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之一#8226;細節
地方館
如果說世博會上的中國呈現給世界的形象是一棵參天大樹,那么運用、點綴于其中的手工藝細節,就是這棵大樹上品類繁多、姿態各異的枝與葉。
世界博覽,群藝博覽。
中國民間手工藝是中華文化傳承中的象形符號,充滿民族特色與地域風情的中國民間手工藝具有強烈的形式感,又內藏著文化之意蘊與脈絡。無論是陶瓷、漆器、刺繡、織染、金工等制作生活日用品的技藝,還是年畫、剪紙、風箏等充滿濃郁民俗的手藝,都是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凝聚著中華兒女的審美觀與文化感。
走進這些各具特色的展館,走近我們的民間手工藝文化,在驚嘆與感動中,我們的心靈得到共鳴與歸宿。
解讀關鍵詞:青瓷
青瓷碗里見江南
在紅色的中國國家館左右,是鋪成開來的一個個地方館。
浙江館那口巨大的青瓷碗最先吸引了我的眼球。碗壁色青如玉,碗中碧流漫溢,水聲嘩嘩。流溢的水幕上出現錢江潮涌、碧茶悠香、豐碩谷梁、美景西湖等畫面,水幕放映之后,青瓷碗中荷葉舒展,荷花盛開,展廳四周墻壁則一片桃紅柳綠,細雨霏霏,好一派江南風光。
這只巨碗,采用了舉世聞名的奇葩瓷藝——龍泉青瓷燒制而成,是設計者們在眾多負載江南文化的符號元素中選定的,最能代表在水一方的江南韻味。擁有8000年陶瓷文化歷史的浙江早已熏陶、浸淫出了如瓷般溫婉、清雅、靈動的氣質。色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青瓷是對這種氣質的完美詮釋與傳達。
浙江省館內有一面墻,墻上掛著一幅幅新的、老的照片,這些照片來自浙江地區的六個家庭——古村落里的書香門第、三十口人住同一個屋檐下的周家、重振祖業的絲綢家族、在老街生活近百年的戴家、四世同堂的漁港人家,以及傳承龍泉青瓷的制瓷世家。
院子里碾草藥的老先生、太陽下修補漁網的老太太、拉坯機上修坯的青瓷大師……一張張照片,表現的是他們的尋常生活,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強烈的人文氣息。將這些家庭各個時期的照片串在一起,像是一部反映浙江風土人情的變遷史在眼前放映。
在這里,你可以坐下來喝杯現泡的熱茶。茶葉是上等的龍井,泡茶的水是虎跑泉水,茶杯則是特制的紙質青瓷碗。
出館良久,仍覺余味無窮。
解讀關鍵詞:繡球
繡球高懸迎賓客
當你走進廣西館,就會生出這樣的感嘆:“綠水溶洞象鼻山畔,八桂飄香生機盎然,銅鼓端莊古風悠悠,繡球懸掛恍若星河。”
廣西館采用中國古法園林置景,講究“借景”與“抑景”相結合的手法,設計了仿真材質的象鼻山造型,并以桂樹點綴其間,還用視頻技術“融”入了漓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景盡收眼底。
繡球元素無處不在。大門前有炫逸、時尚的電子繡球門簾迎接賓客,在展示大廳中心,懸墜著一個很奇特的幻影繡球,繡球外觀經時尚化、科技化處理,通體為透明材質,內嵌4塊顯示屏達到全角度視頻展示,將地面投影、LED視屏與照片傳輸技術融為了一體,當參觀者從幻影繡球下面走過時,繡球上便會映出相應影像。
上二樓,先要撥開一扇手工精制的五彩繡球門簾,然后步入玻璃臺階,臺階上點綴著噴砂工藝描繪的繡球花瓣,潔白素雅的墻面上也有繡球圖案的布藝裝飾,樓梯扶手也由繡球連綴造型而成。
二樓大廳中央的朱槿花造型落地通天,顏色五彩繽紛,時尚靈動。周圍的墻面用繡球凸起剖面組成圖案進行了裝飾,很多家具也由繡球造型巧妙變形而成,盡顯民族特色。
解讀關鍵詞:脫胎漆器
最大脫胎漆瓶寓平安
福建脫胎漆器與世博很有淵源。早在1889年法國巴黎世博會,福建脫胎漆器就已經震驚了全世界。
1889年巴黎世博會召開的前夕,一艘來自中國的船只停靠在了塞納河畔。法國工人們早早地就開來了一輛大型吊掛車,因為他們得知今天運來的中國展品中有一件大型的工藝品《大水牛》。然而,當“大水牛”亮相的那一刻,法國人驚呆了。原來,帶隊的中國人只用一只手,提著“牛腳”就從甲板走上了碼頭。他們忍不住驚呼:“這個中國人簡直力大無窮啊!”法國人不知道,這只看似巨大的“水牛”其實只有十多斤重,它正是一件以輕巧精致著稱的福州脫胎漆器。
這次自家門口的盛會,脫胎漆器當仁不讓成了福建館的裝飾主角。在互動展區擺放著兩個超大的脫胎漆瓶,每個直徑1.5米、高3.6米,是國內已知的最大脫胎漆瓶。解說員告訴我們,這對漆瓶運用了瀕臨失傳的“雕填”技藝,經過設計、泥塑、翻模、制胚、脫胎等數十道工藝程序,歷時5年8個月制作而成。漆瓶整體圖案為仿宋代纏枝牡丹圖案,瓶身體態雍容,富麗堂皇,寓意“平安繁榮”。
除了漆器,福建館里還有兩件可與漆器爭鋒的雕刻作品。其中一件,是用緬甸漢白玉雕塑的大型媽祖像。福建是一個臨海地區,古往今來以打漁為生者眾多,媽祖是福建古代傳說中守護出海漁民的神靈。這尊高達3.23米的漢白玉媽祖像,既展示出了雕刻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也向世人傳達著福建的漁民文化。
另一座由福建本土雕刻大師陳禮忠雕刻的作品《春聲賦》。整個作品重約600公斤,寬0.78米,高1.4米,厚0.56米,是目前從巖洞中挖出的世間最大壽山石雕作品。它是陳禮忠大師歷經5年時間,精心為世博會準備的一份厚禮。壽山石上,一鳳一凰與56只形態各異的小鳥或棲或飛,環繞在不老松身邊,形成眾鳥朝鳳的歡樂圖景,一輪紅日在祥云的繚繞中冉冉升起。56個民族團結和睦、新中國繁榮富強的美好寓意感染了每一個前來觀看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