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贛粵高速”)。贛粵高速脫胎于江西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于1998年在南昌成立,目前公司管轄昌九、九景、昌樟、溫厚、昌泰等高速,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558公里,總資產達127.23億元(為2009年第一季統計數字),是江西省內經營高速公路規模最大的企業。贛粵高速能有這種跳躍式的發展實際上是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而在這條不平凡的道路上贛粵高速憑借企業并購這一“助力器”達到了企業做大做強的目標。
(一)贛粵高速并購分析
1.贛粵高速并購歷程。
(1)贛粵高速成立之初僅有昌九高速一條高速公路,1998年總收入2.24億元,凈利潤1.56億元。
(2)1998年6月昌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贛粵高速以100萬投入持有0.105%的股權,2000年9月以現金人民幣6.51億元從控股母公司購買69.895%股權,從而占有昌樟股權的70%,2005年4月以3.88億元再度收購控股母公司所持的30%股權,同時還以人民幣1.58億元收購了控股母公司對昌傅路30%的股權,從而對昌樟實現了全額收購。
(3)2003年6月昌泰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贛粵公司出資6億元,占總出資比例40%,2005年4月以人民幣7.27億元本收購控股母公司股權,從而依法享有昌泰公司的76.67%股權。至此贛粵高速的總里程到達到了300多公里,2005年贛粵高速總資產達65.83億元,實現凈利潤3.98億元,凈利潤比1998年增長了155.13%。
(4)2006年3月贛粵高速按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要求對溫厚高速和九景高速進行了收購,收購價為人民幣30億元。2008年8月從江西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和江西高管實業發展公司手中分別以189.32萬元和18.37萬元收購江西方興科技有限公司2.68%和0.26%的股權,對方興的執股比例為100%。
至此贛粵高速的總資產突破了百億大關,成為江西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的企業。
2.贛粵高速并購戰略的分析。
贛粵高速以7年的時間實施了對昌樟、昌泰、九景、溫厚等高速公路企業的并購,隨著形勢逐漸變好,通行費的征收穩步上升。在主營收入穩定的保障下,贛粵高速將觸手伸向了高速公路相關產業和其他不同產業領域,2000年5月開始至2004年7月相繼出資成立江西省贛粵高速公路設備租賃有限公司、上海嘉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江西省嘉恒實業有限公司等10家子公司。這些子公司經過多年的長足發展逐步在各自的領域內有所建樹,尤其是工程公司業務成功拓展和嘉園公司成功進入房地產市場,贛粵高速也因此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贛粵高速的品牌價值。贛粵高速通過對其所持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多元化戰略格局顯現。贛粵高速最終擺脫了成立之初簡單的經營模式,展開了圍繞著以通行費征收為核心業務以項目融資,建設,管理理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提高集團綜合實力,成為江西高速公路的領頭羊,榮登2005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
(二)贛粵高速并購對其長期績效的影響分析
1.人力資源得以綜合利用。
2000年并購前贛粵高速有809名員工,公司員工中有各種專業職稱的人數為106人,占員工總數的13.1%,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88人,研究生3人占0.37%大中專和本科246人占30.40%高中或以下560人占69.22%。2007年并后贛粵高速有3345名員工,公司員工中有各種專業職稱的人數為537人,占員工總數的16%,其中高級職稱45人、中級職稱154人、初級職稱338人,研究生以上32人占0.96%、大中專和本科1 157人占34.59%大專以下2 156人占64.51%。
并購后贛粵高速對公司的管理人員進行了適當的重整和輪崗,這些人員的交流打破了企業舊的陳規陋習,帶動了企業管理方式和方法的交流,一些好的實用的工作方法在公司內得以推廣,給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在各個領域加強了技術革新與研究,攻克了許多新的新課,加快了企業創新。
人員素質的變化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技術創新得以充分的提高,2004年7月贛粵高速被江西省科技廳授予“高新技術企業”稱號;2005年被評為江西省優秀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12月再度被江西省科學技術廳、江西省國家稅務局、江西省財政廳和江西省地方稅務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贛粵高速獲得15%的優惠稅率,在同行業其他企業所得稅稅負還是33%和25%的情況下就已比其他企業多獲取了18%和10%的凈利潤,由此人的資源最終轉化成為了先進的生產力。
2.企業價值增值,擴大了市場,管理一體化,最終獲得利潤最大化。
贛粵高速并購后將先進的管理模式引入被并購企業,對企業的管理進行了如春風化雨似的點滴滲透,將贛粵的企業理念貫徹到被并購企業中,加強對被并購企業的考核,引導被并購企業向集團靠攏,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同時贛粵高速也加強了對并購企業的財務管理,提高其收益能力,對被購企業的成本采用了零基預算,定額管理,嚴格的控制成本支出,使得公司收益不斷增厚。
下面是贛粵高速2000年與2008年幾項財務指標對比:

