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導游隊伍的建設。導游資格證考試是導游隊伍的建設的把關之舉,當前我國導游資格證考試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考試時間問題、考試教材問題、考試試題問題、費用問題、換證問題等,本文剖析了這一系列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導游;導游資格證;導游證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10)03-0127-03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世界上很多經濟學家、旅游學專家看好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前景,預言: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中國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導游人員隊伍的壯大和素質的提高,那么選拔導游人員的把關之舉——導游資格證考試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十幾年來導游資格證考試為我國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的導游人才,推動著我國旅游業的不斷進步,然而時代在進步,旅游業在飛速發展,現存的導游資格考試體系出現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本人在江西多年擔任導游面試主考官,并且直接接觸導游資格證考試的報名和考前培訓工作,又多次調研了云南、廣東、安徽、河南等省、市、自治區的情況,身在其中,略有感悟,現主要以江西為例,把問題提出,與有關同仁商榷。
一、當前導游資格證考試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導游資格考試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它嚴重影響導游隊伍的選拔和建設。
1.考試時間不統一。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考試時間自己確定,所以時間各不相同,從年初到年底,各個省、市、自治區考試時間沒有參考性,就是在同一個各個省、市、自治區,不同的年份考試時間也經常變動,有的省、市、自治區一年考兩次,大多數各個省、市、自治區一年考一次,也有的省、市、自治區隔一年考一次,五花八門,每年各地都有很多考生因為不清楚報名時間而錯過報考機會,報名時間不確定,考試時間不確定,培訓時間不確定,有的省、市、自治區筆試和面試時間相隔很長,有的省、市、自治區筆試和面試時間相隔很短,有的考生錯過了報名時間,有的考生錯過了培訓時間,有的考生錯過了筆試時間,有的考生錯過了面試時間,考試的時間不確定,給考生帶來很大的不便。
2.考試教材問題很多。首先全國沒有統一教材,有的省、市、自治區考八個科目,有的省、市、自治區考四個科目,有的省、市、自治區考六個科目,即便是科目相同,教材的差異性也很大,這些教材在出版社買不到,在新華書店買不到,這些書多是各個省、市、自治區旅游局自己找人編寫,沒有經過審定,既沒有出版號,也沒有發行權,私自印刷,然后通過導游資格證考試的報名點高價銷售出去,考生面對這些天價教材只有無可奈何地忍痛割愛,再次教材粗制濫造,很多教材編者水平不高,七拼八湊,胡言亂語,例如在同一本書里面,前面介紹贛州市人口845萬,后面又說是818.49萬,有一個題目問在野外旅游中被毒蛇咬傷怎么辦?給出的答案與現實中的正確答案截然相反……搞得考生和培訓老師無所適從,還有些編者主觀性很強,隨意杜撰,例如江西導游資格證考試教材中,江西有近100個世界第一、全國第一,這些第一是誰評出的,又有誰認同呢?更為可笑的是,為了讓考生年年都要買教材,旅游局年年都會出新教材,新教材年年出,然而新教材中的錯誤卻依然如故,這一現象并不是出現在江西一個省,而是很多省、市、自治區。
3.試題題型不科學。一份好的試卷既要有客觀題,也要有主觀題,并且兩者分值分配要合理,才能真實測評出一個考生的知識識記能力、知識分析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有些省、市、自治區只圖方便,只出客觀題,沒有主觀題,比如江西就是一例,筆試科目只出120個選擇題,可能是客觀題可以使用答題卡,用機器閱卷,節約閱卷成本吧?
