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2010年3月30日(農歷二月十五日)上午,膾炙人口的《滿江紅》在杭州岳廟再次響起,來自全國各地的岳飛后裔擎香共祭岳飛誕辰907周年。
300多名岳飛第28至39世孫后裔來自全國17個省區市。他們身披繡有“盡忠報國”字樣的紅緞帶,恭讀祭文祭詞之后,列隊緩步繞行先祖墓一周,并在芳草離離的墓冢上獻上一枝黃菊,一朵白花,以表敬意。據傳,岳飛后裔按譜取名的字輩來自于清朝乾隆皇帝親賜的譜牒。
岳飛第29世孫岳邦杰系出岳飛長子岳云一支,上世紀50年代前,他們世代居住在岳飛廟旁,世代守護先祖墳塋。這位年近8旬的老人告訴筆者,岳家祭先祖有兩個日子,一個是農歷二月十五日的誕辰,另一個則是農歷十二月廿九日的忌日,此次家祭是近60年來最為隆重的一次。
在家祭之前,杭州市園林文物部門也舉行了公祭儀式。在公祭儀式上,浙江三聯專修學院的學生代表還向全國大學生發出了“繼承岳飛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繁榮昌盛做貢獻”的倡議,而學院院長胡正的夫人岳新星就是岳飛的第30世孫女。胡正認為,“緬懷岳飛主要是要傳承他‘盡忠報國’的精神,‘待一萬人如待一人’的胸懷,‘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的紀律和‘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的廉潔奉公情操。”
位于西子湖畔的杭州岳飛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岳飛紀念地。公元1141年(南宋紹興十一年)農歷歲末,民族英雄岳飛冤死風波亭后,被獄卒隗順冒死秘葬。21年后,宋廷為岳飛平反昭雪,又隆重地改葬岳飛、岳云父子,并修筑祠廟。宋元明清,岳飛廟多次修繕,而清乾隆帝南巡杭州時,也多次前來祭祀題詩,表達崇敬之意。#8239;
據杭州市岳飛研究會會長、著名宋史專家、浙江大學教授龔延明披露,目前海內外共有岳飛第28至39世孫后裔約181萬人,連韓國也有3萬后裔。#8239;
上世紀50年代前一直為先祖守陵的岳飛第29世孫岳邦杰介紹說,除杭州外,目前岳飛后裔主要聚居在岳飛故里河南湯陰,岳母墓所在地江西九江,以及重慶、北京等地。2009年,韓國的岳飛后裔也派出30多名代表到杭州和九江參加祭祀。
而在寶島臺灣目前也有近2000位岳飛后裔。曾多次前去拜訪宗親的重慶籍岳飛第28世孫岳朝軍說,臺灣的岳飛后人主要源于岳飛三子岳霖一支,島內有10多所岳飛廟,像位于宜蘭的岳王廟碧霞宮,位于臺南的旌忠廟都久負盛名,在日月潭邊的文武廟里也立有岳飛塑像。#8239;
“紀念先祖,不僅是出于家族感情,更是想弘揚岳飛‘盡忠報國’的忠孝精神。”正在積極投入岳飛思想研究會工作的岳朝軍表示,他目前的最大愿望是盼望兩岸岳飛后裔能早日齊聚一堂共祭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