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劉朝,中國武警文工團演員、創作員;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獲得者;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曲藝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語言、表演客座教授;曾任武警北京第二總隊文工團上校團長職務。
評書大師劉蘭芳的大弟子,在全國首創個人表演品牌——情景書。
跟劉朝電話溝通采訪事宜,剛一聲“喂”,就讓人渾身為之一震。聲音飽滿、中氣十足,字字清晰有律動——不愧是劉蘭芳大師的大弟子。而劉朝本人,卻如她的名字一樣朝氣蓬勃。一雙靈動的杏眼,高興了還會擺幾個可愛造型,說話手舞足蹈,心態極為年輕。活潑的性格雖然跟武警身份有點距離,卻是一個極好的藝術基礎。
劉朝是天生的舞臺表演藝術家。
最受歡迎的女演員
劉朝出身于藝術世家,父母均是資深話劇表演藝術家,師從著名劇作家田漢和戲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歐陽予倩。劉朝從小受到很多藝術門類的熏陶,歌舞團、雜技團、京劇團都居住在那個大院。這樣的耳濡目染,讓劉朝從小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
學了8年芭蕾,跳了段舞劇《白毛女》里面的“喜兒”,劉朝順利考入解放軍昆明軍區國防文工團。后來,為了發展曲藝事業,劉朝又調入四川曲藝團。當兵那幾年,劉朝在成都、湖南、云南等很多少數民族的地方生活很久,打下了很好的少數民族藝術基礎。在成都,劉朝還拜著名聲樂教授劉崇義為師,在劉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8年專業的聲樂學習。劉朝藝術天分很高,學習聲樂的第二年,就受四川音樂學院院長的邀請,在四川音樂學院開了個人音樂會,并成功駕馭了民族、歌劇、曲藝、戲曲四大藝術板塊。
在四川的時候,劉朝參加中央電視臺的“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在四川賽區連續三年第一名。劉朝是那種天生吃舞臺飯的人,往舞臺上一站,自有一股抓人的氣場,她的演出總是最受觀眾歡迎。上世紀80年代,劉朝在四川攀枝花演出,第一天在電廠演出完,第二天轉戰到煉鋼廠。電廠的工人們坐著拖拉機集體追到煉鋼廠看劉朝演出,辦公室的人跟劉朝說:“劉老師,你看你整的人家跟著你搬遷。”
劉朝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說《岳云傳》,這一錘砸下去,“欲知后事如何,咱們下回再講?!?下面觀眾不干了,拍著手齊聲喊:“劉朝!來一個!劉朝!來一個!”把同臺的演員氣得不行,西昌發射基地都是高層次的軍官,文化程度特別高,“劉朝怎么那么火?我們十多分鐘一個炮都沒出?!痹谒拇刀ê0?000多米的高原上演出,缺氧,氣都喘不勻,聚精會神地演出完畢,累得快虛脫了。好不容易到后臺休息一下,接到觀眾遞來的條子,“請這個演員再返場。”硬咬牙上場,一邊唱一邊喘,劉朝覺得特別對不住觀眾,觀眾卻依然報以熱烈的掌聲。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觀眾緣吧。
不會假唱的女歌手
1994年,劉朝到北京報考剛成立不久的武警北京第二總隊文工團,監考人是著名歌唱家李雙江,他當場給了劉朝一個簡短但分量很重的評語:“這個演員可取?!?/p>
同年,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郭蘭英舞臺生涯60周年大型演唱會”,郭蘭英親自給劉朝發出邀請函。劉朝唱了一首《八月十五月兒明》,第一嗓子出去,立刻掌聲雷動。劉朝說她壓根兒不能假唱,有時候需要電視還聲,她就關著麥克風唱,“我就想現場唱,過癮。不讓出聲可急死我了!”所以她只會“假假唱”。
劉朝在武警二總隊擔任了3年團長,經常帶兵下部隊演出,業務基本荒廢了。熱愛藝術的劉朝心里很焦急。有一次她聽說一個故事,3個男特警去墨西哥參加國際射擊比賽,在機場因為攜帶槍支被攔下來。后來好不容易轉機來到了墨西哥,誰知道人到了,槍卻托運丟了。報到截至時間在即,3個男特警決定借槍報到。可是槍支等于是自己的孩子呀!天天擦卸維護,已經用慣了手。射擊場上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到了墨西哥才知道比賽規則有變。3個男特警翻越半個地球代表中國參加比賽,時差還沒有倒過來,連夜熟悉槍支,裝卸,瞄準,掏槍,練習新規則,最終比賽獲得第二名。
劉朝立刻去男特警體驗生活,隨后創作出一個本子《目標正前方》。這個作品獲得了全軍比賽的最高獎。劉朝因此被調入中國武警總部。在總部干了3年,劉朝依然深深惦記著她的藝術夢想。部隊給了劉朝發展的空間,這些年劉朝把全國全軍的曲藝金獎統統收入囊中。但她是一個不安于安逸的人,朋友說她“藝術張力比較大”。47歲的時候,劉朝提前退伍,準備開始放開腳步追尋她多年的夢想。
