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方法自2008年4月~2009年5月采用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經病理學或細胞學確診的復發性晚期NSCLC 23例,給藥方法為第1天培美曲塞500mg/m2+卡鉑(AUC=5)靜脈滴注,每3周重復1個周期。結果 完全緩解0例,部分緩解4例,穩定13例,進展6例,疾病控制率為73.9%(17/23),中位無疾病進展時間為2.9個月。主要毒副反應為骨髓抑制,均為Ⅰ~Ⅲ度。結論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性晚期NSCLC療效可靠、毒性反應輕、耐受性較好。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培美曲塞;卡鉑;化療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6-0695-03 中圖分類號:R 734.2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21
肺癌的新發病例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85%,其中大部分為局部晚期(Ⅲ期)或轉移性(Ⅳ期)肺癌。除極少數Ⅲ期患者可以通過綜合治療手段獲得治愈以外,大部分晚期患者的治療目的是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化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培美曲塞是一種新型的多靶點抗腫瘤藥物,2004年8月被美國FDA批準作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藥物。我科自2008年4月~2009年5月采用培美曲塞(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聯合卡鉑治療晚期復發性NSCLC共23例,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23例均為住院患者,年齡43~64歲,中位年齡54歲,男性14例,女性9例,診斷均經病理學和/或細胞學證實,其中鱗癌7例,腺癌15例,腺鱗癌1例。病理分期均為Ⅳ期,既往曾行NP、GP、TP、多西他塞單藥等方案化療至少2個周期以上。所有患者KPS>70分,無化療禁忌證,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上。全部病例均有1個以上可測量及評價病灶。
2.治療方法 自培美曲塞治療前7天開始每天口服葉酸400 mg(或含葉酸400 mg的復合維生素片劑),持續服用至培美曲塞末次化療結束后3周。首次培美曲塞應用前1周,肌肉注射VitB12 1000 μg,每9周重復1次,直至培美曲塞末次治療結束。在輸注培美曲塞前1天、當天和第2天口服地塞米松4.5mg/次,每日2次。第1天靜脈滴注培美曲塞500mg/m2+卡鉑(AUC=5),每3周為1個周期。化療中均給予5HT3受體拮抗劑預防止吐治療,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者給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每用藥2~3個周期后進行療效評價。
3.評價標準 療效評價按照WHO實體瘤近期療效評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以CR+PR計算總有效率(RR),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DCR)。中位無疾病進展期(MPFS)從用培美曲塞化療開始計算。毒性反應根據WHO化療藥物毒性反應分級標準判定為0~Ⅳ級。
結果
1.療效 本組23例患者均可評價。其中CR 0例,PR4例(17.4%),SD13例(56.5%),PD 6例(26.1%)。總有效率(RR)為17.4%,疾病控制率(DCR)為73.9%,中位生存期為8.5個月,總中位無疾病進展期(MPFS)為2.9個月,其中腺癌患者的MPFS為3.5個月,鱗癌的MPFS為2.4個月,腺鱗癌的MPFS為3.0個月(見表1)。
2.毒副反應 Ⅰ~Ⅱ度不良反應依次為:粒細胞下降43.5%(10/23),血小板下降30.1%(7/23),肝功能損害13.1%(3/23),腎功能損害4.3%(1/23);Ⅲ度以上毒副反應為粒細胞下降8.1%(2/23),經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預后恢復正常,無繼發感染與發熱,無明顯胃腸道反應。總體不良反應輕微,耐受性好,無治療相關性中斷出組病例(見表2)。
討論
培美曲塞是一種新型的多靶位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其作用靶點包括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以及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基轉移酶(GARFT)。培美曲塞通過對葉酸依賴性代謝途徑中的上述幾種關鍵酶進行抑制,使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減少,從而影響腫瘤細胞的DNA和RNA合成,抑制腫瘤細胞增殖[2~3]。臨床前研究表明,培美曲塞單藥對多種腫瘤具有抑瘤作用,如間皮瘤、肺癌、乳腺癌以及大腸癌等[4]。
卡鉑為第二代鉑類抗癌藥,主要能引起靶細胞DNA的交叉聯結,抑制DNA合成,同時阻止DNA復制,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卡鉑的抗腫瘤作用與順鉑相似,但其胃腸道反應、腎毒性及神經毒性均較順鉑輕。此外,卡鉑易于溶解,不需要水化利尿[5]。
挪威肺癌研究組對培美曲塞+卡鉑與吉西他濱+卡鉑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兩治療組的總生存期沒有顯著性差異(培美曲塞+卡鉑組7.3月,吉西他濱+卡鉑組7.0個月,P=0.63),但接受吉西他濱+卡鉑方案化療的患者比接受培美曲塞+卡鉑的患者表現出更多的Ⅲ~Ⅳ度血液毒性,包括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該項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與吉西他濱+卡鉑方案相比,培美曲塞+卡鉑方案具有相似的生存期以及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但后者所產生的血液學毒性較低,需要支持治療的機會相對較少[6]。Scaglioti等[7]進行的一項Ⅲ期臨床研究表明,培美曲塞/順鉑(PC)和吉西他濱/順鉑(GC)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總生存期相似,但PC方案治療肺非鱗癌在生存期方面有顯著優勢。且PC組的3~4級血液學毒性明顯低于GC組,患者能更好的耐受。
