8.對縣長本人遵守廉政規定的情況審計。(1)個人收入的取得是否合規、合法。有無在下屬單位或部門領取額外報酬(津貼、補助、福利、獎金等)、報銷額外費用(個人消費品、個人出差費、家庭購置費);(2)個人公務消費是否合規、合法。有無超標準、超財力承受而奢華消費情況(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辦公設施等)。
(三)揭問題、抓整改,“免疫功能”顯成效。
審計結束后,市審計局就審計情況向市委組織部作了全面匯報,依據《吉安市黨政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試行)》上報了審計結果報告,依據《審計法》出具了審計報告,報告中就審計反映的問題逐一提出了審計整改和糾正意見。如何破解審計與整改兩張皮,解決屢查屢犯難題,是這次審計面臨的新課題,審計局在下達兩個報告的基礎上,再行下達要求整改、建章立制的通知,以求徹底糾正和杜絕存在的問題。縣人民政府和縣長本人對審計報告十分重視,對審計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整改意見、糾正建議也非常認可。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以縣政府名義下發《關于印發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整改方案的通知》并配發《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從指導思想、整改內容、整改步驟、整改措施、整改要求作了明確要求和周密布置。
這次審計,受到社會、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紛紛進行了跟蹤報道,是年7月,市審計局局長接受了《江西日報》駐吉安記者站記者的采訪,9月分管領導及經濟責任審計科負責人參加了省人民廣播電臺《新聞話題訪談》專題訪談,10月《江西商報》以《任中審計駛入軌道》為題進行了系列報道,并以“吉安開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之先河”作出積極評價,12月國家審計署《國審財經》欄目組記者專程赴吉安就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采訪了市委組織部、市政府部分領導和市直單位負責人以及縣長本人,并制作電視專題片進行宣傳報導。市委組織部向全市各縣(市、區)委發出《關于全面推進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干部監督工作的通知》,從思想認識上、工作的組織與實施上、審計成果運用上作了進一步的強調和謀劃,使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走向規范、成為常態。
三、項目經驗和體會
回顧這次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每一過程與環節,我們覺得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第一,領導重視、思想統一是縣長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乃至整個審計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的必要前提。
第二,科學組織、周密安排是這項審計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
第三,做好審前調查,搜集第一手資料,確定審計對象和審計重點是搞好這項審計的關鍵。
第四,加大審計整改力度、促進問題整改,建章立制、從機制體制上完善制度,強化管理是經濟責任審計的終極目標。
第五,重視審計成果運用,為干部管理部門和政府經濟決策提供審計成果和經濟信息是擴大審計影響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