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涼州詞唱瘦的絲綢古道

2010-01-01 00:00:00劉梅花
飛天 2010年3期

涼州寶卷·古驛道上的一根白發

卷從下午就開始念起了。打頭念的,必定是《四姐卷》,或者是《紅羅卷》。這兩樣卷村子里比較喜歡,或者是說卷本是自家的念起來比較方便。

別的卷本村子里是沒有的。若念,必定得從別處借來。當然,老人們不說借,說的是請。想必請卷時心情是多么的虔誠啊。但是,畢竟是別人家的東西,又是極珍貴的,不是說想請就能請到的。

自己村子里,這兩本卷不是屬于誰家的。不過只有這兩本,所以常常拿出來念了。兩本卷都舊舊的,被日子啃咬得很滄桑,留下一道道指紋碾過的轍印兒。

念卷的人有兩三個,也不是什么老先生。村子小,老些的人不識字,念不成卷。只有馮家的兄弟們上過初中,又跟著山里的師傅念過卷,所以他們念卷責無旁貸。

念卷可不是念念就行了。不要伴奏,但曲調是很美麗的,千回百轉,清唱。有說白,有唱腔,清清爽爽,一個本子一個人,拿下一臺戲。

涼州來的曲兒匠念的味兒比較醇厚:“哎……莊莊子出去是坡坡子,坡坡子上去是梁梁子,梁粱子下去是河河子……”聽清了,尾音都有個“子”。這不是卷本要求的音律啊押韻啊之類的。“子”在方言里有小的意思,親昵,但有些輕視。卷本是來自涼州的,涼州是個建立過皇朝的大地方,所以看別的地方都小呢。那么,故事的淵源處必定是個小地方了。

涼州腔咬字比較硬,瓷實,不拐彎,直戳戳的拽。那唱腔不是唱出來的,簡直是喊出來的,入耳是震撼的撕裂感,嗆入肺腑。沒有哪種方言能如此的霸道,陽剛,豪爽。一個字就砸出一個坑來。漢語言的含蓄,在涼州方言里并不存在。至少,它糅合了少數民族語言的某種味道。

這樣,方四姐就挑著一擔水棲棲遑遑出場了。好比黛玉扛著花鋤一路吟唱出來。黛玉是仙骨的女子,好似不食人間煙火,清雅到了極致。方四姐是煙火氣息里熏出來的苦命女兒,親切,心疼,叫人憐憫得不行。四姐兒被曲兒匠一個字一個字的從書上摳咬下來,哭哭啼啼。

雨蒙蒙的下罷了,雪又灑灑飄來。這方四姐的婆家,好像用水很不節約。挑水成了四姐兒一年四季最主要的事業。單單薄薄的女孩兒,唱了許久,還是哭哭又啼啼。

卷本的作者定然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寫好人,好得佛祖一樣慈善,灼灼閃光。說壞人,壞得淌水壞得發霉。鄉里不說壞人,說惡人。四姐的婆婆,大名鼎鼎的俞妖婆,就是個惡人。惡得讓人崩潰,常常想把她從卷本里摳出來狠揍一頓出出氣。

卷本雖有刻本,但極少。很多卷本都是一代一代手抄的。但凡抄書的人,又多少有些文采的,便要把自己的一些思想加進卷本里。所謂的文長武短就是這樣的。

教武的人,總怕弟子將來超過自己,有朝一日束縛不了被一拳打死,總也藏著捂著丟下幾招不會全教給你的。十招里教你七招算不錯了。所以代代傳下來,武就短得抓不住了。土門子自古是絲綢之路上的武術重鎮,到現在,你找不到幾個會武的,真的。文則相反。一個卷本被抄上十遍,本本就有了變化,細節絕對可以加上去的。所以卷本愈來愈長,長得還收剎不住了。

也所以,四姐的婆婆就惡得很有道理了。四姐挑水的木桶,是一種沾水就變沉的笨木頭做的。可以想象,肯定又厚又重。為了怕四姐一路歇氣兒耽擱功夫,木桶是尖底兒的,不能平放在地面。這樣,她擔了水就不敢停。她敢停下來,水就敢嘩嘩的潑完。

村莊在冬陽里暖洋洋的倦著。滿屋子的人,豎起耳朵,辨別書本里怨恨的世界。誰有誰布置的場景。盡管聽了很多遍,盡管聽到的故事情節是一樣的,但每個人心中的布景是不一樣的,四姐也是不一樣的。

四姐的婆婆俞妖婆,一定是丑丑的。那么壞的一個人,誰也不會把她描述得美麗一些。至于穿的呢,一定也是闊闊的,壞人一般比好人有錢。

現在我想,一個還算有錢的男人,面對又丑又潑的老女人,還任憑她作踐兒媳婦,要么是懦弱不堪的,要么是這老女人有些人所不知的妙處的。不然,憑什么呢?萬惡的舊社會,休個妻子還不是跟脫件衣裳那么容易么。

曲兒匠唱到難腸處,一臉凄惶,聲音也跟著哽咽。到了道白處,一腔正氣,又激烈起來。把一個潑女人-限到牙巴骨咯嘣咯嘣的響。

當然,這是封建社會對女人的蔑視。但壞男人也不是沒有,也壞得入木三分。相反,賢良的女人還很多。這是卷本的老實之處。不像《水許》,找不到一個好女人。

可憐的四姐,躲進每個人的心里,瑟瑟的抖。她頭發散亂,面黃肌瘦,衣衫單薄,渾身傷疤。聽眾恨不能脫下自己的衣衫披到她身上去,恨不能每人哈出一口熱氣呵護她,保護她不被折磨死。

