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我國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已經開始起步,但從整體狀況來看,還處于個別、零散的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從媒介素養課程建設、媒介素養教材開發、媒介素養師資培訓和媒介素養教學評估等方面對此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青少年 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教育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媒介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在信息社會中,育人環境也日趨復雜,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媒介素養教育能幫助廣大公民,特別是處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理性地區別媒體真實與社會真實,正確認識媒體的性質和功能,提高對負面信息和虛假消息的辨別能力,并學習如何使用和制作媒介信息,學習如何利用傳媒實現自身的發展。
一、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
早在上世紀30年代,歐美等西方國家就開始關注媒介素養教育問題,英國學者F.R.利維斯和他的學生D·湯普森于1933年出版了《文化和環境:培養批判意識》一書,首次對學校引入媒介素養教育的問題作了專門的闡述,并提出了系統的教學建議。目前,媒介素養教育已成為英國中小學校的必修或選修課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國家也在中小學開設了這一類課程。從廣義上來說,“素養”不僅僅只是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掌握“聽”“說”“讀”“寫”等能力,在當今媒介和生活形影不離的時代,熟練地認識、使用、分析和評估電子媒介,更應該成為信息時代公民應具備的素養。自從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了《全球傳媒教育的新趨勢》以后,媒介素養教育已成為世界潮流。
中國香港地區成立了傳媒教育協會,匯集熱心于傳媒教育的教師、傳媒工作者、家長和社會人士一起致力于香港傳媒教育的推廣和發展,旨在提高大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養。
臺灣地區也于2002年正式發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從高校到各中小學,都采取專業研究人員、媒體從業人員和學校教師協同努力、開放辦學的新課程模式進行教育教學。
在大陸,一些有志于研究和推廣媒介素養教育的有識之士也已經在行動。2008年9月,中國傳媒大學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張潔博士帶領她的媒介素養教育研究團隊正式與黑芝麻胡同小學合作,共同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實驗課”研究,致力于媒介素養教育課程的實踐和推廣,實施媒介素養教育師資培訓,開發青少年媒介素養的相關讀物。2009年4月,東北師范大學媒介素養課程中心也在長春市四五小學開始嘗試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并對教師進行媒介素養師資培訓。
雖然我國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已經開始起步,但從整體狀況來看,還處于個別、零散的階段,在媒介素養課程建設、媒介素養教材開發、媒介素養師資培訓和媒介素養教學評估等方面都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二、目前我國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
1、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缺失
“我國是一個媒介大國,截止到2009年11月,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3.6億人,其中18歲以下網民所占比例為33%,且呈上升趨勢。”①雖然媒介素養概念引入中國已經十多年,但時至今日,了解這個領域的人還很少,甚至對于很多教育工作者來說,“媒介素養”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而對于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關注也是近幾年的事情,對青少年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認識還遠遠不夠。
2、教師媒介素養的缺失
我國大中小學都急需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急需大量的媒介素養教師。由于媒介素養觀念還沒有在我國大規模普及,目前,國內可以培訓媒介素養的師資嚴重缺乏,目前的師資培訓是個別的、零散的,沒有形成系統。據有關資料顯示,“媒介素養”的概念才剛剛進入我國教師隊伍觀念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普及,從目前狀況來看,全國中小學教師普遍缺乏媒介素養。
3、合理的媒介素養課程體系的缺失
在中小學開設合理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對青少年進行系統的媒介素養教育,對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無疑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媒介素養課程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只是在少數幾所中小學中進行實驗性質的、零散的課程開發,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還沒有融入現有的課程體系或者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體系來開發和研究。
4、多樣性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缺失
從學者卜衛1997年發表《論媒介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一文,第一次引入媒介素養教育的概念到現在已經有1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就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全國只有少數的幾所小學開始啟動普遍性的媒介素養教育的規劃和教育,而使用媒介素養課程教材的學校更加罕見。東北師范大學媒介素養課程研究中心于2007年9月起開始編寫小學媒介素養教育課程的試用教材。該教材于2008年上半年在長春市的2-3所小學和廣州市番禺區的1-2所小學進行首輪試用。②但是要想適應我國各地教育的具體情況,實現因地制宜的媒介素養教育,僅有一本教材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課程開發的力度,制作出更多教材供不同地區的學校和教師使用。
5、媒介素養教學評估的缺失
