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藍田縣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深厚,有發展旅游業的優勢。但多年的發展旅游仍沒有使藍田脫掉貧困縣的頭銜。本文通過分析藍田旅游業發展所存在的本質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以能為加快藍田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帶動并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相關部門制定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規劃、政策等提供理論基礎和現實依據。
關鍵詞:旅游業發展;存在問題;措施;藍田縣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10)03-0003-03
引言
藍田縣歷史悠長,文化深厚,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享譽世界的藍田猿人遺址,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都是藍田旅游的主導產品。如果能深入挖掘出奇、特、優的旅游特色,提升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將促進全區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改變藍田貧窮落后的現狀。
一、藍田發展旅游的優勢
(一)區位優勢
藍田縣位于陜西省關中東部,東南以秦嶺為界,北部以橫嶺為界,西部與長安相接。首先,藍田縣地勢為東南部靠嶺,中部川地向西延伸,處在連接山南和陜北、南方和北方的重要的交通要道,此外它又是東南省份的資源和人流進人古都長安重要的陸上交通命脈。另外,藍田是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的重要部分,也是終南山重要的組成部分,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森林資源多分布在縣東南部山區及北部橫嶺和川、原地區。氣候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受季風及地形影響,四季冷暖分明,加上歷史文化名人的遺跡,集中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歷史資源。最后,藍田縣距西安市40分鐘車程,是西安市郊縣交通便捷的地域之一,是可以借國際大都市西安的交通、文化和經濟等優勢,科學規劃積極發展藍田縣的旅游產業。
(二)資源優勢
多:藍田地域不大,但發展歷史悠久,地貌復雜多樣,巳開發的景區主要有:藍田猿人遺址、王順山森林公園、輞川溶洞群、湯峪溫泉、蔡文姬紀念館和藍田中國西部影視文化城等。王順山森林公園包括隋唐時代的水陸庵佛寺群遺址與王順山森林公園各景區,是國家4A級森林公園。;輞川溶洞群和王維別墅故園組成了秦嶺北麓生態園;和藍田中國西部影視文化城等是藍田旅游的主要大景點。
奇:享譽世界的藍田猿人比北京周口店猿人還要古老,這一發現,為研究人類文明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是考古文化一大奇跡。輞川溶洞群為北方罕見的乳石林立,千姿百態的構造斷裂石灰巖溶洞。湯峪溫泉水溫達60\"C以上,富含十多種礦物制,浴療價值極高,民間稱為“功德水”,又因春季浴洗更佳而謂“桃花水”。極現隋唐時代儒教文化的水陸庵佛寺群遺址等景點無不展現出藍田旅游資源的奇、特美。以上各個景點與西安及其周邊的景點,其獨特性是顯而易見的,也是藍田能建立旅游城市的立足之本。
(三)人文優勢
藍田位于旅游名城西安東郊,旅游資源豐富多樣。有北方特色的喀斯特溶洞;古人類遺址與古寺觀;湯泉湖溫泉等。最早的人類起源之一藍田猿人遺址、中華文明起源之一的仰韶文明的代表半坡遺址、唐代詩畫家王維隱居的田園風光的故居——輞川、因為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而負有美名的藍田玉等,不僅是藍田歷史悠久的見證,而且為藍田發展藍田旅游業奠定了極具特色的歷史人文優勢資源。集藍田猿人仰韶文化和儒教文化等于一體,這些為藍田發展旅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優勢與劣勢是相對的,如果沒有充分利用優勢,則優勢就變成了劣勢,藍田旅游被西安旅游所遮蔽的劣勢,就在于其優勢沒有發揮出來。
二、藍田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藍田縣旅游業的發展仍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尤其表現在景區類型趨同、功能結構單一,高質量旅游產品少、營銷宣傳理念和方法比較落后等方面。
(一)發展旅游業的區位隱憂
藍田縣處于千年古都和旅游名城西安的遮罩之下,旅游業的發展既有“借橋過河”的便利,即能在旅游名城氛圍中脫穎出自己“奇、特”而制勝;更有“燈下黑”影子的遮蔽,即各景點淹沒在旅游名城中毫不閃亮。
藍田是西安旅游產業發展的緊密區,其旅游產業的發展既有利也有弊,這關鍵看藍田旅游業如何有機的與西安的旅游融為一體“借虎威”,同時又能挖掘出自己優長于西安旅游景點的特色而謀發展,打造出獨特的旅游品牌。
(二)景點的旅游產品結構急待調整
多數景點基本上都以觀光的靜態景觀為主,富有動態和參與體驗的互動游覽活動很少,導致景點的重游率很低。
景區旅游產品雷同多,諸如小的玉石項鏈、手鏈、玉佩等加工簡單粗糙,包裝少創意;新穎精致、科技含量高的標志性旅游產品很少,營銷宣傳的方式傳統老套,旅游產品的銷量少。
