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滿足甜菊糖甙生產原料供應,在天津及河北地區發展甜菊種植,將新光系列甜葉菊在天津地區進行引種栽培。研究了新光甜葉菊在天津地區的生長發育狀況及生長所需的各種條件。結果表明,新光系列甜葉菊在天津地區試種初步成功,效益是種植常規農作物收益的2~4倍。為農民致富開辟了新的途徑,成為農村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的又一新思路。
關鍵詞:新光;甜葉菊;引種;天津
中圖分類號:S322.1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2.035
Planting Report of Xinguang Series Stevia in Tianjin
ZHAO Yong-liang, LIU Jing-bin, HAN Xiao, XIE Yin-zhi
(Institute of Medicine,Tianjin Meilun Medical Company Limited,Tianjin 3004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upply raw material of stevioside production and develop stevia cultivation in Tianjin, Xinguang series stevia was initially planted in Tianjin. The growth status and conditions of Xinguang series stevia in Tianjin were introduc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wth of Xinguang series stevia in Tianjin was feasible. Farmers can obtain more benefit by planting stevia, at same time it is also a new way of agriculture configuration adjusting.
Key words: Xinguang;sweet stevia;planting;Tianjin
甜葉菊又名甜菊,屬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葉菊原產于亞熱帶地區南美洲的巴拉圭和巴西[1]。中國于20世紀70年代引種人工栽培,是農民大田種植的特種經濟作物,是繼蔗糖、甜菜糖之后的第3種天然糖源,是純天然綠色保健原料[2]。
經常飲用甜菊茶可消除疲勞,降低血糖濃度,養陰生津,用于胃陰不足,亦用于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病和應限制食糖的病人。臨床觀察有一定降壓作用,并可降低血糖,幫助消化,促進胰腺和脾胃功能。因此,大力發展甜菊產業,廣泛使用甜菊產品符合現代人追求低熱量、無糖、無脂肪的健康生活方式,對身體過重者及糖尿病人更是至寶[3]。
1選種與試種

我公司于2008年4月底從江蘇東臺引進新光系列高R-A新光三號甜葉菊進行試種,試驗設于天津北辰區雙街鎮上浦口村、大張莊鎮仁合營村、雙口鎮一村以及天津美倫種植園4處,其中美倫種植園對新光二號、新光四號也進行了試種。
據種苗提供廠家資料顯示,原產地的年平均氣溫為15.6 ℃,最高氣溫為33 ℃,最低氣溫為-4 ℃,年降雨量為1 244 mm,土壤偏沙,有機質含量為1.4%,甜葉菊喜溫暖耐濕潤怕干旱,屬短日照性植物。
天津地區5—9月份的平均氣溫與原產地相差很小,而年平均氣溫較低,年降雨量不足原產地的二分之一。因此,甜葉菊在天津地區可以生長,但自然越冬有一定困難。所選4塊地中,上浦口村、仁和營村及美倫種植園為兩合土(即土壤沙性、粘性各半),雙口鎮一村為膠泥土,粘性較強。

2結果與分析
2.1生長狀況分析
甜葉菊的生長發育情況大致如圖1所示。由圖1可看出,甜葉菊引種試驗,現已渡過酷暑的夏季,也經受住了天津地區低溫的考驗,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
2.2經濟效益分析
現以天津市北辰區雙街鎮上浦口村試種甜葉菊及大張莊鎮仁和營村試種甜葉菊為例,經濟效益及含糖量分析如表1。而天津地區主要傳統農作物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的種植效益見表2。
由表1,2可知,天津地區甜葉菊種植按每公頃產2 000 kg,平均市價20元,成本15 000元計算,則每公頃效益為25 000元以上(其中種苗價格按0.08元計算),種植甜葉菊的效益是種植常規農作物收益的2~4倍。

由表1可知,天津地區甜葉菊含R-A甙量均達到了10%以上,其中R-A甙與總甙的比值均在60%以上。而此可見,甜葉菊并沒有因生長環境的北移而改變了自身的含糖量,反因天津地區日照長,促進了甜葉菊糖分積累,高于原產地的12%的葉菊糖含糖量,能帶來更大的利潤。
2.3土壤需求分析
所選4塊地中,上浦口村、仁和營村這兩塊土壤沙性、粘性各半的土地收成相對而言較理想,美倫種植園較次,雙口鎮一村的膠泥土再次。其產出見表3。
由表3可知,雙口一村膠泥土生長甜葉菊相對于上浦口村、仁和營村兩塊基地而言,為試驗失敗基地,究其原因為土壤粘度較重,大雨過后無法入地及時排水,且地勢又不平,導致低洼地積水澇死苗,成活率不足40%,造成產量不理想。
上浦口村采用了地膜覆蓋栽培,其植株根系強大,比露地栽培的根數增加15%,提高了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在現蕾開花階段,株高比露地的高3%,分枝數多8%,葉片數多16%,單株干質量多50%~80%。地膜覆蓋栽培使土壤充分獲得并蓄積太陽能而提高了2~3 ℃,并可抑制水分蒸發,保持濕潤,同時也抑制了雜草的生長,改善了土壤的生態環境,延長了甜葉菊的生長期,增大了晝夜溫差,有利于光合產物的形成與積累,從而提高了產量。
3結論
綜上所述,新光系列甜葉菊在天津地區試種初步成功,為農民致富開辟了新途徑,是農村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的又一新思路,同時也為滿足我集團R-A工程項目原料供應,在天津等北方地區發展甜菊種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9年在北辰將進行更大面積的甜葉菊試種,同時以現在的3塊基地為基礎向四周村莊輻射,進一步帶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把甜葉菊種植產業做大做強,使其成為一項富民產業,力爭讓更多的農民從中受益。
總之,甜葉菊在天津地區的栽培前途廣闊,但必須注意,粘度較重的土壤區域,栽苗時必須平整土地,大雨之前須做好排水溝;冬季寒冷,植株越冬率較低,須采取保溫防凍措施。
參考文獻:
[1] 肖翊華.甜菊的生理特性與開發利用[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7,3(6):499-500.
[2] 張楊,陳天紅,孫君坦,等.甜葉菊糖的組份分離與味質改進研究進展[J].化學通報,1998(6):11-16.
[3] 劉偉新,楊曉菊.甜葉菊的生藥學研究[J].中國名族民間醫藥,2008 (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