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月14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任正非在2009年全球市場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提出了有關“灰度管理”的概念。他提出,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而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來自灰度、妥協與寬容。
任的“灰度管理”讓我聯想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精華,它的主張是“取中貴和”。這與任正非提出的“‘妥協’其實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叢林智慧,凡是人性叢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當時機接受別人妥協”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就是通過妥協和寬容成就功業的。比如,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就是一個“灰度管理”的大師。咸豐六年(1856年)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撫,主要任務是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但是不巧的是他遇到的頂頭上司湖廣總督卻是滿洲權貴官文,絕大多數人對官文的評價是“為官昏庸,不善政事”,其特點是“三大”——小妾大、門丁大、庖丁大。這樣一個所謂的“紈绔子弟”如何能不成為自己“建功立業”的絆腳石呢?胡林翼就采取一些方法,讓其母收官文之妾為義女,又處處讓利給官文等妥協之舉,史書記載:“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為重,林翼益推誠相結納,于是吏治、財政、軍事悉聽林翼主持。官文畫諾而已。不數年,足食足兵,東南大局,隱然以湖北為之樞。”曾國藩說:“林翼堅持之力,調和諸將之功,綜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進德之猛。”胡林翼就是通過妥協與寬容的“灰度管理”與官文一起為平定太平天國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也成就了自己“中興名臣”的美名。
胡林翼的妥協和寬容的“灰度管理”成就了自己,也成就官文。
在現代企業管理的中,有許多的案例來佐證“中庸之道”與“灰度管理”是企業成功的最重要的法寶之一。“中庸之道”使中興通信穩步前進,能夠更好地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在平和務實、平和主動中追求卓越!”是張朝陽給搜狐立下的一個核心理念之一。那么企業如何更好地將“中庸之道”或“灰度管理”融入企業管理之中呢?我認為有如下幾點關系要企業家處理好,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灰度管理”。
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的平衡
人本管理與制度管理的區別就在于人本管理重視的是“人”,而制度管理重視的是一些“條條框框”。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的管理是可以省去許多扯皮和推諉現象,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提升效率。但是,過于嚴格的制度管理容易導致個性的壓抑,創新力的下降和員工滿意度的降低。然而,人的覺悟是需要逐步提升的,因此公司要在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上尋找一種平衡。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對人的尊重、信任和激勵,以人為出發點,尊重每個個體的需求,充分給個體發展的機會和條件。其實“以人為本”與“中庸之道”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不以人為本的話,那么高效的團隊、和諧的整體就無從談起。隨著員工的知識與經驗的積累,企業管理應該逐步地將過于強硬的制度管理轉向人本管理。
企業盈利與社會責任的平衡
一個現代化的企業應該承擔兩個重要的責任,一是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責任,二是為社會創造效益的責任,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企業要明白,社會責任不一定就會加重企業成本。其實在當前的中國,由于過去在做企業的時候沒有考慮人工、自然資源、環境等成本因素而獲得了某種程度的發展,今天強調社會責任無非回到原本就應該做的道路上去,或者說是把過去走錯了的路糾正回來而已。主動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其實是好事,因為過去的那種不顧生態環境、人工利益的那種做法是不可持續的“竭澤而漁”的做法,只有更多地關注社會責任才可能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圈。
目前,國家電網、中遠、聯想、海爾、阿里巴巴等許多企業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為中國企業如何處理自己利益與承擔社會責任之間的平衡點進行了嘗試。
個體與團隊之間的平衡
企業管理效率提升的核心是依靠團隊建設,高效團隊的標志是平衡和團結。“家和萬事興”,就是用來描寫一支高效的團隊的。
個體發展與團隊合作是一個共贏的模式,但個體和團隊之間會存在著相互的博弈。在團隊中個體之間會存在差異、矛盾、沖突,一個優秀的團隊領導就應該是一個“中庸之道”優秀執行者,會通過不同激勵,工作分配,通過協調、妥協、讓度,在保證大原則和大方向的前提下完成組織的目標。企業管理者應該把握好這一對矛盾。處理好了,就會使企業欣欣向榮,一旦處理不好,會讓企業腹背受敵,如“陸華強倒戈事件”、“愛多胡志標事件”就是一些血的教訓。
企業應該尊重和關注個體,特別是一些優秀員工,但是,企業的持續發展中絕對不能夠依賴于某一個或幾個英雄式的人物,企業的持續發展更多的依靠團隊工作來完成。在必要的時候,寧愿犧牲短暫的利益,也要保持團隊的威力,團隊最終才是企業發展的支撐。快速發展與穩健發展的平衡
現代企業面臨著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大家都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是過于快速的發展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企業文化的沉積問題、中層干部的培養問題、產品線的擴張與質量保證的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管理者在“快速發展”與“穩健發展”兩者之間的相互“拿捏”中求得平衡。
2月份發生的豐田汽車召回事件與其過度擴張不無關系,因此,企業家在利益面前要沉得住氣,如何保持穩健的發展原則是關鍵。遵循穩健的發展原則必須把握住以下幾點:一是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要客觀、務實,在戰術層面的執行要有可操作性,不能把目標定得過高,否則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二要夯實基礎,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如同古代人筑城墻一樣要一層一層的夯實;三是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功,從一點一滴做起,全方位消除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和不良現象,培育有利于品牌成長和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