4.報名條件設置不科學。第一,年齡要求18歲以上,最大沒有限制,去年廣東就有一個77歲的考生,可以想象一個年近80的老人,單獨外出就已經讓人不放心啦,怎么可能讓他帶著團翻山越嶺。第二,學歷要求不合理,報考中文導游要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報考外語導游,外語專業要求專科以上學歷,非外語專業要求本科以上學歷,現在的導游隊伍結構,中文導游占90%以上,外語導游十分缺乏,特別是外語中的小語種導游,更是奇缺,中文導游已經很多,但是學歷門檻卻很低,外語導游缺乏,學歷門檻卻更高,隨著入境旅游的不斷發展,導游隊伍的這種結構不合理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將更加嚴峻,應該放低外語導游的報名門檻,只要他們有這方面能力,就給他們報名機會,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改善導游隊伍結構不合理問題。
5.中文導游應該細分。現在導游資格證考試中,外語導游有26個語種,基本可以滿足不同國家游客的需要,中文導游只有普通話一種,在我們的游客中,國內旅游者占80%以上,我們服務的主要對象還是中國人,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差異很大,有些方言的差異遠遠大于國外語種之間的差異,接待過全國各地游客的導游都知道,有些游客聽不懂普通話,導游的講解他們聽不懂,有些游客能聽懂普通話,卻說不好普通話,游客的提問與要求,導游又昕不懂,推廣普通話當然重要,但是中國八大方言區之間的差異是短時間內消除不了的,所以單一的普通話導游已經不能滿足國內旅游者的需求,加之,很多民俗旅游項目中的民間的東西,只有用當地方言才能解釋到位,普通話就顯得蒼白無力,現在大眾旅游越來越普及,各階層、各地區、各民族的人都會出來旅游,為了滿足國內游客不同方言的需求,可以按八大方言去細分,在中文導游的基礎上加試方言,選拔出既會普通話又會方言的“中文雙語導游”。
6.考試花費過多。參加導游資格證考試的人員大部分是旅游專業的學生,對于學生來說費用是他們的考試障礙之一,費用越高障礙越大,考試花費項目較多,參加考試必須交報名費(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幾倍),想考過關必須買書(天價教材費)。時間短,內容多要想考試成功又要參加培訓班(又是一個無底洞),一般考試地點設在省會城市,考生來回的交通費、住宿費,再加上體檢費、證件工本費、換證費等等,就是一大筆費用,以贛南地區的考生為例,一次考試至少花費在1500元以上,考試費用成了考生的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
7.面試主考官選拔不科學。面試是導游資格考試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面試過不了關,前功盡棄,所以面試主考官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導游考試的公平性,旅游局又沒有明確什么資歷的人可以做面試主考官,江西每年的面試主考官主要有高校旅游專業的老師,這些人資歷應該沒問題,但是對于高校旅游專業的老師來說,考生一部分是自己教的學生,一部分不是,能夠做到公平么?有的是高校非旅游專業老師(甚至有高校后勤服務人員)他們打出來的分數,科學性就可想而知,還有一部分是旅行社的導游,如果這些導游是科班出身,接受過旅游專業知識培訓,應該是可以,如果僅僅靠突擊背誦幾本書,考到的導游,旅游專業知識不懂,他們的打分也只能是跟著感覺走。
8.達標考試還是選拔考試?所謂導游資格考試應該是達到某一水平,具備一定的能力,就應該擁有導游資格,其實不然,現在的導游資格考試變成了選優考試,大部分省、市、自治區導游資格考試通過率控制在25%-30%之間,不論今年這一批考生的素質多高,只取前面25%,一部分有能力做導游的考生被拒之門外;也不論今年這一批考生的素質多低,同樣取前面25%,使得一部分不具備做導游能力的人進入到導游隊伍中,影響了我們的行業服務質量。
9.考試成績不透明,不累加。考試成績出來以后,學生拿不到成績單,只能通過電話查詢,查詢的結果只告訴某一科目是否合格,考試過關的考生不知道每一門的具體成績,哪一門比較優秀不知道,哪個方面是自己的優勢,在以后工作中才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加不知道;考試不過關的考生更是一頭霧水,到底考多少分?差距有多大?明年在哪個方面繼續努力?都不清楚。導游資格考試中有很多考的是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考前背得滾瓜爛熟,考后忘得一無所有,有很多考生6門科目,五門合格,一門不合格,明年要從頭再來,合格的科目沒有有效期,是過關考試,不是選優考試,沒有必要,年年把考生置于無意義的重復背誦之中,不利于減輕考生負擔,無意義地加大考試難度。
