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濃眉大眼,直挺的鼻梁,身形結實挺拔,他身上有京城公子的灑脫,也有老一輩藝術家的執著,今年66歲的羅秉松,依然能看出是位標準的美男。難怪他作為一名魔術師隨中國雜技團出訪各國時,幾乎成就了一個粉絲團。有人當他是偶像,有人稱他是大仙,有人留他成家立業,美色與金錢的誘惑紛至沓來,然而他總帶著一抹輕盈的笑容說:“無論到哪兒,我都不會出賣祖國的利益,不動搖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p>
“小八兒”的童年
羅秉松兄弟姊妹10人,他排行第八,故得名“小八兒”。小八兒是通過在中國雜技團工作的老鄰居得知雜技團招生的。經過考試,他順利地成為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雜技團第一批學員班的成員。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師生情。
“我們的老師多數是新中國成立前的藝人,有聲望,年紀40歲上下。上跟斗課,老師一直在地上跪著扶我們。一個學員翻5個跟斗,30個學員就是150個跟斗。我們看著心疼,大家湊錢買了布頭、棉花、松緊帶,幾位師姐給老師做了一對護膝。我還記得,一上課,喊‘老師好’,大家都背著手,師姐從身后拿出護膝對老師說:‘我們為您做的,希望您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那時候,真是感動啊,老師摟著我們哭。”
既然都是學齡的孩子,就難免不淘氣。羅秉松還記得他們為了冬天不練功,大清早把煙囪堵了,滿屋黑煙繚繞,通風透氣半天過去了,他們就逃過一上午的課。
一瓶香油,拜師學藝
1958年起,羅秉松開始了表演生涯。通過學員班和團里的課程,他不僅掌握了雜技基本功,還比較系統地學習了京劇、芭蕾舞、古典舞、口技等豐富雜技演員表演技巧的課程,他成了一名全能演員,一陣在馬戲隊演出,一陣又被調去支援演員隊。
他是怎么成為魔術師的呢?羅秉松有個干媽——中國雜技團第一名訓狗演員金志琴。金志琴的娘家是羅家的老街坊,羅秉松從小就見過干媽變小魔術,非常感興趣。在跟隨中國雜技團出訪的日子,他有緣遇見古彩戲法大師楊小亭。出于對魔術的神往,羅秉松自動請纓給楊小亭做幫襯,工作內容就是提魚桶(道具之一)。別看這工作簡單,但楊小亭注意到這個十來歲的孩子對戲法的癡迷。
1966年,在楊小亭位于牛街的家里,羅秉松磕頭拜師。師傅是回民,羅秉松買了瓶香油作為拜師禮。每天去師傅家上活(學藝),羅秉松要從團里在北新橋的宿舍步行到牛街。他眼明手快,跟著師傅學本領,也幫著師娘做些家務活兒。
很快的,羅秉松就能上手三仙歸洞、仙人摘豆等小戲法兒了。不會小戲法兒,大戲法兒變得再好,也不是合格的戲法兒演員。楊小亭依次把自己的絕活四量、吉慶有魚、燈火輝煌等節目一一傳授給羅秉松。學生對師傅有這樣的評價:“如果師傅是個原子能,他能發出巨大的熱量,為社會造福;如果師傅是個煤塊,那他只能燒煤,然后變成煤渣。而我師傅就是原子能,大小戲法兒和魔術,他樣樣精通。”
他是出色的魔術師
迅速成長的羅秉松成為中國雜技團第一任青少年隊長,后成為青年團的副團長。在隨團出訪的日子里,日本一行令他記憶猶新。“去日本演出,時局緊張,我們每天都高度警惕,聽說特務很可能放瓦斯毒害出訪人員。一天半夜,老藝術家張英杰和陳臘本感覺屋里有異味,說:‘壞了!放毒氣了!’他倆打電話通知我們起床集合,因為有錄像監視,我們也不敢喧嘩,默默地找毒氣源頭。查來查去,發現枕頭底下有一雙臭襪子沒洗。陳臘本很嚴肅地說:‘對!就是這味兒?!?/p>
在南水北調的動員工程中,羅秉松參與了慰問演出,遇到一位為建大壩拆遷祖屋的老鄉。老鄉說:“為大家,舍小家,是我的光榮。”羅秉松想著老鄉祖上幾代人都在這兒住,可今天為了國家,說扔祖業就扔祖業,他們心里能不難受嗎?他拉著老鄉的手:“您這句話,是從心底里說的嗎?”
羅秉松忘不了當時的情景。“老鄉一聽,就哭了。他問我:‘你是哪個明星?’我說:‘我是魔術師?!洗鬆斢终f:‘我最喜歡看魔術了?!腋f:‘沖您這句話,把全家都叫出來,我給你們表演魔術?!趶V場上,我給他們一家變了魔術。接著,我還教了他一個小魔術。告訴他,別忘了,南水北調,路過了一位魔術師。希望你把魔術記在心里,放下心里想不通的事兒,讓心情好起來?!?/p>
最讓羅秉松欣慰的是,他上了1987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用魔術向全國人民拜年。其實早在1982年,他就和馬季主持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會。當場表演了他埋頭鉆研的新節目——撕碎的報紙被他很神奇地接成長梯。
“魔術就是在最小的范圍內,發生最大的變化。似有則無,聲東擊西?!绷_秉松升華了師傅的技藝,他愛鉆研,擅長吸收新鮮元素,又謙虛好學。他學過的魔術有上百種,內練古彩戲法,外學西洋魔術。他和師傅楊小亭一樣,開門受徒,立志把中國的魔術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