卷本一開場,就注定了她凄惶的命運:“大麥小麥上了場,害得凹姐心膽寒。叫聲奴才你聽言,你在家里沒活干……”

有一段日子,我突然很想寫點像小說的東西。待寫出來一看,愛憎那個分明啊。后來仔細琢磨,打小就把一些卷本的爛熟于心間。待現在寫東西時,那些沉淀的思維模式就竄出來,溜到筆尖。不禁笑了許久。

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其中必定還摻雜神明的最化。卷本的故事不一樣,但主題基本不變。懲惡揚善是卷的精髓所在。其實人活著有些懼怕才好。對神明的敬仰,就是對大自然的敬仰。

還有一些禁忌在故事里轉采轉去。小孩在路口大小便了,便害眼疾。撕了人家的臉面,出眼釘。誰家女人坐了月子,忌門七天。背后搗了人家的閑話,舌疾。如此等等。聽罷卷,莊戶人家說話行事,總有幾分小心。時不時的,拿卷本里的故事參照一下。

這不是多壞的事。至少,我在那個村莊生活了十年,莊鄰們吵架是有的,但打架很少見。至于打殘,發生命案,周圍幾十里一次也沒有聽見過。文化就是思想,思想可以管束行為。

看看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大白天,搶劫,殺人,逃竄。電視臺懸賞追兇。一條街人心惶惶。因為沒有懼怕無所顧忌,行兇者才如此猖狂。因為沒有對神明的敬仰,人心都空落落的。旁觀者冷眼旁觀,死的兀自死去,逃的兀自逃去。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情與道德。有時候,救人一命很簡單,但很少有人去做了。

傳統的文化肯定有存在的理由,現實的快餐式的未必都是好的。

我們仔仔細細的可憐著四姐。

四姐挑來兩桶水,立在院子里,顫顫兒喚一聲娘。娘有個毛病,只肯吃她扁擔前面的一桶水。后面的那桶,拎起來潑了。臟。

為什么要潑掉呢?留下來洗洗衣裳也好啊。

每唱到此處,我都要反復用力的思索。我是個壞脾氣的人。我的想法是,四姐真老實。一路上可以換肩啊,前面的桶換到后面,后面的倒換到前面。回家后,婆婆無論吃哪桶水,都是屁股后面晃蕩過的。再或者,吐幾口唾液算了,吃哪桶都是摻了口水的。

可是四姐不啊,四姐在卷本里小促了一會兒,又去挑水,哭哭又啼啼。想起我的親娘啊,心里顫。

每本卷里都有說不盡的難腸。像一只雀兒,這些難腸在聽者的感情里打出一個窩,安放它的一窩蛋,然后,等我們孵化一窩辛酸一窩眼淚。

四姐還是孝順公婆,不反抗也不咒罵,頂多眼淚疊疊。擱如今,不反抗你過不上好日子。可是在卷本里,不反抗就是積德,吃虧就是積福。因為老天是長眼的,佛祖是會幫你的。

四姐的滴滴淚珠,慢慢滲出卷本,涸開在我們的眼睛里。她在卷本里喚一聲親娘啊,誰的心里都咯噌一下。她的辛酸,腐蝕著聽者的心境。她的小丈夫,懼怕于母親的家法,無法保護妻子,內心如針刺。你愛著的人,卻無力保護她,心都碎了。

村子小,如果涼州的曲兒匠不來,本村就入鄉隨俗的念了,節省了念卷前的漱口凈面,洗手焚香。馮家的兄弟們一人一段換著念,不急不躁,少了涼州腔,卷變了一種味道,綿軟,幽怨,卻依然酣暢淋漓。

泥土的莊戶院墻,大口地啜飲陽光的汁液。和卷本里的種種不幸相比較,莊戶人家覺得自己活得多么實在幸福。有一種福氣叫平安啊。一本本卷,濃縮的世界。莊戶人家把心探進這個場景里,小心地打探上古年代里的日子痕跡。

《四姐卷》,《紅羅卷》,等等的卷們適合在冬月天里隨便念。若是正月里,就一定要到涼州請來佛教的卷本,畢恭畢敬,敬香漱口,在有老人的人家連念幾場。為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新的一年里消災祛禍,平安健康。你念了卷,佛祖知道你心誠,就會護佑的。卷音一起,佛心自會知曉。

大約在我剛剛能夠寫些東西時,丈夫說,有時間了我去老家給你搜羅些卷本來,那是寶貝,將來你寫寫這方面的東西。說完,一臉紅光,很期待地巴望我贊揚他的主意。可是我那時還很年輕,根本不把他的話當回事,只是淡淡地說,老古董了,誰還稀罕呢。他的目光在瞬間就黯淡下去。臉色灰白了起來。好像他內心的一盆火燃過了,灰燼滲出了皮膚。

至少二十年沒有聽到念卷了。老家那邊也許還有人家藏著卷本,也許一本也沒有了。我們的方言里把扔掉叫做刷掉。我們刷掉了很多我們認為沒有用處的古董,刷掉了那個哭哭啼啼的方四姐,刷掉了女孩兒們的愛情和傷心。我們曾今覺得她們多么的沒用,她們也一定覺得我們多么的膚淺功利。

日子像一輛老破車,哐嘡哐唑地在鄉村土路上顛簸著。一回頭,人已不是當年的人了。卷本離我們絕塵而去。就算有,誰會原汁原味地念出來呢。

陪過我們整個童年少年的卷本,現在稱為寶卷。寶卷背著它的唱腔、道白,背著它的勸善戒惡,背著它的傳統文化,走遠了。它是古驛道的一根白發,被歲月拾進流失里。留給我們的,只有稀薄的一點點場景。