退伍后,劉朝創作并演播了《雙槍老太婆》《女子特警隊》《歡喜蟲》《野火春風斗古城》《東廠與西廠》,配樂評書《女神》6部長篇作品。而這僅僅是劉朝退伍生涯的序幕。她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創立自己的曲藝品牌——情景書。
開創新式評書“情景書”
劉朝是在部隊成長起來的文藝兵,她有著無限的藝術創新想象力,她想創“情景書”這個品牌已是多年的夢想了。以往傳統評書的表演是一身大褂、一張桌子、一塊手帕、一塊醒木。但劉朝更渴望能張開藝術想象的翅膀,調動多方面表演元素為觀眾服務。她要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形體、聲樂、說唱表演,甚至各種音色的打擊樂等姊妹藝術巧妙地融入作品和人物中去。劉朝現在的表演已由一臺專業電子演奏琴代替了書桌,一身迷彩服和她自己設計的服裝替代了大褂。由劉朝一人表演、演奏并演唱的歌曲、背景音樂、各種音效聲在作品中恰當地起到烘托作用。相信觀眾一定能在豐富多彩的講述意境中達到全新的視聽效果。
劉朝正在創作的情景書《多彩女警》就是這種嘗試——女特警隊長說:“同志們,總部馬上要搞一臺春晚,要求我們趕排一個反映女特警的節目,來!展示展示!”有的女特警就“我來表演一段山東快書,當里個當,當里個當……”接著就說開了;有的說:“我是四川的,我給大家唱一段四川青衣吧……”正當大家都踴躍表現的時候,隊長發現一個湖南湘西的小戰士,特別文靜地坐在角落,也不說話。隊長問她:“湘妹子你怎么回事?你在練武場上那么虎虎生威,到這種場合怎么一言不發了呢?”她說:“我不會跳舞,唱歌五音又不全。”隊長說:“聽說你的苗族銅鼓打得非常好啊,你打給我們看看嘛!”劉朝順手演奏起電子琴,用鼓的音效來了一段精彩的打擊樂。
情景書可以說完全建立在劉朝的多才多藝上,在她評書的語言、吐字、氣息等功底上,插入其他藝術元素,創造出更加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在樂器的選用上,劉朝用了電子琴。電子琴的音色非常豐富,可以模擬出很多種音效,為場景的擬定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想起以前演出的時候,劉朝皺起了眉頭,“我把本子標得清清楚楚,跟音響師商量:‘我剛說完這句話,音樂立刻起。’但音響師往往配合不好。演員在臺上講究一個節奏,你停兩秒鐘都難受,整個氣氛就干了。所以我很愿意一個人把音效都搞定。”
情景書還是個暫定名,有一次劉朝跟奇志吃飯,奇志說:“你這個想法非常好啊!要叫情景故事有點兒直白,叫‘情景龍門’怎么樣?”劉朝覺得“龍門”有地域性,北方人可能不懂,就暫定為“情景書”的名字了。
劉朝說,情景書是她18年前的一個夢想。但是一直囿于各種想法的桎梏,比如傳統藝術的傳承等。情景書的想法也引起了一些老藝術家的討論。但劉朝認為藝術爭議很正常,“18年前我沒有做,我已經很后悔了。我浪費了18年的光陰,因為給自己設限。現在到了一定的年齡,藝術視角是不一樣的。我想該到時候了,成不成是一回事,做不做是一回事?!?/p>
藝術積淀厚積薄發
情景書充分地發揮出劉朝幾十年積累的舞臺經驗。因為兼任北大語言和表演的教授,劉朝經常接觸正在學習藝術的學生,她對這些學生常有深深的憂慮?,F在條件好了,學生們都去追求學歷,而舞臺經驗貧瘠,有的學生研究生畢業只有幾場演出經驗。浮躁,沉不下心來刻苦也是一大現象。劉朝說起《我的丑娘》的演員張少華老師,“我跟張少華老師配過戲??纯慈思业乃囆g精神,她在后臺什么時候都在默戲、看臺詞,就跟我父親那代人很像,飯不吃茶不喝覺不睡,首先把這個作品拿下。唐國強老師有句話說得特別好:拼藝術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的確,藝術積淀不深厚,藝術道路走不遠。而劉朝好像正相反,是那種特別沉得住氣的人。別人都替她著急,這么好的舞臺功底,為什么一直在沉寂?劉朝卻說:“十年磨一劍,著什么急?”不把情景書研究到幾近完美,劉朝是不會輕易拿出手的。這是劉朝對藝術的嚴謹。
有一次,劉朝在火車上遇到一個陌生人,他問劉朝:“你是不是演員?在四川演出來著?你當時穿了件紅色的旗袍?!眲⒊貞浟税胩欤凹t色的旗袍?那都是什么年代的事了!”幾十年前的一場演出,觀眾居然還能認出劉朝,還能清楚地記得她的著裝。劉朝的舞臺魅力可見一斑。
理智地客觀分析,情景書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藝術形式。“看戲看軸,聽書聽扣”,評書最大的優勢就是“扣子”(即懸念)。再用音樂跟隨著故事發展,營造氛圍和場景,這樣聲情并茂的表演,比其他藝術形式更有優勢,一定會有它的市場。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