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述了特長絲瓜栽培管理技術要點,包括育苗、定植方法、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方法及采收等。
關鍵詞:特長絲瓜;觀賞;栽培
中圖分類號:S642.4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2.034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Ornament Extremely Long Loofah
LI Xiang1, XU Rui2, SUN Jia-yu3
(1.Tianjin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Hi-tech Agriculture,Tianjin 300381,China;2. Garden Management Bureau of Hongqiao District,Tianjin 300132,China;3.The Second Greening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Hongqiao District,Tianjin 300131,China)
Abstract: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extremely long loofah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d seeding, translating, growing technology,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as well as harvest.
Key words: extremely long loofah;ornament;cultivation
特長絲瓜為葫蘆科絲瓜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果供食,供應期長,是夏秋季填淡補缺的蔬菜。可用來炒食或做湯菜,瓜肉細嫩柔軟,清香滑口,味道鮮美。莖液可做化妝品原料。果實老熟后纖維發達,經脫皮去籽處理后,成為絲瓜絡。絲瓜絡是中成良藥,長期使用具有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提神養顏等功效。此外,還有去濕、除痢疾等藥效,還可做洗滌材料。
特長絲瓜是一種攀緣植物,瓜條細長、均勻、直立,形似長棒形。一般長度在1.8~2.5 m左右,最長可達3 m以上,瓜條直徑5~8 cm,肉質厚、細嫩,瓜肉白色,瓜皮為綠色,無明顯的棱角,微具細皺紋,很是美觀。近年來,中國各大農業示范觀光園均以特長絲瓜作為裝飾,若將其種植在長廊四周,則既可作為景致觀賞,又能遮蔭、納涼,是現代觀光農業難得的美景,同時又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1生物學特性
特長絲瓜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莖蔓性,無棱,綠色,分枝力強。每節有卷須,葉掌狀。雌雄異花同株,花冠黃色,雄花序總狀,雌花單生,子房下位。瓜形似長棒形,無明顯的棱角,微具細皺紋。種子橢圓形、扁平。特長絲瓜種子較厚,表面平滑,邊緣有翅,黑色,千粒質量180~220 g。
2環境條件要求
2.1溫度
特長絲瓜耐高溫,種子發芽適溫為28~30 ℃,生長適宜溫度為20~26 ℃。開花結果盛期要求溫度更高,溫度保持在25~30 ℃,若超過32 ℃,可適當通風換氣,夜間溫度要維持在18~22 ℃,最低不能低于12 ℃。
2.2 水分
特長絲瓜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條件,在瓜類中以其最耐濕,有很強的抗澇能力。在栽培過程中,除苗期外,應始終保持地皮見濕不見干,從而充分發揮特長絲瓜的增產作用。若在缺水干旱的環境下,所結的特長絲瓜纖維多而老,嚴重影響其食用、保健與觀賞價值。
2.3光照
特長絲瓜屬短日照植物,長光照發育慢,短光照發育快。花期如陰雨天多、低溫會造成落花和化瓜。
2.4土壤
特長絲瓜根系發達,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在貧瘠地種植時,結瓜小、產量低。若栽植在土層深厚、肥力好的土壤上,則生長茂盛、產量高、品質好。
3栽培技術
3.1育苗管理
特長絲瓜的適應性比較強,育苗時間可根據栽培方式自由掌握。日光溫室育苗可在1月中下旬,大棚、地膜可適當推遲,露地栽培可用地膜于3月中下旬—4月上旬進行育苗。
特長絲瓜育苗時要選擇飽滿、顏色新鮮,發芽率達80%以上的當年的新種子。由于特長絲瓜種皮較厚,種殼堅硬,難以吸水,不易發芽,因此在播種特長絲瓜前要進行浸種催芽。具體方法為:將種子用紗布包裹好,在10%磷酸三鈉中浸泡20 min后用清水沖洗干凈,于55 ℃水中浸種10 min并不停攪拌,然后溫度維持在28~30 ℃恒溫條件下催芽,每天早晚用溫水淘洗,1~2 d種子露白后播種。
