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綠色物流涉及到諸多環境問題,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具體而言。政府應該為綠色物流的發展創造法律、政策等方面的良好環境,制定綠色物流標準、推動綠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
[關鍵詞] 政府綠色物流環境
一、制定綠色物流的法律法規
制定有關法律法規,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是政府的重要職責。要推動綠色物流的發展,健全的法律體系、良好的法律環境必不可少。而在目前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并沒有明確地針對物流活動所作出的規定。因此,要倡導和發展綠色物流,還需要政府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至少應涉及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綠色交通。例如制訂車輛廢氣排放標準、限制城區貨車行駛路線、收取車輛排污費、淘汰不符合環保標準的舊車、促進低公害車的普及等等。還可以考慮采用法律規定改進卡車的設計以減少卡車運行對環境的危害。
2.綠色包裝。包裝材料對環境的污染不容忽視,物流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過度包裝和重復包裝不僅對環境帶來不好的影響,還會導致資源的浪費。因此,政府應以相關法規限制企業對非環保性包裝材料的使用和過度包裝,鼓勵企業實施綠色包裝。
3.綠色加工。物流中的加工應遵循“綠色原則:少耗費,高環保。政府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流通加工中可能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其他廢物的排放予以規制,并監督加工企業將分散加工轉向專業集中的流通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采用清潔生產方式,減少環境污染,集中處理流通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減少廢棄物污染。
二、出臺鼓勵綠色物流的優惠政策
政府部門制定的各項政策對企業以及社會的行動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這種指導作用在綠色物流的倡導方面同樣重要。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來指導和激勵綠色物流的發展。
1.鼓勵企業發展復合一貫制運輸和共同配送。采取復合一貫制運輸方式,以集裝箱作為連結各種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進復合直達運輸的作用,可以減少包裝支出,降低運輸過程中的貨損、貨差,它克服了單個運輸方式固有的缺陷,從而在整體上保證了運輸過程的最優化和效率化,它還能有效地解決由于地理、氣候、基礎設施等各種市場環境差異造成的商品在產銷空間、時間上的分離,促進了產銷之間緊密結合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運轉。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區域內的配送需求為對象,人為地進行有目的、集約化的配送。它是由同一行業或同一區域的中小企業協同進行配送,統一集貨、統一送貨。通過共同配送可以明顯地減少貨流,有效地消除交錯運輸,緩解交通擁擠狀況,減少對城市環境的污染。
2.鼓勵綠色物流企業的建立。綠色物流企業是基于綠色化戰略,以采用綠色物流技術為其內在需求,以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優化為其目標的新型物流企業組織形式。
對于新建的綠色物流企業,政府可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使其能在物流活動中始終遵循“綠色化”的原則。而現有物流企業的綠色化轉型則是政府政策的激勵重點。做好現有物流企業的綠色規范和轉型,將使對綠色物流的推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稅收調節。對實施綠色生產、開展綠色物流的企業進行稅收激勵,對污染性企業實施稅收制約,通過征收環境稅迫使企業改革工藝、減少污染。我國現行的稅制結構中主要是流轉稅、收益稅等,資源稅所占比重較小,品目過少,應提高資源稅比重,增加資源稅稅種,這不僅能促進企業進行環保生產,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能為政府直接投資予綠色產業積累資金??梢酝ㄟ^信貸、價格、補貼等手段為企業補充發展綠色物流所需的資金來源。例如,對企業用于環保生產的資金,可以向銀行申請優惠貸款;對重點綠色工業提供低價投入品或高價購買其產品,其價格差額由政府承擔;此外,對改革工藝,尋找新原料、新能源,開發綠色產品的企業,政府還可采用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其發展。
三、制定綠色物流標準
目前,我國控制污染的技術標準主要有排放標準和產品標準。排放標準即對某一污染源在單位時間內的排放物中所含的污染成分規定允許含量,產品標準規定了產品物理的乃至化學的性能以及這種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所排出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許量。由于技術、經濟上的原因,目前我國產品標準與排放標準的制定很不嚴格,指標偏低,且不完備,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在此情況下,政府應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標準,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比較嚴格的、與國際標準相接軌的產品標準和排放標準,并針對性地制定與綠色物流直接相關的環保標準,從而使綠色物流活動的推廣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展開。
四、綠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綠色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使產品生產中盡量減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于環境的副產品的產生,而且可以使產品在使用期終結時也容易被處置,將其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在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綠色技術的運用是使其最終實現綠色化的關鍵,沒有物流技術的發展,就沒有現代物流的立身之地,綠色物流則更無從談起。在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對綠色技術投入和研究已經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而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物流技術和綠色要求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積極發展綠色物流的同時,應大力推廣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專用綠色車輛、綠色裝卸、倉儲技術等。引進國外綠色物流管理技術,有助于我們破除我們只盯著眼前的既得利益,不顧環境污染的問題,從而為綠色物流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永清龔日朝肖忠東:管好綠色逆向物流.實現可持續發展,物流技術,2004年第10期
[2]張敏:現代物流—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橋”.物流技術,2004年第11期
[3]史石榴: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物流的實施.公路運輸文摘,2004年第2/3期
[4]孫海彬:用科學發展觀看綠色物流的發展趨勢.物流科技,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