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你身邊的人似乎每一個現在都能張口閉口的和你談上幾個中藥專業詞匯出來?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你們家的餐桌已經從雞鴨魚肉時代變成了“養身益氣”時代?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你們家的西藥越來越少,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家里經常飄出中藥的味道來?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如今的暢銷書推薦書,書店、電視、地鐵、公交、路牌、機場、甚至你的枕頭旁邊,突然多了《本草綱目》類的身影?
是的,也許忙碌的你還沒有仔細或者認真觀察過生活中的這一切變化,但他們卻真真實實的在你的周圍發生著。
為什么突然之間中國人都愛上了中醫文化,為什么突然間中國人都喜歡上了那些拗口繁雜的穴位、草藥等?
不是所謂的韓國人,對中醫文化的占據刺激了國民的心,更不是所謂的疫情刺激了龐大的中醫市場需求,而是原本就有著深厚中醫文化底蘊的中國市場,在中國消費者從溫飽向小康過渡的時期,在迫切性需求與產品提供市場化上找到了對接點!
我們從不懷疑中國人是不熱愛中國的中醫文化的,而以往的中醫文化卻往往被束之高閣,或者被所謂的中醫從業者們神化,致使對中醫文化沒有太多認識和了解的消費者對中醫這一大旗幟下的產品敬而遠之。而今,無論是從中醫門診的開辟,還是國醫館中醫坐診的增加,都將原本生僻的中醫文化下沉到民間,加之民間廣泛的近年來自學成才的中醫不斷涌現,各類關于中醫知識和文化的信息不斷更新,并隨著消費生活化不斷演繹,久而久之,滲透進入了老百姓的生活點滴。從歷史書中走到了消費者的生活中,為此,我們應該感謝那些民間自學成才的中醫的出現。
固然專業領域的推動重要,但更為重要的還是中國人本身的消費意識得到了提升。
從以往的治病救命,到今天防患于未然,生活水平直接決定人們的健康消費能力。如今,對于大部分的城市消費者來說,中醫產品和知識就好比是昨日的保健品。當人們深知保健品不過是健康的滄海一粟的時候,中醫的養生文化自然大行其道起來。其次,生活和消費能力的提高,人們從解決溫飽問題轉向到生活質量的經營。人們希望用自己可以接受的中醫中藥生活層面的投入來換取持續的健康,或疾病的緩解。一種綠色的生活理念在消費力增長的同時在人們心中滋生,逐漸膨脹起來。試想,假如中國人還處于溫飽尚未解決的時代,談何養生?可見,中國國民的整體消費水平在上升,毋庸置疑。
人們對中醫中藥文化高速熱衷的背后,我們還能看到什么?
如此迅速的時間,如此驚人的速度將中國的中醫中藥文化推到巔峰位置,只有整體國民消費實力提升了才能做到。而整體實力的提升則意味著中國人均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的提升。既然在健康問題上,都可以從治病救人轉向養生保健。那么也就意味著在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只要是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人們都會愿意為其買單,并且具有買單的能力。與此同時所帶來的,則是中國高端消費能力的崛起。
我們需要再次重申,中國市場的特點不同于其他國家,中國所謂的高端一定不只是高價格的代名詞。
如果說昨天高端還是一個拒人千里之外的事情,那么今天的高端產品或者高端品牌已然是百姓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譬如嬰兒奶粉,看看進入該領域的品牌的幾何倍的增加速度,就知道其消費力有多大多強。有幾個孩子不是吃著叫的響的牌子長大的。譬如高端水,雖然人們一再聲張高端水市場如何不成熟,如何難做,可是中國有多少個名不見經傳的做高端水的企業在不做廣告的情況下,一年僅憑團購一個城市就能銷售千萬。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而中國的高端汽車市場卻幾乎支撐起了高端汽車品牌全球的市場生存機會。
高端絕不遙遠,只是中國大部分的企業和品牌在以往的經營模式和發展歷程中習慣了大廣告、大渠道、大眾化的套路,而要想做成高端品牌,進入高端領域,大眾則意味著死亡。
我們相信,中國市場會隨著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出現越來越多的高端品牌。中醫中藥文化將會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期待那些有遠見卓識的企業早日覺醒,早日成為中華品牌之崛起的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