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扼要地介紹了鮮食玉米新品種津糯206的育種思路和選育經過、品種特點、適宜區域、栽培要點及種子生產技術等。
關鍵詞:鮮食玉米;選育;新品種
中圖分類號:S513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2.033
Breeding of New Fresh Maize Variety Jinnuo206
LI Feng-hua1, LOU Chen-jun1, YANG Zhao-shun1, WU Jun-qiang1, QIAN Fang1, ZHAO Zhong-yu1, ZHANG Chun-he1, JIN Hong-ying2, SUN Yan-hui3, DONG Hai-he1
(1. Tianjin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300112, China; 2. Agriculture Bureau of Baodi District in Tianjin, Tianjin 301800 , China; 3. Agriculture Bureau of Jinnan District in Tianjin,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Idea of breeding, process of breeding, characteristic of variety and suitable area, cultivation keys an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of new fresh maize variety Jinnuo206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Key words: fresh maize; breeding; new variety
1品種選育經過
1.1育種思路
根據天津市以及全國其它地區近年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的現狀,結合當前生產上對鮮食玉米品種的需求,制定出在農藝性狀優良的前提下,主攻品質性狀的育種目標。具體目標是:(1)抗病、抗倒性強,適應性廣;(2)穗長20 cm以上,粒行數16行,粒大行直,無禿尖;(3)支鏈淀粉含量100%,皮薄、口感好,品質達到國家審定一級標準;(4)自身生產力高,制種容易,產量高,種子生產成本低。
1.2選育程序
津糯206是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玉米中心,于2005年冬季在海南三亞以自選系JN1為母本,J選-2為父本雜交育成。2006年所內一年產比試驗,2007年進行復比試驗,經產量、食味品質、抗性等綜合評定入選,2008年參加天津市鮮食玉米區域試驗。
母本JN1為熱帶玉米糯白338經海南和北方連續自交6次選育而成。父本J選-2選自東北農家品種黃粘玉米,群體混粉后經海南和北方連續自交6次選育而成。父母本的選育方法類似,具體選育方法以母本為例進行詳細介紹。

2002年冬海南三亞以糯白338為基礎材料(S0),種植150株,種植密度為5萬株/hm2,選株自交100株,根據田間表現收獲時取得60個S1穗行。2003年北方將S1穗行在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試驗圃、天津靜海試驗基地種植,每個穗行種植1行,每行16株,種植密度為5萬株/hm2。農作物研究所試驗圃進行套袋授粉,靜海試驗基地作為異地鑒定點,只進行觀察,不授粉。每行選擇優良單株自交8穗,秋季根據豐產性、抗病性、結實率等進行綜合評定,根據兩個地點的表現,按10%的選擇壓力,選留6個穗行(家系),每個穗行選留4個果穗,共獲得24個S2穗行。2003年冬季將 24個S2穗行繼續在海南以相同的處理方法種植加代,收獲時獲得4個家系的12個S3穗行。2004年S3繼續自交,獲得3個家系的8個S4穗行。2004年冬S4海南繼續加代,獲得3個家系的6個S5穗行。2005年北方S5繼續加代獲得6個S6穗行,按家系進行編號JN1、JN2、JN3。2005年冬與父本的J選-1、J選-2、J選-3、J選-4四個系,按照格子方組配法進行組配,共配制12個雜交組合。2006—2007年進行產比試驗。
選育程序圖示如下:
2品種的特征特性
2.1農藝性狀
津糯206幼苗綠色,葉鞘紫色。主莖葉片數22,株高237.2 cm,穗位113.4 cm,株型半緊湊。花絲淺紅色,籽粒黃白色。出苗至采收83 d。穗長21.6 cm,穗粗4.7 cm,粒行數14~16,不禿尖,長筒形穗。抗病、抗倒性強,活稈成熟。
母本JN1自交系拱土能力強,易抓苗。葉鞘綠色。株高205 cm,穗位90 cm,葉片數22,花藥黃色。穗行數14,筒型穗,穗長14 cm,白軸,籽粒硬粒型,白色糯粒,百粒質量24 g。抗病、抗倒性強。
父本J選-2自交系苗期長勢旺,早發性好。葉鞘紫色。株高168 cm,穗位76 cm,葉片數19,花藥黃色。近筒型穗,硬粒型,黃色糯粒,穗長12 cm,穗行數16。抗病性強,稈強不倒。
2.2抗逆能力
天津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津糯206中抗絲黑穗病(13.3%),中抗黑粉病(11.8%),抗大、小斑病;田間自然發病鑒定為高抗黑粉病和絲黑穗病,抗大小斑病。適應性廣,溫光反應遲鈍,播種期不受時間限制,只要熱量條件允許,可隨時播種。
2.3品質
種皮薄,香糯可口,口感好,品質1級。經天津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支鏈淀粉含量100%。鮮食和保鮮加工均可。
2.4產量表現
2006年作物所試驗圃進行產比試驗,鮮果穗單產16 264.4 kg/hm2,比對照津鮮糯101(11 773 kg/hm2)增產38.1%,列所有60個參試組合的第1位。2007年在武清、寶坻、小南河進行適應性鑒定,3點次平均單產12 048 kg/hm2,比對照津鮮糯101(10 023 kg/hm2)增產20.2%。經2006和2007兩年小批量試種,該品種表現出高產、抗病、抗倒、耐瘠薄、外觀品質優良,糯性強,口感和風味好等特點。
2008年參加天津市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平均單產鮮穗12 967.5 kg/hm2,在22個參試糯玉米品種中列第10位,比對照津鮮糯101增產 8.8%。試點品嘗鑒定結果:四個試點達到一級標準,一個試點達到二級標準。
2.5適宜種植區域
津糯206適宜在黃淮海和東北、華北等種植墾粘1號和京科糯2000的地區種植。
3栽培技術要點
整地前施足有機肥,整地要細致平整,確保苗齊苗壯,保證果穗成品率。播種密度4.5萬株/hm2較適宜,超過5萬株/hm2會出現果穗變小、成品果穗率降低的現象。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施足底肥,加強田間管理,喇叭口期加強玉米螟防治。
4種子生產技術
隔離區嚴格要求周邊300 m以上沒有玉米種植,否則達不到純度要求。父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1∶4,為延長父本開花時間,提高母本結實率和制種產量,待父本發芽后間隔3 m左右適量補種1~2穴第2期父本。母本種植密度6萬株/hm2,父本5萬株/hm2。要嚴格進行母本去雄,最好是在母本雄穗剛剛露頭時將母本雄穗帶1~2片葉去除。為保證純度,將母本小株、弱株割除,防止其散粉。待授粉結束后,割除父本,以增加通風透光性,提高種子飽滿度和產量,同時可以避免由于父本造成的機械混雜現象,提高種子純度。由于蜜蜂等昆蟲傳粉的影響,在母本果穗上往往出現少量的非本品種(普通玉米)籽粒,在脫粒前要人工剔除,保證種子純度。
參考文獻:
[1] 李鳳華,董海河,楊兆順,等. 黃早四類群玉米自交系吉853的改良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6,12(2):24-25.
[2] 李鳳華,董海河,趙忠宇,等. 玉米新品種津糯201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天津農業科學,2006,12(4):11-12.
[3] 李鳳華,楊兆順,錢芳,等. 玉米新品種津259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天津農業科學,2008,14(2):41-42.
[4] 李鳳華,楊兆順,錢芳,等. 春播玉米新品種津單6號的選育[J].天津農業科學,2008,14(3):23-24.
[5] 錢芳,樓辰軍,劉均平,等. 夏玉米津單9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天津農業科學,2008,14(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