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高職院以后,因英語基礎相對較薄弱不能很快適應大學學習,導致學習目標難以達到,同時也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嚴重地還會出現不自信、厭學等心里障礙。通過調查、觀察、交流得知學生們盔英語學習準備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就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準備方面的因素及對策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對策
中圖分類號:G7l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10)03--0203-02
一、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準備方面的因素
近年來,高職教育在全國各地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新成立了多所高職院校。而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來自達不到普通高校分數線的高中畢業生和來自中專、職高、技校等學校的學生。學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詞匯量比較小,進入高職院之后大多數學生往往不能夠適應大學英語的學習,更無法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這就會使得他們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嚴重的還會出現自卑、厭學等心里障礙。
筆者通過調查、觀察、交流得知學生們在英語學習準備方面存在嚴重不足,而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準備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
高職院校學生大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英語水平差的毛病,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著恐懼心理,上英語課如同聽天書騰云駕霧一般,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在英語教學中出現:60%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困難;30%的學生基礎可以,但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10%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受整個英語學習環境的影響,英語能力提高緩慢。如何培養這類學生,怎樣改進教學,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進行英語學習準備是教師們授課時關注的重點。
2.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和社會要求存在偏差
高職英語的教育一般都是偏重于培養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英語水平人才。然而,不少高職學生由于自身的英語水平較差,大都認為英語是一門不重要的學科,只要學好專業課程就能夠在社會上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并能夠滿足于社會的發展需求。學生們對于技術人才在英語上的要求缺少客觀的認識和必要的了解。根據我們對在校學生的調查,67.5%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獲取等級證書。在國際英語日益流行的今天,英語早已成為了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已經滲透到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信息交流等多個領域中。在市場經濟日益完善和健全的進程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素質、實用技能、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等一些與現代化生產聯系緊密的要素,成為了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首選標準,尤其是在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先進生產工藝的應用等方面,英語表現出及其重要的作用。高職學生要成為具有社會競爭能力的高級人才,首先就必須改變對英語學習的認識,端正英語學習的態度。
3.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導向,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當前,一些教師的授課方式仍是“一言堂”,缺乏必要的師生交流,也缺乏吸引學生參與交流的手段,許多教師仍滿足于“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份教案”的教學方式,對現代教學手段知之不多;許多教師只滿足于學生對授課內容無異議地全盤接受,不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習慣,不重視培養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知識技能的運動能力低下,在實際生活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和益處,這種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難以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另外,大多數高職院校中應試教學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在公共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講和學生的學大多以通過考試,取得等級證書為目的,這就嚴重影響了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大部分畢業生經過十至十二年的英語學習,其英語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仍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高等專門性應用型人才的層次、水平、專業、種類的需要,不能流暢地、恰如其分地進行語言交流。用人單位普遍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不甚滿意,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和用人目標存在相當大的偏差。
4.問題眾多的師資隊伍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至今,一個始終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問題就是師資問題。職業教育教師素質的高低,人員的配備是否合理等,無一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就目前來看,大多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師資隊伍中存在以下問題:(1)思想觀念不到位。主要表現在英語教師對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的性質、地位、作用和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等認識不到位,教學中沒有很好地體現技術應用能力培養這一主線,不能適應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特定需要。(2)教師數量不足。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要求,生師比18:1為合格,16:1為優秀。有資料顯示,目前高職高專的生師比一般為20;1??梢娊處熆傮w數量不足,使得絕大多數教師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課時量過多,教師無暇學習提高、更新知識,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3)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主要表現在學歷偏低,技能水平不高,教師知識陳舊,教學方法保守,教學質量不高等。(4)師資隊伍建設經費嚴重不足。大多數高職院校師資培養經費很少,而英語教師更沒有繼續教育與培訓的機會。
二、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準備的對策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準備的能力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先導,興趣是情感、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也是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我們的傳統英語教堂教學中,“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往往讓學生對英語這門外語科目產生極大厭倦心理,學生學習起來枯燥無味,缺少感性認識,教學效果不佳,這就更不要提讓學生對自己厭倦的科目進行學習準備方面的事宜了。如何讓學生能夠對英語課程感興趣,如何讓英語課程能夠動靜結合,高職學生學習之后能夠喜歡上這門科目,這成為考驗英語教師的難點。
筆者認為,英語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性質及特點,借助不同的畫面(靜態和動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表現形式(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音樂、聲效等)創造出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合的形象教學環境,使其多層次、全方位地展現教學內容。課堂中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會更好地刺激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器官,使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記住并掌握所呈現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學生對英語這一學科有了濃厚的興趣,對于課前的學習準備、課后的反復復習,就會積極地去參與和制定。
2.學校明確培養目標,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
高職人才的素質重點是工作中的實踐操作能力,即能熟練地完成本職工作。并能主動、有效地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而高職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是:以社會需要為基點,培養具有一定的英語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因此,學校必須明確這一培養方向,根據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把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培養有機地貫穿到教學活動中;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根據專業特點和就業需要指導學生優化學習方法,掌握英語運用的能力,引導學生在訓練實踐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變單純地接受理論知識為運用理論知識和學習方法來提高英語應用的能力。這樣做,既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解決問題的創造性,又體現了教學過程的動態性以及教學效果的優化性。
3.加強英語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英語教學水平
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好壞,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對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培訓英語教師隊伍,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應鼓勵和支持英語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提高學歷層次;廣泛參加學術交流,了解學術發展的最新成果,為其成長創造條件;與社會和兄弟院校建立長期聯系,經常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學術交流活動,拓寬教師視野,活躍思想;鼓勵青年教師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通過以上途徑,英語教師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教學水平也相應地得到了提升,從而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也會得到改善。
三、小結
英語教學作為學校上檔次和培養新的復合型現代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標志之一,它一直受到各類高職高專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學生的青睞。然而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是廣大教師應積極去探索和不斷改革的。高職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將各種知識的覆蓋面擴大到各個領域,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學用脫節的問題,解決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準備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