贛粵高速通過并購不但總資本增加,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而且在江西高速公路路網中的份額也擴大,并購后形成了自已的路網優勢。下面我們分別看下三家被并購的企業給贛粵高速帶來的利潤變化。
A.昌泰高速利潤(假設2005年執股比例仍為40%)

(2006年并購后的持股比例為76.67%)

說明:計算中昌泰的投資收益暫以給贛粵分紅的數做為收益數
B.昌樟溫厚高速利潤(2005年上半年持股70%,2005年下半年全資持有,2006年全額購溫厚高速,所有利潤全部并入贛粵高速)

C.九景高速(2006年全額購)

2008年昌泰的毛利率為79.42%,昌樟為70.95%,溫厚為53.96%,九景為47.65%。贛粵公司在增持昌泰公司的股份后,昌泰對贛粵高速的分紅增加了4.18億元,增長率為493.01%,2008年投資回收率為17.59%;昌樟溫厚并購后凈利潤也比06年以前增長了6.4億元,增長率為100%,2008年投資回收率為13.8%;九景高速2008年的投資回收率也達到了3.39%,所有的投資回收率都遠遠的高于同期銀行三年期的存款利息。2008年昌泰,昌樟,溫厚,九景四條高速公路總的凈利潤為6.83億元,而08年贛粵高速合并報表中的凈利潤為11.9億元,并購后三企業產生的貢獻率達到了57.37%。
3.稅率下降明顯,企業利潤得到最大化。
贛粵高速實現企業并購后稅收的優惠最為明顯突出?,F僅以昌樟公司為例來分析一下。2005年并購前昌樟高速作為獨立法人,所得稅征收稅率為33%,并購后由于成為贛粵高速的一個管理處,組織機構發生變化,會計上也不再獨立核算,利潤及稅款的征收全部納入贛粵高速。而贛粵高速于2004年7月被江西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自2004年第三季度起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因此從2005年7月開始昌樟管理處同樣享受15%的稅收優惠政策。
2006年昌樟高速在享受稅收優惠的政策的情況下多獲利5 803萬元,而同年昌樟高速平均每月的收費額為3 781萬元;2007年多獲利7 465萬元,同年平均月收費額為4 584萬元;2008年多獲利4 314萬元同年平均月收費額為4 779萬元,因此并購給贛粵高速帶來的收益是昌樟每年多征收近兩個月的通行費。贛粵高速也因稅負的降低三年內僅在昌樟就累計獲得了19.62%的凈利潤的增長。
4.規模擴大,資信提升,籌融資通暢,財務費用大大結余。
贛粵高速通過并購迅速成長,價值增值,股價上升使每股收益得到改善,提高了股東財富,企業的規模擴大的同時企業資信等級上升,籌資成本下降,他在證券市場上反映是股價上揚,企業價值增加,并產生財務預期效應。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國際經濟一體化增強,使籌資渠道已經擴展到證券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贛粵高速最初投資建設昌樟和昌泰高速的時候采用的是公開發行1.2億A股和配股以及利用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的方式,這些方式雖然籌集到了所需的資金,但結果是股權分散,財務成本負擔卻比較重。2005年10月和2006年9月發行的兩期短期融資券就是以達到補充流動資金并改善財務結構的目的。這兩期短融共發行了19.5億元,是江西省首家、國內同行業上市公司第二家采用短期融資券融資的企業,這次發行扣除發行費用后每年可為公司節省資金成本2 000多萬元,大大的減輕財務壓力。
2007年在全國銀行貸款利率大幅提高,貸款額度被壓縮的情況下,為了更進一步的降低籌資成本,贛粵高速在昌九技改和昌樟藥湖大橋維修項目中在江西省內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創造性的使用了商業票據支付工程款,而近4億元的票據貼現比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節省了1 000萬元以上的財務費用?,F在這種操作方式在在建的彭湖及新奉項目建設當中再次運用。
2008年1月為了支付付股改時收購控股股東資產應支付的30億元贛粵高速憑借優良的資產規模和資本市場形象成功發行6年期分離交易可轉債,為企業募集資金12億元,同時此次可轉債的票面利率僅為0.8%而目前5年期以上銀行貸款利率為5.94%,僅財務成本就節約了3.7億元。
(作者單位: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