學校媒介素養教育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怎樣,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對媒介素養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指標進行評估。有效的評估不僅能判斷教學的成與敗,總結歸納教師在媒介素養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而且還能為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者和學校的管理者提供真實可信的依據,促使媒介素養教育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由于目前國內的媒介素養教育還沒有全面展開,媒介素養教學評估也沒有相應的完善,對于媒介素養教學評估方面的研究也比較少見。沒有成熟完善的媒介素養教育評估體系必將反過來影響媒介素養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三、改善我國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策略
1、提高對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在課堂中使用多種媒介對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手段,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其次,重視對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能使教師有意識地充分利用網絡搜集有用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網絡視頻在課堂上實現課程在線觀看,利用網絡技術支持構建虛擬教研組和網絡視頻會議,以實現教師間的信息共享和互相協作。還能利用博客、播客、Email等網絡常用工具發布教學成果,分享教學信息,學生提交作業等,更好地實現教師和家長、學生間的溝通和互動。③
2、建設一支專業的、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目前正在從事媒介素養教師培訓的主要是少數幾家傳媒院校中從事媒介素養教育的專家,或者是從事新聞傳播類課程教學的教師和高校傳媒教育、新聞、傳播學科點培養的傳媒專業人才。目前,大陸開設有傳媒教育專業的只有中國傳媒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幾所大學,培養的都是研究生層次的高級人才,到目前為止,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傳媒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單一的師資來源很難滿足媒介素養教育推廣與普及的要求。因此,必須多層次、多渠道地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可以考慮對高校中傳媒、教育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培訓,在傳媒專業開設教育學方面的課程,在教育學專業開設傳媒類的課程,以彌補傳媒專業的學生不懂教育學知識,而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對傳媒知識的欠缺,塑造既懂傳媒知識,又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復合型人才,從源頭上解決培養傳媒教育師資力量的問題。
3、建立合理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
由于媒介素養教育在大陸起步較晚,尚處在零散的試驗階段,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備的課程體系。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認為,媒介素養教育是一個全民的教育,終身的教育,媒介素養課程是一項關涉到公益,關涉到未來的事業,是一項前瞻性的事業。④應該自覺地將媒介素養知識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去,實現教學手段的改進,利用媒介技術進行備課、授課以及課余的輔導。也可以將媒介素養知識融入到語文、英語、音樂、思想品德等課程中,對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
4、開發實用的、多樣化的媒介素養教育的教材
我國各個地區的教育質量、教師的知識結構、媒介素養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要想使各地教師媒介素養水平得到提高,就應該因地制宜,編寫適合當地教師和學生知識結構和媒介素養水平的師資培訓手冊和多樣化教材供各地區中小學校選擇。教材的編寫不僅要做到科學、合理,適合中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還要努力做到生動有趣,貼近現實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對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充滿興趣,從教材中汲取到媒介素養知識的營養,教師既可以通過這些教材自學,又可以通過專業的媒介素養專家的培訓來切實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水平。
5、建立一套科學的媒介素養教育評估體系
建立媒介素養教育的評價體系,是保證媒介素養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中國傳媒大學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張潔博士在黑芝麻胡同小學開展的“媒介素養教育實驗課”為例,張潔博士帶領下的課題組人員將五年級的五個班分成兩組,其中四個班為實驗班,對其進行媒介素養教育課程的教學,剩下一個班為對比班,不對其進行媒介素養教學。在試驗中運用觀察法、訪談法,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學生、教師、家長對課程內容、授課方法的心理感受等做系統的觀察和記錄。在實驗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比組學生的媒介素養水平進行書面測試,并對得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定性、定量方法的綜合使用,以確定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⑤但是,在進行媒介素養教學的評估時要注意貫徹科學、合理、公正、客觀的原則,切實將媒介素養教學評估的作用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①趙若塵,《中小學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策略研究》,《青年記者》[J].2009(11)
②袁磊、周亞娟,《小學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初探》,http://qkzz.net/article/20a34541-1c87-4704-ab13-f0f94c661d77.html
③陳衛東,《和諧校園建設中的教師媒介素養教育研究》, 《現代遠距離教育》[J],2008(6)
④閆歡,《媒介素養課程走入長春市小學課堂》,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9137116.html
⑤張潔、常征、李健,《媒介素養教育效果研究——以北京市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為例》,《少年兒童研究》[J].2009(10)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教育專業2009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