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述了散放養雞的補飼原則,總結了補飼管理與補飼操作的具體內容并提出了補飼中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散放養雞;補飼原則;補飼管理;補飼操作
中圖分類號:S831.4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2.019
SupplementaryFeedingofPastureRearingChickens
ZHANG Jing1, SUI Zhuo2, PAN Zhen-liang1, LI Peng1,LU Chao1
(1.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Sciences, Tianjin 300112, China; 2.Tianjin Bureau of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Sciences, Tianjin 300210, China)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of pasture rearing chickens was summarized. And the management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and the operation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were summed up, the notice items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we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 pasturerearing chickens;principle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management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operation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散放養雞以貼近自然方式,生產風味獨特、品質優良的天然、綠色肉蛋產品,深得消費者的青睞[1];但人們普遍有一個錯誤觀點,認為散放養的雞不需要補飼,任憑雞只自由野外覓食便可滿足雞只的營養需要。這是一種錯誤的主觀臆斷,生產實踐表明,規?;⒎硼B的雞群要想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必需要對雞只進行補飼[2]。
1補飼原則[3]
1.1因雞而異
人們散放養雞目的不同,有人是為了產蛋,有人則是為了育肥,不同的雞群有不同的營養需要,要采用不同的飼喂方案;同樣是為了產蛋,引進選育品種雞和地方品種雞的自主覓食能力相差很大,并且產蛋性能也表現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飼喂方案;同一群雞在不同的生長期所采用的補飼方案也有所不同。所以補飼要因雞而異。
1.2因時而異
一年中不同季節,外界環境變化很大,植被的生長狀態也不同。通過對雞嗉囊和胃內容物的分類和分析,雞只野外采食,主要是各種昆蟲、柔嫩的植被、植物子實、腐殖質和礦物質等,大都與植被有著某種關系[4]。在我國北方冬季,野外幾乎沒有什么可以供雞采食的食物。所以補飼要因時而異。
1.3因地而異
不同的土壤地塊,土壤肥力不同;不同的地理位置,年降雨量不同,各個雞群散養地的植被生長情況肯定有所不同。只有草密才可能有蟲豐,并且植被的組成也有關系,雞只對采食的植被是有選擇性的。根據經驗,在北方一般情況下,為保護植被再生,每100㎡的草場可放養5只蛋雞,稍好一點草場可放養8只蛋雞,最好的草場也不能超過12只蛋雞,而荒漠化草場連1只蛋雞都放養不了。所以,補飼要因地而異。
2補飼管理
2.1補飼飼料的形態
補飼飼料有原糧、粉料和顆粒料3種形態:原糧,雞喜歡采食,并且浪費少,但營養價值不平衡;粉料,營養價值相對平衡,但適口性差,浪費多,特別在有風的情況下浪費嚴重,并且必需配合相應食具;顆粒料,適口性好,營養價值平衡,雞采食快,不易造成飼料浪費,并避免了雞的擇食行為,但加工成本高,每千克要增加0.1元左右成本,并且在制粒過程中維生素的效價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具體選用什么形式的補飼料,應根據各雞場的具體情況決定。
2.2補飼方案
規?;⒎硼B雞一定要補飼,僅僅依靠野外覓食無法滿足雞生長和產蛋的需要。在北方即使在外界蟲草條件最佳的6—10月份,也要適當進行補飼,而在蟲草條件最差的12—次年3月份,補飼量就幾乎等于雞營養需要的總量。補飼方案應綜合考慮雞的日齡、雞群生長和生產情況、外界蟲草資源、天氣情況等因素進行科學制定。
2.3補飼方法
