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述天津地區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生情況,為害癥狀及傳毒特點。通過PCR分子檢測技術鑒定為番茄黃化曲葉病毒。提出以抗病品種和培育無病壯苗為基礎,采用播期避病、治蟲防病的綜合治理措施。
關鍵詞: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發生情況;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6.412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0.02.014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 TYLCV) in Tianjin
HAO Yong-juan1,WANG Wan-li1,JIN feng-mei2,LIU Chun-yan1,HUO Jian-fei1,XU Wei-hong1
(1. Tianjin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Tianjin 300112, China; 2. Tianjin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Occurrence ,damage symptoms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 TYLCV) in Tianjin were briely introduced. TYLCV was identificated by PCR.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resistant cultivar and proper seedling nursing, adjusted seeding time and combined pest control measures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occurrence dynamics; control measures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是一種毀滅性的番茄病害。2002 年中國臺灣地區番茄上暴發了由煙粉虱傳播的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2005 年秋,該病害首先在廣西番茄主產區百色市田陽鎮大面積暴發,2006 年在上海、江蘇和浙江等地也相繼發現了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之后迅速擴展至廣東、云南、福建、重慶、安徽、山東、河南、河北、遼寧和北京等地[1]。該病毒病正在中國由東向西、由南向北迅速擴張。天津地區保護地蔬菜,番茄為主栽品種,近兩年發展越冬茬番茄較多,2009年秋冬季保護地也發生了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為此,我們對該病在天津地區的為害狀況進行調查,并制定了防治對策。
1天津市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生與危害
2009年秋冬季天津西青區楊柳青鎮,武清區河北屯鎮,寶坻區方家莊鎮、大白莊鎮、石辛莊鎮,薊縣侯家營鎮、別山鎮,靜海西釣臺、良王莊鎮,寧河岳龍鎮等均發生程度不等的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調查中發現,由于天津地區2009年7—8月雨水較多,秋延后番茄CMV及TMV引起的厥葉型、花葉型較少;秋延后栽培的番茄7月上中旬定植,很少見黃化曲葉病毒病;越冬茬番茄8月中下旬定植,黃化曲葉病毒病普遍發生,黃化卷曲嚴重,植株矮小;9月中旬定植,該病毒發病較輕;10月定植該病很輕。番茄黃花曲葉病可導致減產10 % ~50 %,部分重病棚甚至絕收,嚴重威脅了保護地番茄生產。
2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為害癥狀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主要由煙粉虱傳播,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現生長遲緩或停滯,節間變短,植株明顯矮化,葉片變小、變厚,葉質脆硬,葉片有褶皺、向上卷曲呈杯盤狀,植株頂部似菜花。葉片邊緣至葉脈區域黃化,植株上部葉片癥狀典型,下部老葉癥狀不明顯,后期表現坐果少,果實變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期的果實不能正常轉色[2]。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尤其是在開花前感染病毒,果實產量和商品價值均大幅度下降,嚴重時造成的損失可達100%。
3傳毒特性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是由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侵染所致。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屬于雙生病毒亞組Ⅲ[3],是一類粉虱傳播的雙生病毒。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生與番茄的播期有關,番茄苗期和開花初期對番茄黃化曲葉病毒極其敏感,在開花以前遭受病毒侵染,造成的危害極其嚴重,而結果期受感染,發病則輕、危害較小。煙粉虱是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主要傳毒介體。獲毒后可終生傳毒,但不經卵傳播[2]。大棚內病毒株呈明顯的傳染性病毒分布,而且低密度的煙粉虱仍可導致病毒的擴散與流行。如果苗期和開花初期煙粉虱的蟲口密度大,黃化曲葉病毒則可能嚴重發生。保護地蔬菜生產面積大,茬口安排緊湊,為煙粉虱提供了大量的越冬和繁殖場所。隨著氣候變暖和煙粉虱適應能力不斷增強,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為害必將越來越大。
