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禮1964年任定州市北門街黨支部書記至今,30多年來,他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以抓好社區發展、富裕社區百姓為己任,先后引進了伊利牛奶紙箱配件廠、育龍雙語學校,建成自行車一條街。共安排剩余勞動力200多人,增加農民收入200多萬元。
多年來,侯文禮領導北門街社區在定州所有的村莊中創建了五個第一:
第一個實行土地承包到戶,解決了北門街百姓的溫飽問題;
第一個蓋起了教學樓,改善了村里的教學環境;
第一個實現了自來水改造工程,解決了村民的吃水難問題;
第一個在主要路段修起了油漆路,使村民的出行更加方便;
第一個在村里的主要路段安裝上了路燈,方便村民夜間出行。
上任以后,侯文禮屆屆當選為定州市人大代表,年年被市人大評為優秀人大代表,獲得很多市級以上榮譽。2009年6月,他又一次被評為保定市優秀共產黨員。
各種榮譽接踵而來,而侯書記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他依舊兢兢業業,埋頭苦干,為農民辦實事、出真招,努力把北門街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文化繁榮、治安穩定、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型社區。
一、 加強黨的建設工作
侯文禮十分重視黨的建設工作,把黨建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每年都有4名黨員加入黨的懷抱。北門街社區2000年以前只有32名黨員,到2008年增加到195名黨員。黨的隊伍不斷擴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加強。在2008年抗擊四川地震災害中,該社區充分發揮了每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為災區群眾獻愛心。全社區黨員干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共為災區捐款13050元,并交納特殊黨費11250元。
二、 社區教育、衛生工作
他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北門街轄區共有各類學校、幼兒園13所,在校生超過1500多人。優越的地理位置、先進的辦學條件、優秀的教職員工,為北門街培育出了許多大學畢業生。
三、 改善民生、促進和諧
為了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項任務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定州市中等城市建設步伐,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變樣,一年一大步的總體規劃,侯文禮提出了北門街社區舊城改造方案,經過有關部門認真考察研究,制定了北門街社區規劃詳圖,在社區廣大干部的齊心協力努力工作下,社區共有353戶需要拆遷,拆遷房屋1666間,計劃占地152畝。一座美麗富饒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雛形已經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