紅羅卷·蓮花落

卷念到激情處,自然要打個蓮花落。

念卷者起一句,卷場子里聽眾都齊聲和一段蓮花落,接后音,助音勢。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互動了。起到烘托氣氛的效果。

蓮花落呢,大約就是卷本里的插曲。漫漫的故事情節在徐徐展開,蓮花落適時的打起又落去,清風刮過一樣多么的妙曼。

你想啊,卷正念到傷情處,聽眾淚水盈盈。突而唱腔一轉:“佛哩佛哩蓮花落呀……”一場子的人都含淚齊聲附和:“佛哩佛哩蓮花落呀……”多么的哀怨悲切。這是鄉土藝術的魅力。

蓮花落據傳是伍子胥落難時所唱的乞討歌,調子極是悲戚。落難了么,肯定心里難腸。后來蓮花落一般是破落的大戶人家子弟乞討時唱的曲子。不過我想別的乞討者唱唱也無妨,難道誰想追討版權不成么。

古人真是風雅,乞討都要唱支曲子道明原委的。他乞討有乞討的風度,也算是乞討的文化。不像現令的乞討者,要么一聲不吭撲通跪下,要么重復一句:“行行好吧,可憐可憐……”

我覺得乞討者真的不必下跪。那一跪下去,人的尊嚴就矮下去一截子了,多么的辛酸。乞討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一種羞恥。要是能活得下去,誰會低下自己的頭顱呢。一直很敬重行善者,無論多么微薄,都說明你的仁義善良。打小聽卷本里就是這么贊美的,留下烙印了。

我們看看這段蓮花落的唱詞:

“我本不是討飯的人呀,只因天災硬逼人呀,佛哩佛哩蓮花落呀。冷予打了莊稼呀,大水淹了我家園呀,佛哩佛哩蓮花落呀。冰湯殘飯別喂狗呀,給我窮人壓個饑呀。佛哩佛哩蓮花落呀……”

你聽他這么唱著,有沒有拒絕的理由呢?

這最柔軟的弱,爬滿了心間,慢慢地涸浸到了卷本里,衍生為一種插曲。唱到悲切處,打個蓮花落,眾人目光水淋淋的。唱到盡興處,也打個蓮花落,散散氣兒,鼓鼓勁兒。

比如白鸚哥盜桃的卷本里,鸚哥給重病的娘老黃鸚偷個櫻桃被張三婆子逮住作踐。鸚哥骨氣硬,張嘴就罵:

“張三的婆子愛銀錢咿呀,

死了變上個黃牛在陽世三界呀,

苦到兒老來,把皮剝呀,

牛皮拿到皮房里把皮條做呀,

皮條兒勒到光棍的腰呀,

贏上一個銅錢兒來穿上咿呀……”

念卷者尾音落去,“佛哩佛哩蓮花落呀……”接起來,氣氛熱烈,每個人心里那個痛快啊,把個伶牙俐齒的鸚哥默默夸贊上一遍。

卷本的重頭戲以悲戚為主,結尾都是圓滿的,受了苦的人死去的一定要讓活過來享福。自古窮人難活,就在卷本的尾聲里要享個福,不然連個希望都沒有了。

多半的情節,都是戚切切的。如果曲兒正聽到酣暢處,看大家眼淚汪汪,你突然嘿嘿一笑,說這是假的,胡編的,動什么感情?那么,一屋子的腳片子會將你卷到門外面去。該干嗎干嗎去,聽什么卷。

有時,開卷也要打個蓮花落。蓮花落收去,紅羅卷里的主角楊海棠就咚咚鏘鏘出場了。

楊氏要去二郎廟,向二郎爺求兒子。二郎爺就是二郎神,動畫片里挺陰險的那個家伙。我現在的想法是,求子么,要到娘娘廟里去的,女神仙畢竟慈善些。跑到一個男人家的廟里去求,是個什么想法呢?

“這一座廟門往南開呀,年年月月進香者來呀,二郎爺蓮臺上坐呀,上香磕頭求保佑呀……”

到底楊氏是生了個兒子,叫花仙哥。楊氏那個感激啊,就為二郎爺繡了一件絕美雅致的紅羅錦袍。

窗外呼呼地刮著北風,滿場子的人都伸長脖子,聆聽楊海棠的快樂。她快樂,我們也快樂:“鑰匙幺嚓瑯瑯響呀,打開那針線箱呀,取出一匹紅錦緞呀,五彩的絲線繡呀……”

紅羅袍子繡好了,巧奪天工的美。獻給了蓮花臺上端坐的二郎爺。

楊氏為什么一定要繡件紅羅的袍子給二郎神呢?獻些貢品表表心意就行了么。人家是神仙,什么好東西沒有,還稀罕一件紅袍子呢。世上的事,還是簡單些更好,弄那么隆重干嗎呢。感恩的心神已經領了,就好了么。

也或許,這楊海棠膜拜二郎神,暗戀他呢。跟今天的追星族似的。這是我現在小人之心胡亂猜測的。卷里有沒有交代繡袍的原因,我也忘掉了。聽罷卷二十年有了,哪有那么好的記性呢。不過呢,寶卷是為了規勸世人,教化人心的,不怎么主張女人有些小想法的。肯定是我的猜測了。