4天津市番茄黃化曲葉病病原鑒定
分別采集靜??h西釣臺村越冬茬的“勝依娜”、薊縣侯家營鎮越冬茬的“庫粉”、寶坻里自沽農業觀光園的櫻桃番茄、寶坻區方家莊鎮馬營村越冬茬的“凱瑞”的典型病株的葉片,提取總DNA, 比較GenBank中已報到的煙粉虱傳雙生病毒DNA序列,根據其保守序列,設計了1對引物,進行PCR擴增。結果表明,4個樣品均可檢測出擴增條帶,擴增序列大小為575 bp。對所測的DNA序列進行同源性比較,與山東、安徽等地的番茄黃化曲葉病毒同源性為95%以上。因此,天津地區感染的病毒確定為番茄黃化曲葉病毒。
5防治對策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的防治策略是明確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的發生規律和傳毒介體的傳播特點,采取以預防為主,全程監控。在無抗病品種的前提下,以培育無病健苗為基礎,重點防治煙粉虱,了解天津地區煙粉虱的種群動態,調整育秧期和定植期,抓住苗期和花期兩個關鍵時期的綜合防治。
5.1選用抗病品種
利用抗病品種防治TYLCV是最為經濟環保有效的方法[5]。生產上應用的抗病品種很少,報道的抗病品種有先正達的紅果番茄齊利、迪利奧、莎麗、拉比及粉果品種迪芬尼,瑞克斯旺的73- 516、74- 587、串收番茄74- 112 等[6]。在寶坻區方家莊鎮的一個品比試驗棚內發現較大果型櫻桃番茄抗病,齊爾曼較抗病,引進的美國品種大番9、大番12較感病。
5.2播期避病
番茄定植期盡量錯開煙粉虱的活動高峰期。天津地區露地番茄上煙粉虱自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活動高峰期;早春5月下旬棚內數量開始增多持續至春茬拉秧;夏秋季8月中旬棚內數量增多,隨著氣溫下降,煙粉虱活動減弱。越冬茬番茄延遲定植期可以減輕病毒的侵染。
5.3培育無病蟲苗
該病毒在苗期敏感,容易被侵染,育苗期每隔7~10 d天噴灑防治煙粉虱的藥劑,做到少發病或不發病。苗床要與生產田分開,徹底清除苗床周圍雜草,苗床土壤要進行消毒處理,以減少毒源。育苗棚用0.28~0.45 mm防蟲網隔離,避免苗期感染;每667 m2苗床懸掛45 cm×25 cm黃色粘蟲膠板10~15塊,誘殺煙粉虱。
5.4實行輪作換茬
發病嚴重地塊要與茄科以外的其他作物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以降低煙粉虱種群發生量。如換茬種植芹菜、生菜、菜花等,避免間套作和連作,減少毒源,減輕病毒病的發生。
5.5加強田間管理
高溫干燥容易發生病毒病,長勢過旺和土壤干燥的田塊發病較重。推廣配方施肥技術,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有機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盡量保持田間濕潤,做到不旱不澇,適時放風,避免棚內高溫,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發現病株及時清除,深埋或者焚燒;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殘枝落葉,減少蟲源。懸掛黃色粘蟲板,通風口、門口設0.45 mm的防蟲網。
5.6重點防治傳毒介體煙粉虱
苗期與花期是防蟲抗病關鍵期。苗期及移栽前后,煙粉虱傳毒活躍,藥劑防治要隔5~7 d藥劑防治1次,連續3~4次。坐果后,應加強化學防治,減少相臨田塊之間的煙粉虱遷飛,每隔7~10 d防治1次,藥劑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撲虱靈、阿克泰、甲基阿維菌素等。定植后開始噴施化學藥劑預防病毒病,可選用病毒A、植病靈、菇類蛋白多糖、鹽酸嗎啉胍·銅、寧南霉素等,并注意輪換使用。噴藥時水量要大,均勻噴透葉片正反面。施藥在早晨或傍晚,避免晴天中午噴藥。
5.7加強宣傳
讓基層的技術推廣人員和菜農了解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認識其危害,加強防范,治蟲防病同時進行。
參考文獻:
[1] 龔一帆.威脅番茄生產的新病害-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J].中國蔬菜,2009(21):1-4.
[2] 楊金明,姜飛,馬秀玲,等.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生流行規律及其綜防措施[J].中國植保導刊,2009(5):28-29.
[3] 劉玉樂,蔡建和,李冬玲,等.中國番茄黃化曲葉病毒——雙生病毒的一個新品種[J].中國科學,1998,28(2):148-156.
[4] 李艷紅,戴率善,劉宗泉,等.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生程度影響因子分析及防病措施[J].中國蔬菜,2009(9):24-25.
[5] 國艷梅,杜永臣,王孝宣,等.番茄黃化卷葉病毒病(TYLCV)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9,11(5):30-35.
[6] 孫作文,楊進緒,張美珍,等.山東省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的發生及其防治[J].中國蔬菜,2009(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