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經歷很像一段江湖傳奇,卻誕生在21世紀的新新時代。有點辛酸,有點笑中帶淚,有點放浪形骸,有點慨當以慷。
采訪趙偉平,他既沒要采訪提綱,也沒要求看稿。相比以往采訪名人,順利得令人驚訝。
我準確地按趙偉平的提示找到他的車,開門坐下的一瞬間,他輕輕地扭動空調的按鈕,一股熱氣撲面而來,與外面的寒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一旦接受一項任務,就一定把它做完,不管這個過程是痛苦還是愉快。”趙偉平的聲音極年輕,思維極敏捷,語速很快,沒一句廢話。
比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再比如2009年的國慶60周年閱兵儀式,除了這些,趙偉平接過的任務還有很多很多。他眼中的“做完”,是竭盡全力,是沒有瑕疵,是完美。
為何強加自己諸多要求?
是命運使然?抑或是才情使然?
無處安放的青春
經歷決定世界觀,有時也決定人的命運。1976年,15歲的趙偉平從高中畢業了,當時并沒有打算考大學,而是到農場知識青年隊勞動。在那樣一個封閉的年代,趙偉平卻對當時很前衛的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在學校只學了一學期的英語,但他卻是成績最好的那個。
興趣使然,趙偉平開始自學英語,最初跟著江西省人民廣播電臺的教學節目學習,父母還特地花150元巨資給他買了一臺留聲機,要知道那時父母加上他三口人一個月勞動所得只有80塊錢。有了父母的支持,趙偉平更加刻苦,堅持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6點開始讀英語,每天兩小時從未間斷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趙偉平在老師和父母的鼓勵下考上了一所大學的英語師范專業。
畢業后,趙偉平分到一所技工學校當英語老師,開始的兩年還算安穩。趙偉平評價自己天生就不是太安分守己的人。1985年,深圳特區報上的一則招聘廣告讓他的心一下被點燃了,深思熟慮后的趙偉平決定到深圳闖蕩一番。于是,他假借探親的名義跟學校請了假,懷揣著500元積蓄,只身一人來到了深圳。蛇口海關、深圳市教育局、珠海法院……都留下了他找工作的身影。為了省錢,夜里他花兩塊錢住在火車站大廳。就這樣省吃儉用,一趟下來還是把積蓄花光了。幾經波折,教育局決定接收他,沒想到技校卻不放人,為此趙偉平和學校大鬧一場。然而這之后的事情更讓他始料不及,趙偉平被學校下派到扶貧講師團。
青春雖無處安放,但生活原本如此,無論你接受還是排斥。
在絕境中抬頭
回頭驚鴻一瞥,也正是這樣的陰差陽錯把趙偉平推進了外貿圈子。趙偉平說,那時江西省外貿駐廣州辦事處經理與他的老師是同學,正在招聘外語好的人才去開拓美國市場,老師推薦了他。原本為組織關系發愁的趙偉平此時已經被那所技校列為“待調人士”,于是趙偉平順利調到江西省土畜產進出口公司廣州煙花公司,做起了煙花爆竹的進出口,分管美國市場,順理成章地進入了當時最吃香的外貿圈子。
在外貿公司工作了兩年后,他又有了更大的野心。“那時我在公司一直做助手,關鍵的生意都輪不上我去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參加有‘進出口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但是連續兩年都沒有我的份兒,我感覺自己已經沒有用武之地,必須要自己單干了。”
1989年4月,就在同事們都衣著光鮮地去參加當年的廣交會時,趙偉平請了長假,拿著兩萬箱訂單自己去找工廠供貨。當時正好趕上銷售季節,這兩萬箱貨很快就銷售一空。嘗到甜頭的趙偉平回到公司立刻打了份辭職報告,那一天(5月17日)也被他定為是熊貓煙花公司成立的日子,而他也成為全中國私人做煙花出口的第一人。同時,他還打破了煙花爆竹出口的區域限制,向全國各地的工廠訂貨。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趙偉平坐在家里都能接到生意,“那時候不缺訂單,國外客戶經常買不到貨,因為國內就那幾家國營單位出口煙花爆竹,無法滿足國外的需求,我趕上了一個好時候。”趙偉平說。
2005年9月,北京市宣布取消實行13年之久的煙花爆竹禁放令。大城市紛紛解禁,這無疑帶給花炮行業又一個春天。隨著國內市場重新啟動,各地供銷社壟斷花炮銷售的堅冰開始融化,趙偉平看到了打開內銷市場的希望,他開始迅速形成一套以取得各個城市花炮專營權為核心的渠道建設模式。趙偉平介紹,由于開禁的各大城市對花炮銷售都有較嚴格的監督管理,這就避免了花炮出口普遍存在的惡性競爭行為,銷往這些城市的花炮產品,也有著比出口更為可觀的利潤。