10.考試過后,取證難。取證難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拿證時間漫長,從考試結束到拿到資格證大約需要半年時間(如果從報名到拿證大約需要近一年),對于急需拿到證去找工作的考生來說,太漫長;第二,拿證手續繁瑣,首先拿到的是導游資格證,在三年內必須換成導游證,否則資格證作廢,要想換成導游證現在有兩種方法。一是到旅行社應聘,將導游資格證換成導游證。成為該旅行社的正式導游員,交納質保金。這里涉及到旅行社能否聘任新導游的問題。對于毫無帶團經驗的新導游來說,要獲得旅行社的聘任比較難。就算聘任成功,這筆不小的質保金是否能夠交納的起也存在問題。第二種方法是掛靠在旅游人才服務中心。除要交納質保金,還要交納一定的管理費。有一些考生由于學校課程緊,沒有時間出來帶團,拿到導游證后掙不到一分錢,每年還要交一筆不少的導游證年審費,所以有人編了一個順口溜:“報名容易考試難,考試容易取證難,取證容易帶團難,帶團容易掙錢難,掙錢容易做人難”。第三,跨省換證更加麻煩。導游證全國承認,但全國不通用,現在高校大多是面向全國招生,占考生絕大多數的旅游專業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在學校辛辛苦苦考到的導游證,畢業后回家工作不能用,到外省工作不能用,必須換成當地的導游證,換證首先在時間上要等到下一年度的導游資格考試的時候,再次要加試指定的考試科目,考試合格后,要把原來的證上交,才能換到新證,一年半載后,如果又想回到原來學校所在的省份工作,又要經歷一次換證過程,并且這次加試是幾年前考過的內容。這種管理模式,很不利于導游人才流動。
二、解決問題的建議
在這里反映的導游資格考試問題多以江西為例,其實并不是僅僅江西如此,其他省、市、自治區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甚至更為嚴重,但是只要我們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并認真應對,問題不難解決。
(1)國家旅游局定下全國統一考試時間,任何省、市、自治區不得隨意更改。(2)教材內容可以分為四個科目:中國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政策與法規;導游業務;地方導游基礎知識,前三門教材由國家旅游局找有關專家編寫,后一門教材由各省旅游局找專業人士編寫,然后交國家旅游局審定,所有的教材由國家旅游局統一定價、出版、發行,杜絕質量低劣的“黑書”在報名點進行壟斷銷售。(3)考試試卷全國統一命題,然后各個省、市、自治區分開考試,對于做地陪的導游要求掌握地方導游基礎知識,因此地方導游基礎知識試卷的不同是各個省、市、自治區考試之間的差異之處,但是考試方法要靈活,比如:上海的考生可以考北京的導游資格證,可以考未來可能去的省、市、自治區的導游資格證,如果工作地變動,考到第二個導游資格證時,第一個證不應該收回,一個導游可以擁有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導游證,這樣才更有利于導游人才的流動。(4)客家話導游、粵語導游、山地話等導游可以在普通話導游的基礎之上加試方言,讓他們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文雙語導游。(5)導游資格證通過率應該根據每年試題的難易程度和考生的成績來決定,而不能用死板的比例來“害人”。有些問題在前面的陳述中,已經談到解決方案,在此不再贅述,只要有關部門認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認真調研,思考解決措施,肯定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旅游業的興衰取決于導游人員的素質高低和隊伍結構是否合理,導游人員的素質高低和隊伍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受導游資格考試的影響,所以導游資格考試是影響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大事。
參考文獻:
[1]黃明亮,導游從業實務:第1版[z],江西省導游考試應用叢書,2007.
[2]田勇,導游行業規范:第1版[z],江西省導游考試應用叢書,2007.
[3]樊國敬當前導游職業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時空,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