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際關系貫穿于人類醫療活動的始終。從古至今,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醫院的出現,醫院人際關系逐步形成、發展和演變。現代醫院人際關系是醫學科學技術發展相應的產物,它的形成與發展是受生產力水平和醫學科學技術的制約和影響,也與整個自然科學以及哲學思想發展有密切聯系。
[關鍵詞] 現代醫院人際關系形成發展
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事物是不斷向前發展的觀點來看,現代醫院人際關系的形成正是有人類社會以來醫療活動中所形成的人際關系不斷完善的結果。在“醫院人際關系”這一稱謂前冠以“現代”二字,不僅表明了這一過程的不斷延續直到今天,也包含了其本身仍在發展變化的深刻寓意。
一、現代醫院人際關系的形成與發展
醫院人際關系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它的形成與發展是受生產力水平和醫學科技的影響和制約的,與整個自然科學與哲學思想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系。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單平面到立體多維的醫院人際關系,期間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發展階段。
1.原始醫學的人際關系
原始醫學在人類社會醫學發展史上占據了漫長的時間,包括有早期的圖騰幻想醫學及其晚期的巫術醫學。原始人類為了生存和減輕痛苦,研究各種動物、植物、礦物對生物體的利害特征,或通過自己的經驗判斷,或通過畜養動物身上觀察某些植物的療效來尋找治病的方法,如某些植物有毒,某些植物能治療或減輕疾病,原始人類知道用砭石、棘刺、骨針作為外科手術工具,用于取出異物、開放膿腫、施行放血術。盡管這些做法仍是原始人類保護生命的本能,但在原始思維指導下的原始人類通過觀察、思索,再加上把原始的經驗積累起來,使無意識的動物本能逐漸過渡到有意識的人類原始醫療經驗的積累。雖然這一時期醫療活動的人際關系非常簡單,沒有醫業分工,人際關系主要體現在自救、互救,更沒有形成過固定的醫生與患者的關系,但正是基于這種原始的互相幫助才得以使其在惡劣的條件下求得生存。
2.古代醫學的人際關系
古代醫學的最大進步體現在醫學逐漸地成為一種獨立的職業,并且出現了醫業分工,像我國戰國時期公元前5世紀名醫扁鵲,秦漢時期名醫張仲景,東漢末年外科杰出名醫華佗。古代時期,個體醫療是醫療的主要形式,醫者主要多為個體行醫。許多醫生游歷鄉間為民治病,當然,很多醫者屬于“座門等患”的“座堂”先生。古代醫學主要是經驗醫學,醫療活動中的人際關系主要體現在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系,醫生通過為病人治病而謀生,病人為治病而求助于醫生,是相對平等的供求交換關系。古代時期醫院萌芽已出現,公元前7世紀,春秋時代在各國都城設立殘廢院,在公元2年漢朝建立最早的收容傳染病的隔離院,東漢時建立了軍醫院叫“庵蘆”,元代軍醫院叫“安樂堂”。這一時期醫院的人際關系也只是較以往相對復雜些,獨立個體行醫仍是當時條件下醫療的主要形式,這些醫者間少有往來,多是通過口口相傳、著書立說為人所知。
3.近代醫院的人際關系
近代醫學開始于“文藝復興”之后,歐洲在16,17世紀步入封建社會后期,由于手工業工廠的出現,生產力的發展,封建關系瓦解,從而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醫學的發展,使醫學擺脫了僧侶的統治,克服了唯心主義的束縛,使醫學的發展與當時的科學技術更相結合。近代醫學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是其建立在分析實驗的基礎上,近代實驗醫學的標志就是近代醫院的產生,近代醫院成為社會醫療的主要形式。[1]盡管同一時期還有大量個體醫療的存在,但無論從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能力和物質條件來說,醫院都處于領先地位,個體醫療從此退居輔助、邊緣地位。近代醫院為適應近代實驗醫學的發展,實現了專科分工,醫護分工,醫技分工,集體協作醫療。盡管分科、分工不細,但這些分工與集體協作仍是近代醫院基本特征。
近代醫院人際關系開始走向復雜,主要有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醫生與護士之間的關系,醫生與醫生之間的關系,醫生與醫技人員之間的關系。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是近代醫院人際關系中的主要關系,醫患關系既有“主仆關系”,又有“平等合作”的關系,人際關系既有集體協作的關系,又有同行競爭的關系。這一點,前些年曾有一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神醫喜來樂》,就集中鮮明地塑造了晚清末期宮廷、民間醫者之間醫德醫術的矛盾對立乃至大時代背景下中外醫者之間的智慧的交叉與碰撞。
4.現代醫院人際關系
20世紀中期后特別是近三十年來,由于電子、核子、計算機等最新自然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大量高新技術滲入醫學領域,為醫學的發展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并且為醫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使醫學科學技術向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飛速發展。多學科的互相滲透,促使醫學也產生了眾多新興學科:如分子生物學、現代免疫學、遺傳工程、病理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等。進入現代醫學階段,醫學迅速發展。本世紀70年代,歐美等工業、科技先進國家率先進入現代醫院發展階段。這是現代化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時至今日,這股大潮已席卷全球。雖然現代醫院的發展還不夠全面和充分,遠未到終點,但這一切都昭示了現代醫院發展的趨勢。現代醫院人際關系呈現出立體多維的結構體系。人際交往劇增,人際關系復雜多樣,聯系廣泛,呈現網絡狀,并有多向合作、互相交流溝通的特點。人際關系還有國際化趨勢、法規化趨勢。人際關系多種類型并存,多種形式同在。
