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大血管病變的相關性。方法 選擇74例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變患者(A組),70例2型糖尿病(DM)無大血管病變患者(B組)均檢測血尿酸(UA)、C反應蛋白(CRP)、血脂、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并與70例健康對照者(C組)比較UA水平,對大血管病變相關危險因素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A組UA顯著高于B、C組,B組UA顯著高于C組(P<0.05或0.01),A組TG、TC、CRP 、LDLC水平顯著高于B組(P<0.05或0.01);A組HDLC水平顯著低于B組(P<0.01);A組FBG、HbA1c水平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A組病程與B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以2型糖尿病為整體,有無大血管病變為因變量Y(有=1,無=0),以尿酸及其他危險因素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最后年齡、病程、收縮壓、尿酸進入回歸方程。結果發現,尿酸與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獨立相關。結論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組比非大血管病變組血尿酸水平明顯升高,尿酸與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獨立相關。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血尿酸;大血管病變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6-0702-03 中圖分類號:R 58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25
以動脈粥樣硬化為主要病理特征的大血管病變是2型糖尿病(DM)的主要并發癥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預測手段。有研究表明,DM并發大血管病變與尿酸密切相關[1],本文通過對比觀察有無并發大血管病變患者及健康體檢者血尿酸水平的變化,探討血尿酸和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相關性。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選擇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且符合入選條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健康體檢人員。DM大血管病變組(A組)74例,男40 例,女34 例,年齡42~75歲,平均(62.5±8.8)歲。DM非大血管病變組(B組)70例,男41例,女27例,年齡40~72歲,平均(57.5±9.8)歲。健康對照組(C組)70例,男34例,女36例,年齡45~75歲,平均(59.3±5.9)歲。
2.入選和排除標準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診斷標準,并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為DM并發大血管病變:①持續性高血壓;②眼底動脈硬化;③腦卒中病史或CT證實;④心肌梗死病史或心電圖證實;⑤經彩色多普勒檢查證實有頸動脈或下肢動脈病變(狹窄、斑塊)。排除標準:服用影響尿酸代謝的藥物、肝膽疾病、腎功能不全、痛風、腫瘤、急性代謝紊亂、急性感染者。
3.檢查指標及方法 A、B組晨取空腹血,應用日立716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尿酸(UA)、C反應蛋白(CRP) 、甘油三脂(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C組僅測定血尿酸(UA),A、B組記錄病程、血壓。
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處理均應用SPSS 1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多因素相關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三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較 A組血尿酸為(390.6±100.2)μmol/L,B組血尿酸為(328.9±73.3)μmol/L,C組血尿酸為(258.4±71.9)μmol/L,三組比較,A組顯著高于B、C組(t值分別為4.197、9.051,P均<0.01),B組顯著高于C組(t=5.745,P<0.01)。
2.A、B兩組觀察指標的比較 A組患者TG、TC、CRP 、LDLC水平顯著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A組HDLC水平顯著低于B組(P<0.01);A組FBG、HbA1c水平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A組病程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相關性分析 以2型糖尿病為整體,有無大血管病變為因變量Y(有=1,無=0),以尿酸及其他危險因素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最后年齡、病程、收縮壓、尿酸進入回歸方程Y=0.26X+0.34。結果發現,尿酸與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獨立相關。
討論
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大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病情演變在組織病理學上并沒有特殊性,且發病機制復雜,危險因素眾多。研究表明,嚴格控制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并不能完全阻止大血管病變的發生發展。近年來有研究證實:高尿酸血癥是引起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重要因素[2]。高尿酸致大血管病變的機制尚未明確,可能的原因有:①尿酸能通過一系列反應生成自由基,促進脂蛋白的氧化,介導多種氧化前體對血管內皮的損傷。②尿酸可通過抑制血管內膜修復,降低一氧化氮生成而損傷內皮功能。③高濃度尿酸可沉積于小動脈壁,損傷動脈內膜,并與IgG結合,通過IgG的Fc受體刺激血小板,使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并釋放游離因子參與動脈硬化的形成,增高的尿酸還可以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和誘導內皮細胞功能異常,加重血管病變的發生[3~5]。尿酸是一種已知的炎性因子,通過增加化學因子、細胞因子表達,增加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增加血管壁C反應蛋白表達等多種機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6,7]。本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并發大血管病變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無大血管病變組及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尿酸與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獨立相關。說明尿酸升高可能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發展,是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重要致病因素,但對尿酸水平進行干預能否降低發病率,尚需進一步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種代謝紊亂,可有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壓等多種危險因素并存。Wallace和Berkowitz的研究認為高尿酸血癥患者高脂血癥患病率較高,提出血尿酸與血脂相關,在隨后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血尿酸與甘油三脂的關聯獨立于其它因素,與本研究和文獻報道一致[8]。但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及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尚未明確。Modan等研究認為高尿酸血癥是高胰島素血癥的一個方面,它是一個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的獨立因素,甚至可以作為一個評價胰島素抵抗的標志物,說明高尿酸血癥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糖尿病時[9]。血脂異常是糖尿病并發大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之一,糖尿病血脂異常的特點為TG增高,HDL降低,LDL輕、中度增高,其基本病變為動脈硬化。本研究發現: 大血管病變組患者UA、TG、TC、CRP 、LDLC水平顯著高于非大血管病變組(P<0.05或0.01),兩組病程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FBG、HbA1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變與血尿酸水平密切相關,意即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多種危險因素并存而導致大血管病變發生,而高尿酸血癥的存在與發展使大血管病變更易加重。因此,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變,在控制血糖的同時必須全面控制各種危險因素,糾正多種代謝異常。
綜上所述,血尿酸水平與DM大血管病變密切相關,可作為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并發大血管病變的監測指標,對糖尿病并發大血管病變的預測、診斷及治療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臨床醫生在診治2型糖尿病患者過程中,應重視血尿酸水平檢測,并采取相應的積極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和飲食預防,注意膳食成分的分配、攝入及少食富含嘌呤的動物內臟、海鮮以及避免飲酒等,同時開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早預防。
參考文獻
[1]王蓓芳,孫宜萍,杭靖宇,等.T2DM冠脈病變與膽紅素、血脂及尿酸水平的關系[J].實用老年醫學,2005,19(1):18-21.
[2]AIderman MH.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Curr Opin Pharmacol,2002,2(2):126-130.
[3]程 蓉,楊 莉,賈建國.特殊人群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與血尿酸關系的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2,8(1):20-22.
[4]Reaven GM.The kidney;an unwilling accomplice in syndrome X[J].Am J Kidney Dis,1997,30(6):928-931.
[5]Lehto S,Niskannenl,Ronnemas T,et al.Serum uric acid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Stroke,1998,29(3):635-639.
[6]Conen D,Wietlisbach V,Bovet P,et al.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Bmc PublicHealth 2004,4:9.
[7]Kane Uis j,Kang D H.Uric acid as ameditar of eadothelial dysfunction, 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J].Semin Nephrol, 2005,25(1):39-42.
[8]劉 玲,陳菊萍.2型糖尿病血尿酸水平的相關因素[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2(7):988-990.
[9]李冬曉,郭立新,金世鑫.高尿酸血癥和2型糖尿病在代謝綜合征中的作用[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202-204.
(收稿日期:2010-08-27 編輯:梁明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