但是,楊氏要倒霉了。因為這件紅羅袍子。人不走運,喝口涼茶都沖掉門牙,沒辦法的事。

這件紅羅袍子那個好啊,二郎爺倒沒怎么表示喜歡。但他家里的三郎四郎五郎等等的七個郎們,都想要一件。便派鬼使把楊海棠的魂魄勾去,在二郎廟為眾郎們繡錦袍。

聽啊,這楊海棠哭了又哭,悔了又悔。她舍不下她的獨苗苗兒花仙哥啊。就是,你當初繡什么袍子啊。才藝展示招來橫禍。鄉里的俗語就說,能人是拙人的奴。

蓮花落一遍又一遍地打起,又落去。

二郎神一家也夠自私的,好像沒經歷過母子分離妻離子散的痛苦似的。你是神仙,穿袍子找仙女們繡去就是了,把人家楊氏囚在廟里,殘忍不殘忍啊。一定是那些郎們的攀比心理。不然,天上好袍子多了去了。

楊海棠哭哭啼啼:“正月里的凍冰呀三尺三厚呀,魚娃兒在水底下睡覺覺呀……八月里的月兒圓呀又圓,天上人間都團圓呀,可憐奴家獨自繡羅袍呀……十一月里下大雪呀,紅綾被兒誰給熱哩焐呀,想起花仙哥來淚汪汪呀……”

卷本一段一段地往下唱。我們一夜一夜地把心揪。唱著,念著,故事的情節就徐徐鋪開。

故事很長,我就往一起撮合一下。楊氏一繡就是漫漫的十二年。十二年當中,歲月變幻。她丈夫又娶了一房媳婦沈桂英。

紅羅卷的重頭戲,就是沈桂英如何作踐虐待花仙哥。可憐的花仙哥受盡委屈,凄凄慘慘。無盡的淚水,灑了又灑。那時節村莊里沒有一個做后娘的女人。小孩子淘氣,大人就嚇唬:不聽話找個后娘來。卷是年年念哩,月月聽哩。我們都覺得無比幸福,沒有后娘折磨啊。后娘的作踐,像蜂尾的針刺,與其說是蜇傷花仙哥,不如說是蜇疼我們的神經。

結尾,符合寶卷的基本結構,也順從聽眾的良好心愿:楊海棠繡完紅羅袍子復活了,與丈夫兒子團聚。沈桂英自盡而去,大團圓。

這個文夫真是墻頭草啊,哪邊風大哪邊倒。

當然這一切都是神靈安排的,也由不得人。寶卷的內容基本程式化,就這樣的。好人好果,惡人惡報。結局一般都是完美的,過程一般都是凄慘的。

寶卷傳抄的過程中,筆誤,錯別字,以及以訛傳訛都是無法避免的。受封建禮教的影響,時間久了,思維就雷同了。故事不一樣,布局都是一個框框。所以到后來,我們就不想聽卷了。

過了臘月,再過正月。然后,莊戶人家就忙碌起來。再念卷,又要到年底。

二十年了,心思還在村莊里,走走停停。那卷還在記憶里念呀念的,讓人心酸酸的。夢里,還打蓮花落:“佛哩佛哩蓮花落呀……”

社火·珍珠花倒卷簾

咚咚鏘鏘地,老遠就聽見鑼鼓喧天的響。這是正月里。也許是初五,也許是初六。社火剛剛起了身子。

山里的社火,聽見鑼鼓聲了,但看見社火隊還得一陣子。再走,就聽見膏藥匠的破鑼嗓子在大聲呱喊:膏呀,喂喂!吾鄉在古浪,古浪方言里喊出來就是:膏呀,歪歪!有一次跑得慢了,臉上被歪了一雞毛刷子——鍋煤子兌了牛尿,這就是膏藥。看你擠不擠。

大正月里么,凡事都得說吉利。這么些破玩意兒,專往人臉上抹,還說是膏藥,百病不生。去年到古浪縣城看社火。好家伙,人群擠得太厲害,維持秩序的膏藥匠忙得猴顛狗躥的,那個好玩。

小時候看社火,我專揀臘花姐兒看。一個個裝扮得美若天仙,衣衫絢麗養眼得不行。還有些大姑娘們懷揣秘密。臘花姐兒一般都是小伙子們扮的,她們跟來跟去在瞅對象啊。現在看社火,挨個兒看,妖婆娘,麻婆子,膏藥匠,春官老爺,高蹺子,一個個都被我翻來覆去地看。

也許翻過一道梁,你就看見社火了。鑼鼓們已經息下去,舞蹈們也沒有蹁躚。這時,你就聽見曲兒正在唱:“正月里來么是新春,百草芽兒往上升……”置身于這種氛圍里,你的血液和心情也跟著往上升。不升都不行。

“鞭炮子滴個放開特別滴個響,金鳳凰落在了墻頭上。翅膀兒一扇嘴一張,萬擔金子么萬擔糧……”調子一落下去,鑼鼓頓時大作。咚咚鏘,咚咚鏘。臘花姐兒舞姿蹁躚,麻婆子扭扭捏捏,大頭和尚色色迷迷,旱船搖來擺去。社火開始沸騰起來,膏呀,歪歪!過年的味道,就撲面而來。吾鄉的人笑話人,就說,那個慫地方的人,摳搜得過年不鬧個社火。

山路不好走,往往是跑臘花。就是沒有高蹺子。就算有,也只有二三尺高,再不能高了。但跑臘花熱鬧,人擠在一處,唱著扭著,多么的快樂。莊戶人家苦了一年,攢到過年就要好好鬧上一把。鬧一鬧,瘟病少。鬧一鬧,年景好。

