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實名制這些年來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且在業界尚無明確的界定。本文將實名網絡分為兩類,并以人人網為例,對第二類實名制網絡的特點進行分析,并探討其不足,提出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網絡實名制 SNS 人肉搜索 隱私
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表示:“互聯網的發展是第一要義,安全是第一責任,這兩個必須同時兼顧。網絡實名制是個方向,也是世界各國共同加強網絡管理的措施?!?/p>
關于網絡實名制的定義,至今尚無明確的界定。一般認為,所謂網絡實名制,是指在網絡上發帖、跟帖以及上傳照片和動態影像時需要確認居民身份證和本人真名的制度。也即對于需要在公共區域上網的人員以及在相關網站論壇進行信息發布的人員必須通過注冊相應的真實身份信息,包括其姓名,身份證號等,獲取一個網絡虛擬帳號,并通過相關認證后方可進行有關網絡應用。筆者認為,網絡實名制應包括兩種:一種為“后臺實名制”;另一種即如“人人網”,不僅在后臺有用戶信息,而且在該網站進行活動時,會以真實姓名、真實身份出現。本文所指“實名網絡”,特指后者。
本文以人人網為例分析其可以成功實現實名制的原因。
一、我國網絡實名制發展概況
2004年5月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標準》(征求意見稿)強調電子郵件服務商應要求客戶提交真實的客戶資料。2004年教育部與共青團中央下發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網絡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高校校園網嚴格實行用戶實名注冊制度。2005年3月,信息產業部實施《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要求對所有非經營性個人網站實行實名制登記。2005年7月文化部和信息產業部《關于網絡游戲發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見》規定,“PK類練級游戲 (依靠PK來提高級別)應當通過身份證登陸,實行實名游戲制度,拒絕未成年人登陸進入”。2008年2月15日,公安部機關報《人民公安報》刊發長文,首次確認要在全國推廣版主實名制。
二、人人網的由來
人人網,原名校內網,成立于2005年,是2003年以來SNS網站迅速風行的產物和典型代表?!靶染W”以大學生為主體,嚴格準入制度,以“因為真實,所以精彩”為口號,獲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千橡收購校內網,并將其與千橡旗下校園社區5Q整合。2009年8月4日,校內改名為人人網,將目標人群擴展到各類社會群體,但仍以大學生為其主體。
三、人人網作為實名網絡的特點
1、是進行真實世界人際交流的工具
麥克盧漢說過,“每種新媒介的出現,都開創了人類交往和社會生活的新方式”。而實名網絡這種媒體的出現,也給人們的交際帶來了新變化。傳統網絡線上的交流對線下交流的影響極其微弱,最大的原因在于進行網絡活動的一方所“認識”的,并不是現實世界中的網友本身,而是虛擬的符號。對方因為有特定的符號而在網絡中被識別,進而擁有特定身份。而人人網的用戶都以真實身份示人,所以其網絡交流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就有了最大的可能。用戶通過狀態、日志、照片等與朋友聯系、互動,通過網絡實現真實世界的了解、溝通。
2、強大的搜索和好友推薦功能
作為SNS網絡,人人網凸顯了其“社交”的特點。人人網就像一個巨大的資料庫?;谡鎸嵭畔⒌馁Y料庫,讓搜索變得更為方便快捷且準確。另外,好友推薦功能根據用戶所在單位、用戶與某人共同好友的多少,建立了有效的好友推薦制度。這就不僅維護了好友圈,而且為用戶實現了現實世界中交友圈的擴展。這對于人人網的主要用戶群即大學生有著強大的實用價值和吸引力。
1967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論證明,每個人只需要平均6個中間人,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建立聯系;同樣,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計算機專家提加登(Brett Tjaden)研究了以電影演員凱文·貝肯(Kevin Bacon)為中心而測量的電影界網絡規模。他規定與貝肯一起演過電影的演員貝肯數為1,與貝肯數1一起演過電影的演員的貝肯數為2,以此類推。研究證明其他演員與貝肯建立聯系平均的貝肯數為2.944。沃茨(D.Watts)和斯特羅加茨(S.Strogatz)在1998年提出的“小世界模型”,也證明了這樣的觀點。