不同景區規劃的主題、性質差異掌握不夠,趨同于西安市旅游景點風格,同類性質旅游活動重復多。各景點的旅游搭配互補性不強且功能雷同多、特色少,沒能滿足游者求奇、求異的旅游興致并激發出重游動機。沒有充分展示出藍田縣旅游景點景區的奇特性,因此藍田縣旅游的特色和優勢有待進一步開發。
(三)景區各類設施不足,游客停留時間短。
旅游區的吃、住、娛、游、購等設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以使游客停留過夜。對旅游景區來說,能吸引游客停留過夜,旅游的收入才能近數倍的增長,相反,只靠景區門票收入來掙錢,不如游客在景區停留數日吃、住、娛、樂、購所消費的收人多。由于這種只靠門票收入的旅游經濟效益極低。對此亟待轉變發展旅游的思路和理念。
(四)旅游規劃公眾參與度低,干群矛盾沖突較尖銳
藍田旅游景點運營中,干群矛盾沖突較突出。在做旅游規劃時的公眾參與度很低,在景區修建和擴展中,周圍村民的抵觸情緒較大,因為藍田縣的旅游景點幾乎都在縣城以外的山區,周邊村民人均用地本來就很少,村民對土地都很珍惜,旅游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又沒能將周邊村民的切身利益考慮進旅游規劃中,旅游后續發展造成周邊村民利益損害越來越明顯,使得旅游相關部門和景區周邊居民的利益沖突日益加劇。當地居民的敵對不合作態度間接或直接影響到游客的出游心情,給旅游的發展造成了障礙,因此作旅游規劃時要在公眾參與上花大力氣。
旅游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各部門間因利益沖突所致的意見分歧大,掣肘了規劃的按章實施。造成規劃實施效益低下。
(五)旅游資源的文化價值開挖淺,產業規模小,產業鏈條短 旅游資源歷史文化價值未得到深度挖掘,旅游宣傳促銷方式單一,更沒達到品牌效應的宣傳。“藍田猿人”、王維和蔡文姬等在歷史上有享譽國內外的大名氣,但這些景點的旅游名氣并沒能給藍田旅游帶來相應的文化價值和經濟效應。旅游產業規模小,產業鏈條短,與旅游相配合的農、工、服務事業弱,使得旅游產業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當然就無法實現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為此藍田旅游業應在“以人為本,文化為神”上下大工夫,充分展示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和服務功能,實現藍田旅游沖出陜西,走向全國,享譽世界的再發展。
三、大力發展藍田縣旅游業的措施
藍田縣地域條件和自然資源條件決定了藍田縣的旅游業能又好又快的發展。但必須立足于自身的資源、經濟、社會等基礎條件,走適合于自身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的發展之路,決不能照搬別的景點景區的發展模式。對于藍田縣旅游業的發展,我認為應做以下調整:
(一)硬件設施的完善。
硬件設施是發展好旅游業的必備基礎。藍田是西安下轄經濟發展較落后的地區,發展旅游的硬件設施還較薄弱,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
1.開通旅游專線。人常稱交通是旅游的命脈。雖然藍田縣和周邊地區的環山公路已全面開通,現在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通向弓王嶺藍田猿人遺址的旅游線路還很落后,同樣能達湯峪鎮溫泉湖的線路還需修善,整個縣域內的旅游線路應改為西安一藍田縣城一三里鎮蔡文姬紀念館(了解歷史,紀念名人,感受愛國情懷)一弓王嶺藍田猿人遺址(尋根拜祖、了解歷史文化)一藍田縣城(第一天回來在縣城修整,晚上逛夜市,品小吃等)一(第二天去)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游山玩水,郊外旅游,野炊,體驗山野人家生活)一水陸庵(晚上拜佛求經,休整)一(第三天)輞川王維故居(感受山居隱士的閑適生活,追蹤盛唐詩畫淵源)—輞川溶洞(體驗北方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一藍田中國西部影視文化城(體驗步人新世紀的發展歷程,感受現代科技文化的靈動與先進)一湯峪鎮溫泉湖(親身體驗集保健、休閑養生與一體的天然溫泉,洗去一路旅途的困乏)一西安或藍田縣城。這是一個完整的旅游路線,當然游客也可據自己的意愿調整路線,使旅游輕松方便。這是我們在硬件上應做到的基本目標。
2.健全景區的基礎設施。各個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還不健全,要依靠自己,借助西安和鄰區的幫助扶持,籌資完善各種必備的基礎設施,比如在王順山景區,可以建造鄉村的土坯房,即和整個景區的地脈、文脈吻合,也能與王順孝母的情景拉近距離,既能為游人創身臨其境、切實生動的模擬場景,同時又節省了資金。同樣也可以租賃周圍村民的民居,做一定的裝扮和修飾,付給村民一定比例的租金,既節省了花費,又消除了與周圍村民的矛盾沖突,還能調動村民參與旅游活動,提高發民旅游的自覺性。因此,一定要因地制宜,就地創新,不一定每個景區都要設置如別墅樣的現代高檔的建筑,它們不僅破費,而且會破壞原有景觀的協調性。這樣每處景觀既展示了自己的獨特性,又能節省資金。更能吸引久住大鬧市的人去感受親近大自然中不同類型的景觀美。