若是看高蹺子,要到壩里。山里人吃的是河水,壩里人吃的是澇壩水,所以把川區叫壩里。最好的高蹺子,是土門子的。你猜有多高?踩高蹺子的腳片子在大人的頭頂晃來晃去。小時候去土門子看社火,驚奇地看他們坐在人家墻頭上,一側身,嘩啦啦把高蹺子甩進院子。扭上一番后,又呼啦啦把高蹺子甩出墻外,眨眼間又在扭又在跳,還能跺一個蹦子逗我們。

壩里平順,獅子耍得好,龍也跑得開。至于戲,我只認得紅臉的關公,黃臉的唐僧師徒,還有老帥哥諸葛亮。其他的一折子一折子的戲劇人物們。小時候統稱為高蹺子們。好像他們的腳下踩了高蹺子,幾個朝代就親切成一家人了。

去年看社火,吾友楊先是土門子的人。一個個的戲劇人物都很通曉,這個是誰,那個是誰誰誰,好像自家的親戚那么熟悉。他肯定也是踩過高蹺子的,不然還算啥壩里人呢。

那時節,別人的母親都豁出去,搶來獅子身上的一綹兒毛,給小孩們壓毛病子,以示吉利。從采也沒有人給我搶來一根,團在我的頭頂,念一念:出門不迷路,回家有飯吃。噗,吹口氣,碎毛病子都沒有了……

很多次,我就悵然地看著被拔光毛的獅子,披著光禿禿的染綠的麻袋片卸身子。

有一年正月,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抱著他看社火。獅子過來的時候,奮力地擠進去,揪下一撮金黃的毛,塞給我的寶貝。護獅子的小伙子看著我。大約驚訝母愛的力量如此瘋狂。我想我缺少的,兒子絕對不能缺少。

“六月里來嘛喲喲,熱呀難擋,磨坊里受罪的李三娘。銀牙一咬臍帶斷呀,生的一子叫咬臍呀郎……”

“三月里來嘛喲喲,三呀清明,周瑜坐帳怒氣生。打黃蓋呀罵孔明呀,魯肅在一旁戰驚驚呀……”

“正月里來嘛喲喲,正呀月正,地上的陽氣往上升,要聽曲兒的根古傳呀,這就是珍珠花倒卷簾。”

這是吾鄉有名的小調珍珠花倒卷簾,從十二月里往正月里倒卷著唱。我唱的比社火里的快,我的珍珠花早卷完了,他的還在六月里卷。慢的。

縣城占據河西走廊最險要的峽口,大名鼎鼎的古浪峽是也。也是傳說里楊家將倒取的狼虎關。至今,古浪峽還保留著許多與楊家將有關的地名沒舍得扔。掉淚崖,點將臺,七古堆彎(古堆在方言里是地上隆起的大包的意思。這里傳說楊家將假扮的七堆糧草)。

在社火小調里,斷斷是少不掉楊家將的。十個人唱十個人的悲愴:“紫馬兒上山來烏鴉展翅,紫馬兒下山來四蹄生風……”但聲音里滲透對忠臣良將的贊美:“四月里采四月八,梨山老母把山下。下山不為別的事,只為弟子樊梨花。六月里來熱難當,把守三關的楊六郎,花刀岳勝捉焦贊,翻山路過收孟良……”

年幼時問爺爺,社火是誰傳下的?爺爺說,先人唄。又問,先人是哪里來的?答,山西大槐樹唄!爺爺還說,不信,聽社火里曲兒唱的:“五月里來五端陽,糯米粽糕包砂糖。卷糕包好呀謝祖先,祖先在那山西大槐樹……”社火里唱的,那還有假。

年少時有個玩伴嘴饞,看見人家搶大肚婆婆籃子里的棗兒,自己也跟著搶一個塞進嘴里。這里頭是有個講究的,懷不上孩子的女人才去搶。這件事成了村子里的笑柄,幾乎影響她長大后的婚姻生活。可見有些講究是多么的嚴格。

爺爺最后的幾年,一直念念叨叨想當一次春官老爺,風光風光。春官老爺要選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擔當,身份尊貴,早晚要拜社火隊的祖師莊王爺。穿袍子,搖扇子,那個美氣。

可是叔遲遲不吐口,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最后,村長請了幾次,爺爺也沒能當上春官老爺。爺爺嘆了口氣郁郁地說,連李三都當回春官了。叔悶悶地回答,李三家里實在么。李三很邋遢,爺爺很是瞧不起他的。

社火卸身子的時候,春官老爺要自己出錢請社火隊吃一頓宴席的。叔精打細算過慣了日子,不舍得那些錢。那時我父親已經去世幾年,叔是爺爺唯一的兒子。爺爺一輩子最疼的是叔。

“東面個東來東面個東,東面個來了個孫悟空。我怎么知道是孫悟空?一個跟斗他無蹤影。”

“南面個南來南面個南,南面個來了個老西番。我怎么知道是老西番?牛毛褐衫身上穿。”

“西面個西來西面個西,西面個來了個冒日雞。我怎么知道是冒日雞?騎的貓兒趕的豬……”

幸好,年年可以看社火。有社火看,有肉吃,有新衣裳穿,莊戶人家覺得生活是何等的踏實愜意。

正月里才有戲看。看戲要到永豐堡去。土門子也有大戲臺,但太遠了,一般是不去的。

到永豐堡,也有二三十里的路程。我們村與騰格里沙漠毗鄰,早晚溫差挺大。尤其冬月天里,早晨那個冷啊,冷得狼老鴰都磕牙巴骨。

再冷,戲還是要看的。

從大年初二開始。清早,我穿上花衣裳,父親用他的羊皮襖把我裹嚴實,捎到自行車后座上。村子里的戲迷們湊在一起點一下人數兒,怕擠丟了。然后,自行車隊伍就浩浩蕩蕩開往永豐堡。

