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總理說,這“恐怕是中國經濟最為困難的一年”。因為困難,所以要力保。通過一系列保增長的措施,通過舉國上下的齊心努力,終于將中國經濟從衰退的邊緣拉回來,國內股市伴之以波瀾壯闊的回升行情。2010年春,總理說,這將“是中國經濟最為復雜的一年”。因為復雜,所以要權變。細細品味,我們能體會到今年政策抉擇的艱難,也能預期到股市進退將同樣的艱難。
經濟已過熱
對于當前的經濟狀況,我們的判斷是,已經顯露過熱的跡象。從宏觀經濟來看,第一季度無論是投資、消費還是出口,全面取得較高增速。從微觀來看,中游領域出現價格抬升的跡象,顯示不少行業的產能利用狀況趨向飽和,由此具備成本轉嫁能力。
還有一個檢驗的指標,就是對外貿易的差額。如果國內需求旺盛,以致國內生產無法滿足,那么就將通過凈進口來補足,出現貿易的逆差。這種情況,在經濟過熱、產能遭遇瓶頸的2004年第一季度曾出現過。如今,在出口穩定較快增長的同時,由于進口大增,逆差再現,國內經濟過熱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政策會及時出手
對于政策是否會及時出手調控,我們的判斷是,會。因為如果不及時出臺新的調控措施,那么我們預計過熱的跡象會在第二季度加劇,特別是投資的增速將明顯提高,因為地方政府、企業對未來可能被調控的預期會持續存在,這會導致開工行為的提速。當然,這種情況下,由于需求加快釋放,供應環節的產能瓶頸可能更為明顯,核心通脹壓力也會顯著提升。
至于怎樣的政策會對股市構成壓力,我們認為是帶有行政性質的調控舉措。一是因為行政手段,如嚴肅清理地方融資平臺、叫停某類投資項目、信貸額度控制加碼、開征新的房地產稅收等等,對經濟和心理的沖擊顯然強于加息、提高準備金等市場化的手段。二是因為投資者已經對市場化手段有所預期,以致其出臺并不能構成新的沖擊。
先從緊以防過熱,
再放松以防過冷
在中國經濟顯露過熱跡象的背景下,政策緊縮最密集的階段顯然還沒有過去。抑制經濟過熱最為有效的手段,是壓投資,特別是地方政府的投資。
然而,考慮到中國經濟回升的內在動力尚且不足,持續的政策緊縮,比如對地方新開工投資項目的限制,很可能導致不遠的將來出現投資增速的較快下滑,進而危及中國經濟中期的平穩運行。由此,我們預計到2010年二季度后期,隨著經濟同比和環比增速的下降,市場將開始預期緊縮力度的適度減輕。
隨著緊縮最密集期的度過,投資者將不再擔憂政策,然而對業績增速和經濟增速的擔憂會升溫,市場將經受經濟數據下行、業績預測下調的沖擊。
業績增速仍
有望保持相對較高水平
我們預計,今年GDP環比增速的底部在9%左右,這仍是一個較高的水平,而且環比數據的低點將早于同比數據,能更早地讓我們確立經濟在波動中持續復蘇的信心,由此提高對業績增速下限的能見度。但這個過程需要一點時間。我們預計,在目前的宏觀假設下,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公司2010年整體利潤增速的下限可能是25%左右。
二季度股指震蕩筑底回升
在二季度,起初投資者可能會擔憂政策的緊縮,而后開始擔憂經濟的下滑,以致股指經歷震蕩。然而,隨著緊縮密集期的結束、業績能見度的逐步提升,股市終將進入估值修復的過程,從2009年PE20倍為中樞,逐步向2010年PE20倍為中樞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