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某天,湖北退休教師高麗在家烤火取暖,鄰村男子程銹來到高家,問周穎住在什么地方,高麗便告知住在樓下。程銹找到周穎后,為經濟糾紛兩人發生爭吵。高麗下樓勸架,然而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并沒有讓雙方止住口水戰,于是,高麗準備上樓回家。
當高麗走到走廊欄桿處,周穎罵道:“你姓高的閑事管得太多了,老娘欠不欠錢與你何干?”此時,周穎的丈夫彭濤剛好回家,也與高麗發生口角。高麗兒子結婚兩年一直未生育,彭濤便挖苦道:“你兒子是不是個男人?”高麗沒想到自己的好心勸架竟惹火上身,聽到彭濤當面的惡語譏諷,高麗無法承受,進而情緒激動,臉色蒼白,一口氣沒上來,當即昏倒在地,經醫生搶救無效死亡。
經當地基層組織再三協調,彭家給付了6000元喪葬費。但死者家人不服,將吵架雙方告上法庭。
原告訴稱,高麗生前身體一直很好,她見周穎和程銹二人爭吵,出于好心前去勸架,不想被他們活活氣死。為此,要求被告賠償死亡賠償金等費用22萬余元。
被告彭濤夫婦辯稱,高老師有心臟病,應主動避免情緒激動,我們和別人發生爭執,是不能預見語言刺激會導致人死亡的。況且,我們吵架和高老師無關,自己沒有過錯,對高老師的死,深表遺憾和同情,何況我們出于人道主義已支付6000元喪葬費,故不應該再承擔任何責任。
被告程銹則辯稱,高老師下來勸架是事實,可我并沒有罵她,在場的其他鄰居都可以證明,所以高老師的死亡跟我沒有一點關系,我沒有任何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高麗死亡的主要原因應屬自己身體內部存在某種重大疾病隱患所致,被告的吵架行為誘發了這一結果的發生,被告彭濤、周穎在對待處理債務及鄰里糾紛過程中未盡謹慎、理智、謙讓、團結友善的態度,卻有意揭別人短處和隱私,對高麗的死亡具有一定的過錯,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被告程銹雖未與高麗吵架,對高麗之死沒有過錯,但高麗是在勸阻化解其與周穎的矛盾沖突之中死亡的,其作為受益方應承擔一定的經濟補償責任。
因此,法庭在調解無果后,當庭裁決由彭濤夫婦共同支付原告死亡賠償金等20.7萬余元的10%,即2.07萬元。程銹支付原告經濟補償費5000元。在法院送達判決書時,被告方找到法官要求調解。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如下協議:由彭濤一次性賠償死者家屬1.74萬元(含已支付的6000元)。
點評:魏勇強(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中,判斷二被告是否承擔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要看二被告的行為是否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一是被告是否實施侵權行為;二是侵權行為有沒有造成損害后果;三是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四是加害人主觀上有無過錯。如符合這四個特征,氣死人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就本案而言,損害事實很清楚,高麗的死亡。其次,彭濤夫婦惡語傷人,惡意侮辱刺激高麗,進行人身攻擊,屬于侵犯人格性民事權益的違法行為。最后,本案爭議的焦點,被告彭濤夫婦辱罵受害人高麗的行為,與高麗死亡的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這是判斷彭濤夫婦是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關鍵。
原告提出,彭濤夫婦口無遮攔,罵高麗多管閑事,罵其兒子不是男人。高麗忍受不了而生氣,突發疾病死亡系誘因。高麗出事的過程分解成如下過程:彭濤夫婦惡語辱罵高麗;高麗過度生氣、情緒激動,引起心臟病突然發作,生氣是條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麗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心臟病,這不是罵出來的。但是,彭濤夫婦對高麗人格進行惡性辱罵行為,卻是高麗心臟病發作的原因即誘發因素。彭濤夫婦辱罵高麗的“氣人”行為與高麗生氣而“死亡”的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互為條件的因果關系。
因此,彭濤夫婦雖然主觀上沒有想氣死對方的動機,但是,他們惡語傷人的行為,顯然是法律所禁止的,違反公序,主觀上有一定過失。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彭濤夫婦“氣死人”的行為,應當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對被告程銹來說,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失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程銹是高麗勸架行為的受益人,應當支付原告適當的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