路上見了熟人們,也不停車子,只是大聲而匆忙地打個招呼:“看戲去呢嗎?”“看戲去了么。”車轱轆載著話音急急奔走。古浪方言味道硬,話語棱角分明,直沖沖的絕無輕軟的意思。打個招呼,就跟吵架一樣。

戲臺下早已人聲鼎沸。一個破舊的大院子里,大戲臺卻不馬虎,土木結構,煙熏火燎的古樸著,一看就很有些歲月了。爹把我托付給鄰居,自己先回家忙乎去了,戲唱罷了又來接我。

賣小-乞食的攤攤兒,貨郎擔擔子,看相算命的半仙,擠來擠去的姑娘小伙子們。印象最深的是頭巾。若是有一年流行嬌黃色,戲臺下必是呼啦啦一片嬌黃。鄉里的女人們人人包著一方頭巾的。若是流行白色呢,一片雪白耀眼。還有粉紅的一年,戲院子里桃花般灼灼。

戲的主角是從外地請來的。本地的演員雖唱得也好,但一般都是配角。有個本地的女孩在臺上扮丫鬟美麗得不行。待卸了妝,我們追來追去的看,大所失望。人很平常的,頂多不難看罷了。

去年去看一臺鄉村戲。扮演白毛女的那個女的啊,你不知道有多么的雷人。腰有缸粗,臉黑得和烏鴉有一比。她一上場,臺下美倒一片。甚至,你不能確定她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長得如此難看也不是她的錯,但出來扮喜兒就說不過去了。

你想,喜兒要長成那樣兒,打死黃世仁他都不會去搶。

戲臺是大雅之堂。就算在民間,也還是要講究些才好。我是看過大戲的人,真是不能忍受如此草率。鄉土文化快餐式得都有些粗糙了。藝術是陶冶人品行的,不能拿來就上臺。

年少時節永豐堡的戲,多么的好。釘是釘鉚是鉚,做唱念打有板有眼。再外行,再看熱鬧,好戲總歸是好戲,功夫永遠是功夫。

樂器吱吱呀呀響起,一聲清麗的唱腔就喊了出來,透托出幕布。蹬蹬鏘鏘角兒們就粉墨登場。戚戚咔咔叫喳喳的武將,清水芙蓉千柔百媚的青衣,哆哆嗦嗦的長胡子老生,還有翻跟斗的丑兒。

戲臺上唱戲臺上的。戲臺下熱鬧戲臺下的。嗑瓜子的聲音窸窸窣窣響成一片。

戲呢一般都是秦腔,也有眉戶。兩把椅子,一臺桌子。翻山越嶺,就拿桌子表示。在墻外偷聽,椅子就算一堵墻。蘭花指在空氣中一抓,就算挑開了門簾。多么的含蓄,多么的美。

秦腔聽著豪放爽朗,不忸怩。尤其是包老爺一出場,喝上一嗓子,多么的有氣概。好家也多。臺上唱腔一起,坐在南墻根兒里曬暖暖的老漢們半瞇著眼,微微點晃著下巴,手敲著膝蓋,咿呀又咿呀。他們聽戲聽味道,我們看戲看熱鬧。

鍘美案。怒沖沖的黑臉包老爺。鬢邊插白菊花的秦香蓮。頭戴紅牡丹的公主。秦香蓮的衣衫那個灰暗,寬大的衣袖掩面啼哭,一點也不好看。小老婆的衣裙美的啊,眼熱得我們牙縫里的清涎水一口一口往肚子里嘬。

“王朝傳來馬漢稟,他言說公主到府中。我這里上前忙跪定……”包老爺唱得渾厚激烈。最后喊一嗓子“開——鍘”,鍘死你個壞良心的陳世美。

春草闖堂。布衣裙的丫鬟春草,伶牙俐齒。案子后面端坐著儒雅的縣太爺。旁邊戳著賊眉鼠眼的師爺。還有個一臉賊光闌珊的衙役。

李彥貴賣水。多情的美人,衣袖遮面,側身,羞羞答答。為情所累的佘子,溫文爾雅。八面玲瓏的小丫鬟,水袖一甩,楊柳腰兒一擺,那個美啊。踢踏踏臺步一走,唱詞起矣:“小——姐——”軟滴滴兒的,“石榴花開紅滿堂,小姐苦把郎君盼。相公你——咿呀——快快到蘭房。”

戲散的時分,大約下午兩三點鐘。爹騎自行車按時趕來接我。有一回,大約是正月初六,戲唱到一半,停電了,就散了。大伙就說到土門子看社火走。我就跟著走了。

爹到戲院子里時,沒唱戲,也不見人影。他嚇出一身汗來,估摸是去了土門子,就慌慌張張追去。那天的人那個多啊,我被擠得暈頭轉向,很快和大隊人馬失去聯絡。被擠散的我居然還攆著看社火看個不停。

傍晚,社火要卸身子了,人群漸浙散去。爹看見了紅花衣衫的我孤零零立在路邊,眼里噙滿淚花。

至今,清晰地記得他蠟黃的臉上被汗水沖出一道一道的溝痕。爹脫去棉帽,頭發里竄起熱氣,在冷風里白白的冒著。他緊緊抱起我,由于焦急起了一層干皮的嘴唇咧了咧,嘴角牽動幾下,最終沒有笑出來。