基于這些理論,人人網作為真實的網絡,其好友搜索和好友推薦功能運用此原理,可促進用戶好友圈的擴大,為其人際交往等提供便利。
3、投票
關于網絡輿論,一直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網絡輿論不能代表民意。這種擔憂有一定的道理:虛擬網絡中以虛擬身份進行的發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網絡使用者不負責任的、隨意的選擇或者說發泄。而且,網絡使用者身份不同,年齡不同,使投票不能反映出各個年代、各種身份人的不同看法。相較于這些,人人網就具有強大的優勢。投票在真實的網絡中進行,每個投票者以真實的身份參加投票,其身份年齡都有據可考。這就使投票的結果能最大程度地接近民意,并使對投票的科學性分析成為可能。如2010年4月,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地域意識研究”課題組成員通過“站內信”發送問卷“對北京高校學生的地域意識及相關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就利用了用戶身份、地域等的真實性,以進行大規模、低成本、真實性強的調查。
4、內容瀏覽的限制性
人人網是個真實的網絡,而在網絡發布的言論可能影響用戶的現實生活。如果沒有一定的準入制度和權限的限制,可能對用戶不利。因而“把關人”出現在人人網的各個地方。人人網在用戶注冊時,就要求其提供真實單位、姓名、照片;設置好友確認制度;甚至用戶自己也可以作為“把關人”,對個人主頁、其中的日志、照片,依照用戶的喜好,設置瀏覽權限;黑名單制度,可以向他人屏蔽自己的消息;等等。這就保障了用戶作為真實個體的隱私。
四、不足之處及改進措施
作為巨大的搜索系統,人人網作為實名網絡可能侵犯他人隱私?!叭巳馑阉鳌?,即一種利用現代信息科技的網上互助,變傳統的網絡信息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人擠人、人碰人、人挨人的關系型網絡社區的活動,它是一種“一方提問,八方回應”的搜索體驗。①從一開始的“銅須門”事件,到人肉搜索的代表“虐貓女”事件,人肉搜索體現出其巨大的能量。一方面,人肉搜索時而成為維護正義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卻常會給當事人造成巨大困擾。而人人網作為實名的網絡社區,其搜索更為直接,可以直接利用人人網的搜索引擎,而不需要大規模的“人找人、人問人、人擠人、人碰人、人挨人”的方式。因此也更簡便,也即更容易搜索,使人肉搜索的把關人失效,門檻降低。
就人人網而言,即使頁面設置的是不許陌生人看,但仍可一眼看到其基本信息。現在,人人網的隱私控制中,共有個人主頁(你可以對個人主頁的每一項內容單獨設置瀏覽權限)、打招呼及好友申請(設置哪些人可以向你打招呼和發送好友申請)、站外搜索(設置不登陸人人網的人是否可以在登陸頁上搜索到你的人人網帳號)、橙名顯示(連續登陸七天是否設置姓名顯示為尊貴橙色)、黑名單(被加入黑名單的用戶將無法搜索你,加你為好友,給你發站內信,瀏覽你的頁面、日志或相冊,同時自動解除好友關系)四大項。但是,即使是當主頁被設置為“只有我自己可見”時,其他人也仍然可以看到該用戶的基本信息,包括:頭像、姓名、當時的狀態,日志的篇數、相冊的個數和狀態的個數,頁面被多少人觀看,所有的好友的鏈接。而當主頁的隱私設置被設置為“只有我的好友可見”或“好友及同城、同公司、同學校的人可見”甚至“所有人可見”時,其被公布的信息將更多。可見,其隱私設置比較簡陋。
筆者認為,就人人網而言,改進措施有兩個:一、對于隱私控制的各個項目的設置應更加全面、詳細。將主頁上的每一項都單獨列出,以供用戶設置。二、對于查看自己頁面各種項目的其他用戶,應分類更詳細??梢栽黾印爸挥形业奶貏e好友可見”,“只有我的大學同學可見”等,甚至可以以每個人為單位進行權限的設置。這樣,就可以加強用戶本人的“把關人”作用,以自由地傳播自己的信息,同時安全控制自己的隱私。
另外,應該加強網絡使用者和網站公司的媒介素養。一、要讓其認識到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現實社會、現實世界的法律仍然適用于網絡。2005年陳堂發狀告中國博客網不刪除侵犯陳堂發名譽權的帖子勝訴一案,已表明了這一方面的某些共識。二、要讓網絡使用者加強保護自身隱私權的意識。三、增強網絡使用者尊重別人隱私的良好品格。四、讓網友認識到網絡實名不會影響到正常的信息發布?!?/p>
參考文獻
①陳力丹:《2009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P7
(作者: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傳媒系2007級本科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