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之五#8226;人物
世博展館,從規劃到設計,再到落成,是一項浩大而復雜的工程,參與其中的人更是數不勝數。不管最終呈現出來的景象如何,相信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對世博的理解。
人物 俞力
俞力:《走進世博會》大型主題巡展策展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藝術總監。
他提前在各地預演了一場場世博,讓曾經鮮為人知的世博理念像流水一樣蔓延,直至深入人心。
從2007年起,俞力開始馬不停蹄地奔走于全國各個城市——傳遞世博精神,傳播世博知識。他向人們講述歷屆世博會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將各展館以模型的形式呈現給人們,介紹各地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讓當地人意識到推廣本土特色文化的重要意義。
他讓世博有了一場場預演,讓曾對世博知之甚少的民眾走進了世博,真正認識了世博。
《中華手工》:您一直致力于《走進世博會》的巡展,請問巡展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俞力:我們通過這個形式,來推介世界博覽會,對內容和傳遞它的信息,在整個展覽的策劃里面,用世博會的理念來做世博會展覽。所謂世博會的理念就是傳遞的信息,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好看、好玩、好懂、好學。它傳遞的世博會精神,那就是人類的創新、創意、創造。
世博會是我們要承載、宣傳和交流的一個信息,但是如何交流,如何傳遞,就在于“走”和“進”。所以在策展里面我們抓住了兩個字,一個是興趣地“走”,首先讓你感到興趣,你這個展覽能吸引眼球,能感到給我一種震驚和震撼。其次就是興奮地“進”,這個展覽我觀看以后,或者在我觀看的同時中,會油然而生起我們舉辦世博會對于中國的意義,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意義。
《中華手工》:世博會是首次在中國舉辦,通過《走進世博會》展覽讓大家對世博會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期待,展覽最大的創意和亮點是什么?
俞力:在整個展覽中,我們運用了很多現代展示技術、藝術,主要歸納起來,就是運用了現代多媒體展示技術。第二個是用多屏多幕的方法介紹了世界博覽會160年的歷史回顧。還有一個,通過一個萬花筒與臨近的展項,展示了我們中國館形態的文化含義。這些項目分別布置在整個展覽過程中,給人以新意、趣味,比較生動。所以,通過我們整個團隊的努力,讓世博會在全國一系列的巡展成為一件賦有魅力的藝術品,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中華手工》:展館是上海世博會的一大亮點,國內有很多地方展館都采用了各地特色工藝元素進行設計展示,您對哪些印象深刻?
俞力:比如黑龍江是冰雪之城,就是塑造一個冰雕來做一個建筑外形。它的主題是“冰雪,讓我們與眾不同”。一聽一看,就覺得既符合它的地域特色,同時又非常具有吸引力,我想在炎熱的夏天,在上海世博園里,如果能走進這里,本身就會得到多重的感受。我覺得這樣的方案就是利用了人的觸覺給你視覺的一種沖擊。這個本身很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