晚間,我的匯報演出開始。

爹的個子很高,村里人都叫他劉大個子。他的衣服我穿起來像個袍子。我穿上他的絨衣,再套上襯衫。最上面罩上我自己的紅花衣衫,緊巴巴兒的。這么一來,袍子和戲里的差不多,層層落落。袖子還不夠長,又把兩條紗巾別在袖口,這樣甩起來就像水袖足夠好看。

“奴家名叫四季娃,咿——呀,年方剛剛一十八……”我的唱詞一頓,臺步滴答答轉一圈,擺個側身作揖的造型,爹就趕緊拿捅火的鐵棍兒敲鐵皮茶壺,咣咣鐺鐺,鼓點要幫我敲合適,要和我的唱腔般配。

丁丁咣咣的打擊樂在夜色里斷斷續續響著。“……菜籽花兒黃,媒人來奴家呀……”甩水袖,扭擺腰,衣袖掩面,窸窸窣窣的小碎步兒,模仿得。樣都不少。“咿——呀”,水袖漫天狂舞。

爹呲著被煙草熏得黃黑的牙齒,咬著一只自己卷的煙渣子卷兒,樂呵呵笑著,坐在炕沿勤奮地幫我敲家伙,一副很情愿讓我折騰他的樣子。

后來,我把刨卷花兒撿來剪成花瓣兒,染了紅紅綠綠的顏色,粘成一朵朵花拿線繩穿起來,掛在鬢間,這是唱公主的頭飾。又把尼絨的襪子拆了,拆成一團團毛茸茸的球,串起來還掛在鬢間,威風凜凜,這是穆桂英掛帥的打扮。

行頭弄好,梅紅的紙蘸水染紅嘴唇,畫眉,粉墨登場。家里唱罷又唱到巷口子上去。我的嘍啰們手舞足蹈拿頭巾伴舞,伴得那個難看啊,簡直讓我想踹上兩腳。

十七歲之前,我真是好身材。高,直,細挑。堪稱裊娜。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就開始發育。你說胖就胖吧,還駝背了。駝背就駝背吧,還是個大圓臉。女大十八變,我變得多么的失敗。

失敗之后,就再沒心情琢磨戲劇舞蹈了。后來的日子,咿咿呀呀的戲臺離我遠去。我在生活的勞累里疲倦地奔波。生活是個大戲臺,這方唱罷,那方鑼鼓又起。鬢邊的紅牡丹摘去,換了白菊花。“不怨奴的爹來不怨奴的娘……”日子,就踩著鼓點鏘鏘鏘地過啊。

是誰碰響了涼州詞?

年少時,冬天。村莊里閑暇的時節,“瞎弦”就走村串巷地來了。他被一個半大的孩童牽著,懷里抱著那把三弦,像燕子拍打著翅膀回舊巢一樣,他們徑直走向往年落腳的熟人家。老奶奶們尤為高興,簇擁著“瞎弦”上炕,煮茶,嘮叨著積攢了很久的閑謊兒。

夜晚,屋子里塞滿了人。燈光下,“瞎弦”端坐炕垴,調撥弦音。叮叮咚咚,弦音一拔,一種獨有的氣氛立刻彌漫開來,侵入肺腑。那種蒼涼,那種凄怨,蜿蜒而來。“瞎弦”唱的是涼州的賢孝。賢孝的味道土生土長,氣息獨特如甘飴。唱詞是土土的涼州方言,硬邦邦,瓷實實,豪邁而撕裂,敲打在聽者的心弦。這樣的味道,是來自涼州詞,來自古詩人胸臆里的一聲長嘶啊!

“瞎弦”每唱完一小段,聽者都要齊聲合唱最后一句,接后音,助音勢。那種渾厚的氣勢,是涼州詞的遺風無疑。我忘了是哪個唱本,隱約記得是有個女兒與后娘的,唱完后合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呀!”小孩們都和得很賣力很整齊,以至于放學路上都一路齊唱著阿彌陀佛回來。

那時節我喜歡的是秦腔,賢孝也喜歡聽。這兩樣年年可以聽到。聽賢孝比較方便,只需擠在人家屋里就行了。秦腔每年正月初二到十五,在距我們三十里路的永豐堡演出。我父親是個寬容的人,他從初二開始,每天早晨把我這個小戲迷用自行車捎到永豐堡,托給熟人,然后回家忙乎。到下午演出結束,他準時趕來接我,風雪無阻地接了十個正月。我十一二歲時有個很沒出息的愿望,就是長大后在永豐堡找個婆家,看戲方便嘛。要是看社火,就得到土門鎮去,但是太遠了,一般是不去的。

我們村常來的那個“瞎弦”是很憂傷的一個歌者,或者是詩者。總之,他擅長的曲目,都是讓人淚水紛飛的,讓人情感失控的。至今仍記著他自產的一段唱詞:“別人家里抱烤箱,暖洋洋,我老漢半夜里盼太陽……”他唱到這一句,凄然淚下。不知道哪個字撞了他的傷,讓內心的清冷鉆出失明的眼睛。

每年的冬天,他如約而來,一個村又一個村地唱,且走且歌。他多像一粒流浪的柳絮兒,被生活吹來吹去。雖無奈,卻在賢孝里飛揚,在漆黑的世界里高歌。孝子賢孫,懲惡揚善的唱本,隨著一句一句唱詞的吐露吟嘆,故事情節徐徐展開,折疊,懸念,扣人心弦。善有善報,惡有惡果,愛憎分明。一晚唱不完,留下掛念,明晚接著唱。人生故事,一折又一折的持續,絲絲縷縷的牽連在尋常的日子里。