二、現代醫院人際關系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現代醫學模式由近代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醫學科學呈現出六個方面的特點:(1)醫學發展的高速化,發明與應用周期明顯縮短,知識更新加快;(2)醫學學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使一些醫學體系呈現立體多維網絡化;(3)微觀與宏觀研究兩級并進,醫學科學社會化趨勢明顯加大;(4)大量新技術,如計算機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醫學,醫學研究科學化;(5)重視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對人健康與疾病的影響。醫學工作者不僅重視人體微觀低層次內環境的動態平衡,而且重視整體性,如精神與軀體的平衡;(6)醫學科學國際化的趨勢。醫學科學研究打破國界,醫學科學技術相互引進。現代醫學和現代醫院的發展,使現代醫院的人際關系形成了明顯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五點:
在現代醫院發展過程中,由于醫務人員在醫療行為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并且醫院分科精細,醫務人員分工專一,醫療活動必須在集體協作之下共同完成,這就需要醫務人員之間要“避免相妒,凡事求真,言必由衷;應謙恭有禮地相處,不可任意批評,更不能再患者或其家屬面前”起爭執。現代醫院人際關系呈現出明顯的特點和趨勢,主要有以下四點:
1.多維聯系趨勢
由于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分科分工精細,病人從診斷到治療藥經過許多科室,許多醫務人員。因此,病人要得到及時的診治,從心理上和行為上要與多方發生聯系,希望得到各方面的“關照”。醫務人員越來越懂得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注意接觸病人,同病人主動建立聯系,以加強心理治療。因此,病人與醫生都主動建立多維聯系和進行信息、心理的交流,心靈的溝通。
2.經濟關系強化趨勢
現代醫院既講社會效益,也講經濟效益;現代醫院既講管理,也講經營;現代醫生既講奉獻,也必須追求個人價值和經濟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患雙方始終存在著經濟關系,這是不可避免的。正是由于患者具有病人和消費者的雙重角色,醫務人員通常也具有醫者和經營者的雙重身份,因此,近年來醫患之間的經濟關系在不斷強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到整個醫療衛生體系,小到每個醫療科室內部的利益合理分配問題。
3.法規化趨勢
傳統醫院人際關系,很大程度上是靠倫理道德規范維系的,通過人的內心信念、傳統習俗和社會輿論來調節、約束人際關系。在現代社會,單靠倫理準則來規范約束醫務人員彼此之間的行為顯然是不夠的,即便單靠行政管理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對現代醫院醫務人員彼此間權益、地位關系的立法,不妨成為一種構想,并且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促使之成為維護人際關系正常發展的制度和重要手段。
4.國際化趨勢
由于現代各國都擴大對外開放,國際間交流不斷擴大,醫學科學技術打破國界,各國醫務人員之間相互交流、接觸日趨增多,而這種交流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醫學發展的高端水平和未來的趨勢。相信在未來,不僅一個國家內部的醫務人員可以在本國內跨地區行醫,亦可以實現各國醫務人員間的跨國行醫,從而實現全球范圍內的醫療人才、資源互補,而不再只限于學術上的交流。因此,現代醫院醫生必須適應人際關系的國際化趨勢。
通過深入挖掘現代醫院人際關系的演變發展進程以及綜合概述現代醫院人際關系的特點,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包含著對我們現代醫院建設的深刻意義。現今,國內學者對于現代醫院人際關系的綜合研究相對較少,既往的研究也局限于某些特定專業立場。例如管理人員對醫患關系矛盾沖突根源進行深入挖掘,護理專業學者從維護護理工作人員權益出發對醫護間各種現象研究較多,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對其與臨床間關系研究較多……當然,這些都不乏正面積極的作用,但我們更需要能夠站在一個全面統籌的高度對現代醫院人際關系作整體、深入、權威的把握,才能對現代醫院人際關系有一個全面、準確的認識,真正理順現代醫療活動中所衍生的各項人際關系,以便更好地服務于現代醫院發展的長遠規劃。
參考文獻:
[1]王志杰:現代醫院人際關系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5:7
[2]王志杰:現代醫院人際關系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5:8
[3]孫慕義:醫學倫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21
[4]王志杰:現代醫院人際關系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