每天的補飼次數建議為1次,如果每天多次補飼,雞則不愿意到遠處去覓食,而總是在補飼點附近徘徊游蕩,等待人們對其的喂飼,長此以往,雞會形成等、靠、要的依賴行為。但在刮風、下雨等極端氣候條件時,雞無法在野外充分覓食,則應臨時增加補飼次數與補飼量。
每天的補飼時間選擇在傍晚前效果最好,過早補飼肯定會影響雞的自主覓食性;在傍晚補飼時配合調教信號,可誘導雞只按時歸巢,減少夜宿舍外雞的數量。雞在黃昏前有一個采食高峰,可在短時間內將補飼料采食干凈,避免了飼料的浪費。
3補飼操作
3.1雛雞的補飼
規?;⒎硼B雞的育雛與普通籠養雞相同,雞的采食量(飼喂量)與營養需要量相同,是全額飼喂,所以不存在補飼的問題。但要考慮散放養后,雞要采食大量青綠飼料和昆蟲蟲體的特點,有目的性的在育雛后期飼料中加入青菜和青草,有條件的雞場還可添加蟲體飼料(蚯蚓、蠅蛆、黃粉蟲等),使雞的采食習性和胃腸功能得到應有的適應性訓練。但要注意,青綠飼料的添加量應有一個從少到多的逐步增加過程,以防止一次性采食過多引發腹瀉。在散放養前的最后階段,飼料中可添加50%的青綠飼料(鮮重)。
3.2育成雞的補飼
一般的散放養雞群多是從育成期開始散養補飼。由于轉群、脫溫、環境條件巨變、飼料組成性質變化等眾多應激因素相互交織重疊的共同作用,極有可能對雞的免疫力造成影響,為避免放養初期多見的應激性疾病,可在開始放養的最初10 d,在補飼的飼料或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C或復合多維電解質[2],并保持飼料配方和飼喂量的相對穩定。伴隨雞只野外采食量的增加,可逐步對飼料配方和補飼量進行調整。
在育成期要通過分群、飼喂控制、單獨補飼等多種技術手段,將全群的體重逐步調整為大致相同,基本達到本品種的體重要求。一定要注意使開產前的雞有相應的體重,杜絕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早產,早產雞所產的蛋,肯定不會達到標準,并因早產造成體衰,后期的產蛋性能肯定不好。開產前的雞體內要沉積脂肪,沒有脂肪貯備的雞是不會開產的。這時補飼日糧的配方,要根據雞群的發育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必要時要增加能量和蛋白質的營養水平。
3.3產蛋雞的補飼
一般發育正常的雞群多在20周齡左右進入產蛋期,從19周齡(或全群見到第一個雞蛋)開始將補飼日糧中鈣的水平提高到1.8%,21周齡調到2.5%,23周齡調到3%,以后根據產蛋率與蛋殼的質量,來決定補飼日糧中鈣水平是維持還是調整。
產蛋雞可依據以下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補飼量及營養水平:首先看全群產蛋率,開產后產蛋率上升較快,60~80 d內(不同蛋雞品種有所不同)達到產蛋高峰(注意散放養蛋雞正常情況下產蛋率要比籠養雞低5%~10%),說明補飼料的營養水平與補飼量適當,當產蛋率上升慢,并出現上下反復波動,有時甚至出現下降,說明在補飼或其它環節上出現了問題;第二看蛋重增加情況,正常雞的蛋重隨日齡增長而緩慢增加,當蛋重達不到本品種要求而過小時,多是管理不善,補飼不到位,營養攝入不足;第三看每天的產蛋時間分布,正常雞群在每日正午前,80%的雞都會產完蛋,如果出現下午產蛋較多的情況,多半暗示補飼有問題。
4補飼中的注意事項
4.1隨時觀察雞群情況
要根據雞群的表現靈活掌握補飼量與補飼料的營養水平。在傍晚補飼時,如果雞只表現食欲旺盛,低頭忙碌搶食與采食,可適當增加補飼量,若爭搶食不積極,可適當減少補飼量。夜間抽測雞體重情況,如體重適當增加,說明補飼營養水平適當,補飼量恰到好處;當體重增加過快時,說明補飼料中能量水平過高或補飼量過多,可適當降低補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和補飼量。
4.2根據季節變化適當調整飼料配方和補飼量
散養雞野外采食主要與放養地的植被有關,植被的枯榮和昆蟲的多寡與季節變化有關,要根據季節變化適當調整飼料配方和補飼量。散養雞蛋內在品質好,主要指標就是蛋黃顏色深、膽固醇含量低、磷脂含量高。為保證冬季所產雞蛋的品質不發生明顯變化,要在飼喂技術上做適當調整,補充適當的青綠多汁飼料、加大多種維生素的添加量、加入5%以上的苜蓿草粉是重要的三項措施。
4.3條件允許時最好采用輪牧方式
為了使放養地的植被得到充分的再生恢復,應盡量采用輪牧方式??墒褂脟鷻诨蛩芰暇W等,將放養地分成幾個區域,按計劃逐區分別放養,使植被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
參考文獻:
[1] 李英,魏中華,鄭長山.草場養禽——新型的生態產業[J].河北畜牧獸醫,2004,20(3):12-13.
[2] 李英.規模化生態放養雞 [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
[3] 張敬,江樂澤.無公害散養蛋雞[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4] 劉皆惠.織金縣林下草地雞的產業化思考[J].養禽與禽病防治,2005(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