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石后”之稱的雞血石,自古就是文人騷客印章下的佳品,獨特魅力令它在經(jīng)濟危機中逆勢而漲,價格的穩(wěn)定讓它成為投資的佳品。
跑贏房地產(chǎn)
2010年春節(jié)剛過,吳山花鳥城還未開門營業(y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雞血石攤主就已十分興奮。他藏了8年的一塊雞血石原石剛以120萬元的價格出手,而2002年,他從昌化農(nóng)民手中購得這塊原石時,價格僅為8.8萬元。這是一塊出自昌化老坑的雞血石原石,它色彩鮮紅,如雞血滴于印石上,攤攤點點,艷麗無比?!百I時就非常喜歡,2004年,已經(jīng)有人出價60萬元,我沒賣。”經(jīng)歷了雞血石的暴漲和2008年經(jīng)濟危機寶玉石行情的低谷后,2009年底,他以120萬元的價格出手。“價格翻了十幾倍,8年來,上海的房地產(chǎn)也沒跑這么快嘛!”他笑著對記者說。
這樣的例子在雞血石投資者中并不少見,1995年在昌化通過拍賣成交的雞血石中最差的,目前增值也在5倍以上,而最好的增值一二十倍,近四五年是雞血石增值最快的時期。
雞血石是玉石的一種,它硬度較小,是中國特有的珍貴石種,一般用于印章,它同壽山石、青田石一起,構成了我國三大國石。
雞血石最早于明代初期發(fā)現(xiàn)于浙江昌化,到了清朝,乾隆下江南,天目山禪源寺主持曾獻8厘米昌化石一方,乾隆十分喜歡,制成“乾隆之寶”印,經(jīng)常把玩,時至今日仍藏于故宮博物院。
雞血石雖是我國特有的寶玉石品種,但它的產(chǎn)地卻并不僅僅在浙江昌化。內(nèi)蒙古巴林是雞血石的另一個產(chǎn)地。巴林雞血石于民國初年被人發(fā)現(xiàn)并開發(fā),至今已近百年。1997年香港榮歸時,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政府將一尊《駿馬奔騰向未來》工藝石雕贈送香港特區(qū)政府,石雕主體即為名貴的巴林雞血石。
小貼士:如何辨別雞血石真假
1.雞血石硬度低,用牙齒咬其表面或刻刀劃其表面都會留下印痕。
2.用聚光手電筒照耀寶石表面,若紅色出現(xiàn)波光流溢的幻彩景象,則為真雞血石,被稱為“活血”,若無,很可能是假貨或雞血石中的低等品。
3.真雞血石的紅色由內(nèi)而外立體分布,很有層次感,顏色漸變過程也比較有層次。而假雞血石的紅色缺乏層次。
一刀生 一刀死
為什么雞血石會有這樣大的升值空間?
曾為央視《鑒寶》欄目的特邀專家、愛家國際收藏中心寶玉石收藏專家夏增昆分析雞血石被人們喜愛的原因:雞血石的顏色紅艷如雞血,民間一直就有用雞血驅(qū)鬼避邪的說法,象征紅紅火火,而最主要的原因卻是物以稀為貴。由于雞血石礦中含有汞,國家曾經(jīng)大規(guī)模采礦煉汞,現(xiàn)在剩余的雞血石量已經(jīng)很少,精品更是十分難得,因此價格急劇上升。
一位來自昌化的雞血石經(jīng)營者也佐證了夏增昆的說法。他說,昌化盛產(chǎn)雞血石的玉巖山,現(xiàn)在基本已被掏空,山上的雞血石資源已近枯竭,有些礦主幾年都挖不到一塊雞血石了。為保護稀缺礦產(chǎn)資源,杭州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開始禁止雞血石礦的開采。于是才有了民間所言2004~2007年3年間,雞血石漲了10倍的說法。
雞血石整體3年漲10倍的說法多少有些夸張,但在精品雞血石刻章和雕刻品中,這樣的升值空間卻略顯保守。2003年5月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清代雞血石方章成交價僅為8000元,2005年12月品質(zhì)相當?shù)囊患宕u血石方章價格迅速漲到12萬元。
然而作為玉石雕刻品,雞血石價格的高低并不僅限于雞血石本身的大小和石材的優(yōu)劣,它的市場價值同工藝精湛度也密切相關。2007年12月,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舉辦的“日精月華——國石藝術”專場拍賣,一塊由國家級雕刻大師??怂妓竦摹恫u血石雕樓閣山子》更是以1344萬元人民幣的驚人價格成交,創(chuàng)下了當時中國當代工藝品的最高價格紀錄。
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錢高潮投身雕刻這行30余年,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雞血石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他的許多作品都獲得了極高的榮譽。“一塊好料只有在好的雕刻師手中才能出精品,否則一刀歪下去,再好的料也浪費了?!彼χf:“上天還是入地,全靠這一刀了。”
雞血石中的“血”非常名貴,每位雕刻師都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血”作為創(chuàng)作的前提,按錢高潮的話說,就是“一點都不能浪費”,為了佐證這一說法,他舉起一塊石料為記者講解。從側面看,石料截面只有細細一條血線,但看正面時,卻滿眼皆“血”。錢高潮說:“這是塊典型的‘貧血’石,乍看不是塊好料??晌已刂@條血線小心地把外面的石頭剝離,即使是薄薄的一層血,我也能讓它化腐朽為神奇!”
