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禮品的招牌進行低價收購。些街迎小店看準了這個時機,暗自打出一回煙、不喝的酒、吃不完的糖果點心發愁。一春節過后,不少市民為家中不抽的
大堆禮品讓人愁
剛過了大年初五,家住魏塘鎮玉蘭小區的劉女士就為家里的水果籃發愁,親戚朋友送過來的幾個水果籃,一直原封未動地放在墻角落。她靈機一動,到小區樓下跟相熟的水果店老板商量了起來。最后,這幾個裝滿了水果、價值近百元的水果籃以超低價賣給了該水果店。
這幾天,家住西塘鎮下甸廟村的林阿姨讓家里堆積如山的禮品攪得不痛快,原因是自己消化這些食品力不從心,扔了又太可惜。林阿姨說,親朋好友送來的禮品,能轉手送人的都已送人,剩下的都是眼看要過保質期的。只好自己消化了。可家里平常只有他們老兩口,消化這些東西可叫她犯了愁。光是3只土雞,就讓他們幾天都吃不完。其實,春節過后,不少市民都會因為春節吃不完應節禮品而發愁,也有部分市民等到糖果點心壞掉了,才不得不將它們扔掉。
禮品回收生意“火”
“年還沒過完,賣到這里來的禮品就已經很多了。”昨天,記者以顧客的身份來到魏塘鎮羅星路上的一家雜貨店。店里的老板娘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前后都是禮品回收旺季,很多市民年后把家中大量過剩的煙酒、保健品,通通往店里送。記者看到,簡陋的雜貨店里,擺著各種名貴禮品,有青春寶、龜鱉丸、黃金搭檔等保健品,利群、大紅鷹等香煙,劍南春、五糧液等名酒……據了解,這些回收的禮品大多銷往一些商店和飯店,也有的就地賣給圖便宜的人。由于禮品回收價格大大低于該物品的市場價,所以利潤空間較大。
據記者調查,城區里在“煙酒專賣店”的幌子之下兼做回收業務的小店有很多,近幾年更是發展到了網絡上。由于網上交易的便捷性,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成為網上交易市場的生力軍。
管理監管取證難
根據《煙草專賣實施條例》規定“取得煙草專賣零售的企業或個人,應當在當地的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并接受煙草專賣許可證發證機關的監督管理。”也就是說,除了當地煙草批發企業。其他渠道都是非法的。縣工商局有關工作人員坦言,回收煙酒等禮品是違法經營行為。,但對于一些有照經營同時開展回收禮品業務的小店,很難找出對其進行處罰的定性依據,取證困難成了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管理部門表示,回收禮品是違法經營活動,存在很大的欺詐性,提醒市民不要輕易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