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客新聞評論是網絡新聞評論的形式之一,它既有優勢,也有局限。博客評論如何發展,筆者認為,要吸引高水平評論作者,博客網站要有效引導,同時需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關鍵詞】博客 博客網站 博客評論
一、博客新聞評論的由來
新聞評論是就當前具有普遍意義的新聞事件和重大問題發議論、講道理,有著鮮明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政論文體,是所有新聞傳播工具的各種形式評論的總稱,屬于論說文的范疇。①網絡言論指的是網絡傳播中的意見性信息,是媒介對社會輿論的相對壟斷被打破后所出現的一種大眾言論。②博客傳播源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形式,博客群體的誕生,標志著互聯網上的新聞生產開始告別了依賴于傳統新聞機構的生產模式,形成了獨立的、由網民自發進行的新式新聞生產。博客新聞評論也隨著網絡新聞評論的發展而出現。博客新聞評論利用網絡技術,人們不僅通過電腦,還通過手機看博客、寫博客、評論博文。從twitter到國內的飯否、嘀咕、嘰歪幾大微型博客都聚集了很多人氣,幾大門戶網站也紛紛開設微博,博客的魅力可見一斑。
二、博客新聞評論的含義和形態
目前網絡評論形態,有在BBS上進行實時交流、跟帖的形態,有在個人博客上發表評論,并自己制作相關資源鏈接的形態等。博客新聞評論是指借助博客平臺發表具有新聞性的評論文章。它是實現博客“思想交流與共享”的重要手段。博客新聞評論可分為主題評論和博客訪問評論兩種,前者是以獨立成篇的形式存在,后者需要依附于前者而存在。③
博客訪問評論有以下幾種類型:灌水,最主要的意思是為賺取點數或者打發時間、發泄不滿的無意義的回復。頂,就是支持的意思。拍磚,是指回帖時持批評態度。另外還有沙發,就是第一個回貼的人。板凳,就是第二個回貼的人,第三個回帖的就是地板了。閭丘露薇發起的一五一十部落,是一個發表和討論新聞的論壇。如部落簡介:“一五一十部落,一個嘗試在中國實踐公民記者的網站,用博客的方式,報道身邊發生的事情,用博客的方式,分享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而得出的觀點。專注有思想的時事評論和原創有新意的文化評論。”一五一十部落中的作者大多是文化水平較高,有良好的文字功底的人,大多數作者就一件事情能提出較獨特、深刻的見解。
三、博客新聞評論的特征和優勢
1、自主性
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滿足于看報紙和電視上所謂的精英觀點,而是積極地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對新事物、新現象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互聯網包含著豐富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元素,它包容了比以往更為豐富的評論主體——更多表達意見的人。這些人中不乏有媒體從業人員、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也有很多學生、普通上班族等,他們都積極參與到新聞評論隊伍中來。因此,互聯網為多樣化的評論形態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2、交互性
網絡新聞評論的表達空間更大,觀點到達范圍更廣,尤其是有互動過程。一則新聞剛被報道出來時,博客作者依照第一感覺把初步分析提出來,疑問也提出來,然后不斷有人加入分析質疑,不斷深化分析判斷,最后完整看下來,我們對某個特定事件有了較完整的印象,對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有了更確定的把握,這叫做“行進中的判斷”。④另外,博客具有開放性,博主對某一事件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讀者在文章后發表評論,博主和博友各抒己見、積極互動。
3、匿名性
與在傳統媒體的評論作者以公開身份進行寫作和評論不同,互聯網的匿名性,使博客寫作者往往更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形成思想的碰撞。
4、超文本
人類的思維活動是多維的、發散的。網絡新聞以超文本、超媒體方式來組織新聞內容和有關新聞背景,使受眾在閱讀新聞時,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實現新聞內容的“跳轉”及表達方式的轉換,更好地體現讀者的主體地位及思維規律。⑤一些博文后面還會鏈接事件的其它相關評論,不會只聽“一家之言”,更有利于形成全面的認識。
四、博客新聞評論的局限性
1、對專業媒體的依賴
新聞評論表達的是主觀性信息,新聞評論中對客觀性信息的陳述,一般是作為評論對象的新聞事實和支持主觀性信息的論據性材料。所以大量博客的信息加工仍然基于媒體的報道。博客不能作為新聞源,而是一個很好的評論渠道。其主要作用是加工、評論和傳播專業媒體的報道。
2、一些博客作者評論水平不高,理性思考不足
言論應該是反映各利益集團的人對新聞事件和公眾關心的問題的意見。新聞性、時效性、可讀性和貼近性,是言論文章的四要素。現在很多博客作者喜歡針對國際、國內大事小情發表評論,他們的觀點鮮明、言辭直白,一些著名的“博客評論員”贏得了大批的讀者。但有些博客作者往往從個人的視角看問題,憑著自己的慣性認識對新聞事件進行評說,沒有經過理性思考,觀點難免片面,評論有失偏頗。
3、名人博客的困惑
名人博客因為博主自身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他們發表的一些言論往往受到網民的追捧,而一些言論本身還會變成新聞話題受到傳統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容易引起“口水仗”。同時,大量明星、名人博客的涌現,他們作為公眾人物,在博客中發表的評論已不具備“匿名性”,他們的評論還是文由心生嗎?少數名人的博客言論被認為是嘩眾取寵,故意炒作。
五、博客新聞評論的發展對策
1、吸引高水平評論作者
應當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作者參與博客新聞評論的寫作。如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或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從業者。因為評論不同于消息或者其它新聞體裁,它需要一定的判斷力、思辯能力、寫作能力和廣博的學識。
2、網站有效引導
博客網站在推介博客新聞評論,擴大其傳播效果方有著重要的作用。網站的有效引導,能夠平衡針對某話題的各方觀點,進而實現輿論的有效傳播。博客的自主性在某種程度上會受制于網站,博客網站應當梳理、整合網站的博客資源,加強與作者的溝通,培養博客隊伍,選擇有評論價值的話題進行放大或聚焦,避免話題炒作。
3、匿名與實名的博弈
許多博客評論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作者身份是隱蔽的,他們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直抒胸臆,但由于缺乏約束,侵權、侵犯隱私等糾紛屢見不鮮。博客實名制能否在規范言論秩序的同時,讓博主“真”起來值得進一步探討。
4、博客管理需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無論博客是匿名抑或實名,其行為主體都是現實社會中真實的個人,個人道德素質的高低也決定其博客評論的文明程度。博主應當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把握發表評述意見時的方式和尺度,樹立社會責任意識,使博客新聞評論真正體現出自主、平等、參與精神。2006年初,博客中國發起了簽署《博客公約》活動,以期通過網民的自律,對博客用戶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制約,但《公約》停留在道德自律層面。博客的規范,同樣需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參考文獻
①丁法章:《新聞評論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1
②符建湘:《新聞評論》[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4
③黎明潔:《新聞寫作與新聞敘述:視角·主體·結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9
④馬少華、劉洪珍 主編:《新聞評論案例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0
⑤李希光:《轉型中的新聞學》[M].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5
(作者: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08級新聞專業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