3.積極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區域內各景點都沒有形成自己特色的旅游品牌。雖然“藍田”在歷史上久負勝名,但目前還沒有那一個旅游景點是因旅游而出名的。所以藍田旅游規劃中一定要打出有自已旅游特色的口號和品牌,通過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宣傳促銷。發展旅游業的特殊性質決定了旅游產品的宣傳促銷應該有兩種方式,即以政府主管部門組織的各旅游企業共同參加的聯合促銷和各旅游企業單獨進行的市場促銷。政府主管部門除了對單獨促銷給予進一步的方法指導和信息協助外,應保證宣傳經費足額按時遞增到位,專款專用,不得變相削減旅游專款經費,以保證旅游業政府主導型促銷戰略的真正落實,尤其重要的是,應當加強同其他旅游熱點景點(如臨潼兵馬俑、華清池等)的促銷協作,建立多種形式的促銷聯盟,以旅游區域、旅游線路和宣傳主題為聯系,提高促銷效果。使獨一無二的藍田猿人遺址、天然保健治病的湯峪溫泉等旅游景點唱響中國、享譽世界。
(二)軟件設施的改善。
硬件設施只是發展好旅游業的基礎條件,決定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取決于軟件設施,即旅游產業管理。旅游產業是一個關聯度高、產業主鏈條長的行業。在旅游產業管理上進行創新,是藍田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其創新主要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1.重視公眾參與旅游規劃。旅游景區的管理工作人員或政府和景區所在地的老百姓的磨擦沖突,主要是旅游所帶來的副面效應給當地村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等造成了較大不良影響,而旅游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卻沒能給當地村民有補償,因此產生了利益沖突。為此在做旅游規劃或修建性規劃時,讓村民意見也能參與到旅游業的規劃、修建、運營、受益中來,在整個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提高公眾參與性,從而消除干群之間的矛盾。村民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在整個旅游業的運營中會積極主動的配合當地旅游部門或企業的工作,友待游客,使得旅游業良性發展,從而會利于實現旅游的永續發展。
當然,一般會存在當地村民的文化素質跟不上旅游從業需求的發展,可以定期舉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班,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能,也解決了村民的生計困難,同時也降低了維持旅游業發展的成本,特別是在受季節性影響大的旅游項目和景區,成果尤為顯著。
2.景區的管理體制創新。旅游景區涉及的部門很多,有建設部門、國土資源部門、文物部門、林業部門、水利部門、旅游部門、宗教部門以及多級政府,有的旅游景區還涉及到不同企業和農村。各部門利益協調不好,會對各景區的發展造成很大影響。目前,協調工作雖有成績,但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徹底解決。
在旅游景點管理體制上可參考的模式主要有:
(1)景點成立一定級別的政府機構,由政府對景區的旅游開發、環境保護、當地和居民、景區的治安等進行管理,即政府和旅游景點合一,既發揮政府的管理作用,又發揮景區的旅游管理作用。(2)景點(自然景區)在保持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轉讓景區有一定期限的經營權,使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景區的開發建設必須遵循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景區的總體規劃由政府主持制定和評審,評審后,經營者必須按規劃進行開發建設。
3.以市場化為主導的促銷組織創新。旅游業的特殊性質決定了旅游產品的宣傳促銷應該有兩種方式,即以政府主管部門組織的各旅游企業共同參加的聯合促銷和各旅游企業單獨進行的市場促銷。政府主管部門除了對單獨促銷給予進一步的方法指導和信息協助外,應保證宣傳經費足額按時遞增到位,專款專用,不得變相削減宣傳專項經費,以保證旅游業政府主導型促銷戰略的真正落實。尤其重要的是,應當加強同其他旅游熱點景點(如兵馬俑、華亭池、大唐風園等)的促銷協同程度,建立多種形式的促銷聯盟,以旅游區域、旅游線路和宣傳主題為聯系,提高促銷效果。特別是縣內的旅游路線設計不科學,部分景區可達性差。如目前縣區內一日游路線主要是西安一藍田縣城—輞川一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到其它景區如、公王嶺藍田猿人遺址、湯峪溫泉湖等景區還沒有開通旅游專線,更別說能按時定點發車了。諸如此類硬件設施不健全給游客造成了不便,從而嚴重影響了整個旅游業的后續發展。
總之,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科學開發合理利用自身的自然和人文歷史資源,深挖本土文化內涵,突出各景區特色,以更為靈活的思維和方式,集中人力物力加強科學規劃,積極推進實施,加大品牌宣傳,堅持走保護與開發并進“以人為本,文化為神”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使景區和外圍地區的環境優美、交通暢通、民眾友善等來實現藍田旅游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紅,西安市13區(縣)旅游資源整合與重點項目開發的思考[J],旅游學刊,2002,(3).
[2]王國,王建軍,森林公園與生態旅游[J],旅游學刊,1998,(2).
[3]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4]韓春陽,劉仁志,淺析大連城市旅游的發展空間[J],經濟地理,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