與此同時,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膨脹,資金壓力逐漸顯現出來,于是趙偉平決定進入資本市場,期望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從市場上籌措資金。歷經兩年的“拉鋸戰”,終于在2007年完成了對瀏陽花炮的收購,趙偉平也從此成為私營煙花公司上市第一人。
2006年12月26日,經過長達半年多的努力,北京市熊貓煙花有限公司終于獲得北京地區的煙花爆竹批發經營許可證。“我們將進入更多的城市,”但他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花炮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地方保護造成國內市場分割,沒有全國統一的準入標準和監管準則。“因此,這個過程會很艱難,也可能比較漫長。但我們立志在三年內進入全國30個主要城市。”
趙偉平一向都喜歡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早以前他就深感煙花行業屬于高危行業,而且污染嚴重,如果不進行技術攻關,恐怕早晚會被國家限制。于是在能否得到奧運會煙花燃放權還是未知數時,他就開始牽頭與北京理工大學以及一家航天研究院共同研究如何制造出“環保煙花”。事實證明,這是招妙棋,技術上的一枝獨秀最終使熊貓煙花打敗對手,拿下奧運會煙花燃放權。
原來早在2007年,趙偉平已經開始與國家級重點科技項目研究所合作,研發空氣發射技術。“是神六給了我空氣發射的靈感。”趙偉平說,通過用壓縮空氣代替火藥,通過電磁閥控制壓縮空氣,彈射煙花,成功地化解了濃煙、刺激性氣味的難題。經過研究,還找到了一種新型環保材料替代紙筒,煙花點燃瞬間,這種特殊材料迅速溶解,不留痕跡。紙屑、殘渣等污染難題也被攻克。
煙花的起爆點和時間間隔點難以掌控。煙花必須同一時間起爆,飛到預定高度后定格才能成功。2007年,熊貓煙花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開發“芯片”煙花產品,將寫有燃放時間等數據的芯片,植入煙花“心臟”,由數碼控制系統操控煙花燃放全程。
“鳥巢燃放只是空氣發射技術的一次成功嘗試,”趙偉平說,空氣發射科研項目還在進一步攻克中,讓所有煙花都變成綠色環保產品,沒有濃煙、刺激性氣味、紙屑、殘渣,將是熊貓煙花的奮斗目標。
于是,趙偉平很快花巨資建立了一所煙花科技研究院,研究院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一是進行煙花產品的研發,不斷汲取世界上最先進的煙花制造技術,設計出更加有創意的產品;另外就是進行生產設備的研發。趙偉平期望通過實現機械化,減少人工接觸煙花爆竹產品的幾率,從而保障工人的安全,讓煙花爆竹從生產環節徹底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通過技術升級,讓煙花制造這種落后的傳統手工業提升,讓行業有更加持續的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60周年慶典上,趙偉平帶領著熊貓煙花奧運焰火團隊用煙花做筆,將一幕幕焰火繪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全球首放網幕焰火繪畫的橫空出世,再次震驚了全世界,并締造了三項“吉尼斯世界之最”。
給生命一個高度
自北京奧運會后,煙花高端燃放市場已被趙偉平視為囊中之物,也成為熊貓煙花戰略發展的重要部分。對于下一屆倫敦奧運,趙偉平似乎志在必得,“據我們了解,目前還沒有第二家公司去倫敦報名競爭煙花燃放。但現在就說沒有對手還為時過早。不過我們已經走在了前面,我很有信心。”
與倫敦奧組委的接洽顯然比北京奧運會時更加順利。但遺憾也現實存在著,“倫敦奧運會已經明確表態,他們不會像北京那樣投資那么多錢用于燃放煙花。但我們又不希望這場煙花太遜色,所以許諾,如果選擇我們來放,可以贊助50%的費用,條件是規模一定要與北京奧運會相當。”
趙偉平說,歷史是發展的,兩年后的倫敦一定會更精彩。“有了這次北京奧運會燃放經驗,今后每一屆的奧運會我們都會積極參與競標。”
趙偉平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永遠與完美一衣帶水,隔水相望。峰頂只是相對,完美亦是無極。說到底,這依然是一種樂觀向上的人生,雖然你永遠無法登頂,也永遠無法上岸。然而,這卻是趙偉平幸福的根源,亦是一生的追求。這不懈的追求,讓趙偉平及他的團隊一次又一次地贏得了世界的目光和掌聲,我們期待著,下一個奇跡到來的時刻。
編輯/任 涓woshirenj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