這也印證了雞血石收藏界那條不成文的定理——名家作品更值錢!
小貼士:如何鑒別雞血石等級
1.欣賞與收藏雞血石,首先看血色,鮮、活、凝、厚為上品。
2.其次看地子,質(zhì)地透明無雜釘俗稱“起凍”,是妙品。近代篆刻大家鄧散木說“雞血石其品之高下,則在地在血。”可謂一言中的。
炒高的“大紅袍”
在收藏界,最看重的是出身,昌化雞血石有老坑、新坑之分。老坑雞血石從質(zhì)地、血色看都比新坑的好,價格一般是新坑的2~3倍,而昌化新坑的雞血石又比其他地區(qū)的雞血石價格昂貴。此外,雞血石血色的多寡與鮮艷程度也決定了其價格。雞血石的顏色有鮮紅、深紅、淺紅、紫紅等多種,一般而言,以血多,色鮮、形美為佳,血質(zhì)以深沉中有厚度感、血有集結和分布均應的為上品。血色少于10%的為一般,大于30%著為中檔,大于50%為珍品,大于70%以上者十分珍貴,而全紅的,則被稱為“大紅袍”。
近兩年雖然全球經(jīng)濟低迷,但重量在1千克以上的大塊雞血石與重量不等的雞血石極品“大紅袍”,兩年間價格也都翻了一到兩倍。在廣州市場上,普通規(guī)格等級的雞血石印章單價已達5萬元以上,而大紅袍印章的價格則被炒到了一百萬元甚至幾百萬元。
到底是誰在消費雞血石印章?以廣地珠寶行為例,2009年生意普通的月份里,他們一月也會接到20多份制作雞血石印章的訂單,客戶多為功成名就的企業(yè)家和聲名遠播的學者,書法、國畫愛好者的增多,讓雞血石印章供不應求。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大部分中國內(nèi)地收藏者還沒意識到雞血石的收藏價值時,東南亞國家已開始搜尋和收購我國的雞血石。近幾年,雞血石收藏熱升溫,昔日流出境外的雞血石又重新回流到大陸,而價格早已是原來的數(shù)十倍,甚至更多。譬如一塊清朝末年浙江出土的巨型雞血石,重達18公斤,出產(chǎn)這種高品質(zhì)雞血石的礦脈,如今已枯竭,它被行業(yè)內(nèi)人士稱為“雞血王”。上世紀80年代被臺灣藏家購買后,便銷聲匿跡20余年,2008年,這塊雞血石重回大陸,并被名家雕刻上了圖案,配了一個由青田石雕刻的底座,售價8000萬元。
當年的臺灣藏家花了多少錢買走這塊雞血石已不可考證,但這塊雞血王的售價給市場和普通藏家?guī)淼恼鸷?,卻真實可查,也讓人們看到了雞血石收藏市場的升值潛力和廣闊前景。
小貼士:如何把握投資空間
1.一般收藏者入市,可從收藏血色40%至50%的雞血石開始,否則價格太高,資金投入太大;而血色少于30%的,升值空間又太小。
2.近兩年50%以上的半寶石產(chǎn)品都在跌價,比如水晶、瑪瑙,價格下跌了兩三成,而雞血石卻逆市漲價,足以說明巨大的投資空間。
3.在雞血石的兩大產(chǎn)地中,巴林雞血石血色不穩(wěn)定,血色會隨時間推移改變。因為昌化雞血石的價格遠遠高于巴林雞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