本研究觀察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性晚期NSCLC23例,其中RR為17.63%,DCR為73.9%,中位生存期為8.5個月,MPFS為2.9個月。患者所發生的Ⅰ~Ⅱ度不良反應依次為:粒細胞下降43.5%,血小板下降30.1%,肝功能損害13.1%,腎功能損害4.3%。Ⅲ度以上毒副反應為粒細胞下降8.1%,經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預后恢復正常,無繼發感染與發熱。應用該方案化療的患者未出現明顯胃腸道反應。本研究提示,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性晚期NSCLC能夠使患者臨床獲益,且該方案總體不良反應輕微,病人能較好的耐受。
此外,本研究還顯示,應用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性晚期NSCLC患者中,腺癌患者DCR及MPFS要優于鱗癌患者,與文獻報道一致。Giovannetti等研究發現,在NSCLC患者中,鱗癌患者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的基因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增高[8]。此外,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通過轉錄相關因子E2F1影響著S期激酶相關蛋白(Skp2)的轉錄[9~10],在肺癌鱗癌患者中,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高表達導致Skp2表達的現象較腺癌更常見[11]。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腫瘤細胞對培美曲塞耐藥,從而解釋了培美曲塞聯合卡鉑化療為何對于非鱗癌有更好的療效。
總之,培美曲塞聯合卡鉑化療,對晚期復發或進展的NSCLC,作為二線治療,療效肯定,副反應輕,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尤其對非鱗癌患者有較好的療效。但本研究例數較少,且隨訪時間短,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總結。
參考文獻
[1]孫 燕,周際昌.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63-566.
[2]李樹婷,馬 飛,孫 燕.抗腫瘤代謝新藥-培美曲塞.癌癥進展雜志,2005,3(5):471-476.
[3]何聲秀,于愛珍,包興才.多靶向抗葉酸藥ALIMTA[J].國外醫學:腫瘤分冊,2003,30 (4): 296-298.
[4]Calver H.MAT,a novel multitargeted antifolate,from preclinical to phase I and beyond :summary and conclusions[J].Semin Oncol,1999,26(2):1052-1108.
[5]孫 燕,王子平.抗腫瘤藥物手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90-93.
[6]Gronberg BH,Bremnes RM,Flotten O.Phase III study by the Norwegian lung cancer study group:pemetrexed plus carboplatin compared with gemcitabin plus carboplatin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9,27(19):3217-3224.
[7]Scaglioti G,Parikh P,yon Pawel J,et al.Phase IIIstudy comparing cisplatin plus gemcitatine with cisplatin plus pemetrexed in chemotherapy:na?ve patients advanced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8,26(21):3543-3551.
[8]Giovannetti E,Mey V,Nannizzi S,et al.Cellular and pharmacogenetics foundation of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of pemetrexed and gemcitabine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J].Mol Pharmacol,2005,68(1):110-118.
[9]Huang C,Liu D,Nakano J,et al.E2F1 over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TS and surving gene expressio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7,25(Suppl):426s.
[10]Sowers R,Toguchida T,Qin J,et al.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rrelate with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reduced folate carrier,and thymidylate synthase mRNA expression in osteosarcoma[J].Mol Cancer Ther,2003,2(6):535-541.
[11]Salon C,Merdzhanova G,Brambilla C,et al.E2F1,Skp2 and cyclin E oncoproteins are pregulated and directly correlated in highgrade neuroendocrine lung tumors[J].Oneogene,2007,26(48):6927-6936.
(收稿日期:2010-09-14 修回日期:2010-10-31)
(編輯:崔群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