特長絲瓜苗期育苗基質選用按一定比例混合的蛭石、草炭、珍珠巖,并摻加適量有機肥及多菌靈。裝缽后放好并澆透水,每缽平放1粒已萌芽的種子,蓋細土1 cm厚。苗床覆蓋塑料膜保溫保濕,出苗后看氣溫情況可揭去薄膜,有2片真葉后可去掉覆蓋物。幼苗3葉1心時可定植。露地直播可催芽后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種。
3.2整地定植
特長絲瓜宜選擇保水力強且肥沃的土壤栽植。栽前深耕曬土,精細整地,每公頃施精致有機肥22 500~30 000 kg,使土壤疏松,利于根系發育。耕翻、整細、耙平,做高壟或高畦定植。一般在幼苗3葉1心時定植,每穴1株,株行距為60 cm×80 cm,定植時選擇優質苗,且需帶基質栽植,以保護根系不受損傷,利于緩苗。定植后及時澆水,要一次澆透,切忌大水漫灌。以后可視土壤墑情和天氣情況再澆緩苗水。
3.3田間管理
3.3.1肥水管理特長絲瓜莖蔓生長量大,結果多,需水、肥量也多。如果肥水供應不及時或不足就易引起落葉落果;相反施肥量過濃過多,又會造成營養生長過旺,影響生殖生長。一般在定植后澆定植水時,追1次肥,以后隨著秧苗的生長可每隔7 d追肥1次,當開始結瓜后,必須加大施肥量,以滿足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對養分的需要,通常每采收1~2次,追肥1次。追肥最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精致沖施肥或N、P、K三元復合肥,配合葉面噴施0.4%~0.5%的磷酸二氫鉀。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特長絲瓜本身性喜潮濕,絲瓜葉片大,蒸騰量大,開花結果多,總需水量也較大,特別是在干旱時期,必須及時灌水才能保證多開花、多結瓜、結大瓜。一般在無雨情況下,在特長絲瓜結果期間每隔5~7 d澆水1次。水要澆得均勻一致,切忌大水漫灌。雨天要及時排水,以防積水影響植株生長。
3.3.2搭架整枝特長絲瓜是蔓生植物,生長茂盛,分枝能力強,且瓜條較長,所以需要搭棚架。當瓜蔓長超過30 cm時,要及時綁蔓、引蔓上架。在絲瓜蔓上架之前,要注意隨時摘除側芽,將蔓引到架上,要及時綁扎,松緊要適度,使莖蔓分布均勻,提高光能利用率。當莖、蔓爬到架上部后,便不需要再綁蔓,但架子插的要牢固,以免結瓜時由于質量增加或遇大風造成塌棚,影響觀賞及產量。
特長絲瓜的主側蔓均能開花、結果,并能連續結瓜,陸續采收,但為了提高絲瓜的產量和質量,要及時進行整枝打杈,及時摘除過多或無效的側蔓,使養分供給正常發育的花和果實。一般主蔓基部0.5 m以下的側蔓全部摘除,0.5 m以上的側蔓在結2~3個瓜后摘頂。特長絲瓜的雄花發生早而密,花梗長且粗,為了減少養分和水分的消耗,可適當留下一部分雄花供授粉用,而將多余的雄花花序及早摘除。進入盛果期后,要及時摘除一部分枝條、老葉、黃葉、過密過多的葉以及畸形幼果等,以利于養分集中,促進瓜條肥大生長,以提高觀賞度及果實品質。
3.3.3病蟲害防治特長絲瓜的病蟲害發生較少,蟲害主要是預防蚜蟲、潛葉蠅,可用1 000倍液特滅蚜虱防治蚜蟲,800倍液斑潛靈或愛福丁防治潛葉蠅。病害主要為白粉病,可用600~900倍液世高進行防治。
4采收及留種
4.1采收
特長絲瓜作為菜用,主要食用嫩瓜,所以進入結瓜期后,要及時采摘。絲瓜在肥水條件充足溫度適宜的條件下,果實發育很快,一般25~30 ℃時,花后7 d左右即可采摘。采收過遲則纖維化,瓜質老化,嚴重影響食用。一般情況下,從開花到商品瓜成熟約需10~12 d。當果梗光滑稍變色、茸毛減少、瓜身飽滿、皮色呈現品種特性、果皮柔軟時便可采收。初收期隔1~2 d采收1次,盛收期則每天采收1次,收瓜時應輕摘輕放,忌受震動和支壓。采收時,用剪刀從果柄上部剪下,注意不要剪傷枝蔓,以免影響產量。特長絲瓜不耐貯運,常溫下一般只能保持1~3 d,因此采收后應立即上市,以免影響商品瓜的品質。若上市不及時,可浸泡在涼水中1~2 d仍能保持外形色澤和品質不變。
4.2留種
一般絲瓜留種以根瓜為好,根瓜結果早,生長期長,種子飽滿,其后代生長快,結果多而早。但特長絲瓜的根瓜會因接觸地面而腐爛,因而特長絲瓜留種以剛上棚處所結的絲瓜作種為宜。特長絲瓜種瓜應選擇具有本品種形態特征、果柄肥大、果形正的瓜作種。選定后作好標記,待果實外表枯黃,硬化時采收。特長絲瓜因近果柄處種子發育不良,而頂端的種子多而飽滿,所以特長絲瓜在采收后,應剪去頂端,剝去果皮,兩頭用繩子捆扎緊,掛于通風處,貯藏備用。
參考文獻:
[1] 王俊杰,朱鑫,李響.保健型觀賞蛇豆的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08(6):19-20.
[2] 馬洪英,張遠芳,郭銳.觀賞南瓜及其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06(4):39-41.
[3] 謝文軍,樊治成,呂玉澤.絲瓜主要早熟性狀的分析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2(S1):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