每唱罷一個村,老奶奶們和那個半大的孩子就挨家家收糧食。家境好的裝一升,家境欠的給一碗,總是幫扶的意思。健全的人都生活得艱辛。況且一個盲人呢。他用彈唱,敲開上蒼撂的災難之門。

若干年后,我在賢孝的發源地涼州城里漫步。突然聽見那錚錚拔拔的弦音響起,而后是一聲粗狂的唱腔,“哎——”我收住腳步,捕捉那滾動的音符。像有一根看不見的細線,把一串腳印牽到路旁的一棵樹下。

“瞎弦”已經很老了,但音質很清澈,一點也不渾濁。他的手指彈撥三弦,游走于樂譜之上,在一根根弦上撫摸心情。讓我感動的是,他的臉上沒有憂愁,是一種經歷滄桑世事后的淡定,從容。甚至有些孩子似的朝氣。他彈唱得很忘我,面前的白瓷缸子里稀少的紙幣和疏落的聽眾不影響他的情緒。依舊投入自己的藝術中,一絲不茍。

我在久違的唱詞里努力辨別有限的賢孝知識,聽了很久,沒有一段是我年少時聽過的,有些悵然。我想有一句和聲是我的,至少我要大聲地附和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啊”!可是,我始終沒聽見熟悉的那段,多么的遺憾。

回家的車上,才發現車費不夠了。售票員說,還差五塊錢呢。我不滿意地抱怨,本來是夠的,可是那差的錢不是給“瞎弦”了嘛。是你硬把我拉上車的,不然的話,還可聽上幾曲的……

想起我們村來過的那個“瞎弦”,想起他滿臉的褶皺和愁怨,想起他常常彈唱的保留曲目《丁郎刻母》。村里老奶奶罵小毛孩不聽話,張口就說,你個白眼郎。事實上,在我們那坨坨地方,白眼郎是專門給丁郎設置的,也罵做白眼狼。丁郎是賢孝里的人物。他幼時喪父,被母親千辛萬苦拉扯大了,娶了媳婦。大約舊時女多男少的緣故吧,丁郎還能娶到妻。擱現在,那么窮的一個人家,哪個姑娘頭被門縫子夾扁了才跟他呢。

也許是丁郎過于貧窮,也許是丁郎妻頗有手段,總之,丁郎對媳婦言聽計從。后來,婆媳不和,媳婦就挑撥丁郎刻薄母親。丁郎是個很木頭的家伙,不加辨別就虐待母親。母親被打罵怕了,憂愁得不行。有一天,在田地里忙碌的老人看見丁郎手提一桿粗牛鞭直奔過來,大驚,想今兒個怕要是被牛鞭打死吧撒心一橫,一頭撞死在田邊的柳樹上。

丁郎抱起母親,驚天地哭嚎。原來他被神點化感悟,這天突然醒悟了,才急急找母親回家,打算好好孝順的。但由于他心情過于激動和內疚,匆忙間奔跑時忘了手里的牛鞭,才造成千古恨。人死了,就不會給活著的人給一丁點報答的機會了,這是一種剜心的疼。丁郎悔恨不已,就把那棵柳樹雕刻成老母的雕像,日日獻茶供飯,焚香悔過。

其中最巔峰的唱詞是丁郎刻母那段,可謂寸斷肝腸。老奶奶們聽得淚水嘩啦啦地淌,檔都擋不住。若是心中有些苦焦的,便借機抽抽搭搭哭個不停。我打小是個情感型的人,每聽到傷心處,眼淚就以排洪的方式運行。那種場景,感人至深。

那個愁苦的“瞎弦”,賺走了我們多少眼淚。也許他每走一步路,腳印都是潮濕的。有多少人沉浸在他古典的唱本里掉淚。賢者,賢良。孝者,忠孝。所謂“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是我聽賢孝時沉淀下來的,到現在都不含糊。他把傳統的文化氛韻,走到哪帶到哪,英雄美人,貞女烈士,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一本本唱本里錯綜復雜著,縈繞在我們單調的日常生活里。

今年夏天的一天,在涼州城里。廣場上一簇一簇的人群里,賢孝的清越便脫穎而出。有一個組合,男人,女人,孩子,都是盲人,不知道是不是地道的一家人。我覺得兩個盲人結合的話,孩子不會也是失明的,不過也不是沒有可能。總之,他們坐在一條長凳上,雖看不見光明,但滿臉陽光。三弦,二胡,快樂地一曲又一曲彈拉,那是一種向上的精神,讓人心生感恩與憐憫。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尊貴的。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奔逐,在一簾黑絨的厚幕后被彈唱。與觀眾,息息相聞。

涼州的古道上,曾有詩人的心情詩人的滄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凡人回?長風里擊劍悲歌,長劍里舞出豪邁曠迭。鄉土的賢孝,從涼州詞里抽枝開花,用土土的涼州方言喊起來,唱出來,卻是涼州詞的酣暢豪放。馬蹄聲從古驛道一路響來,走失的涼州詞。被一聲粗獷的唱腔撞響!

責任編輯 子 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999在线免费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 AV老司机AV天堂|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成人三级|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综合五月天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精品第页|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欧美一道本|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第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xxx|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区一区|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青青青国产视频| 99资源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国产门事件在线|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久久永久视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99视频在线看|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免费欧美一级|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无码日韩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日本a级免费|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99热免费在线|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精品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在线a网站|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 成人第一页| 无码福利视频|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91啦中文字幕|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欧美日韩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