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阿聯酋特約記者 張 靈 本報特約記者 曾 鏵
今天,全球第一高樓迪拜塔將舉行落成儀式。在迪拜債務危機余波未平之際,這座備受矚目的建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英國《泰晤士報》3日報道說,迪拜塔將在本周開始商業運營,然而“它能否找到足夠的租戶還是一個問題”。阿聯酋當地媒體則表示,迪拜塔的如期竣工,對于提升迪拜經濟發展的信心和實力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韓聯社3日報道說,迪拜塔共耗資約12億美元,迪拜政府為了取得戲劇性效果,將其確切高度公開的日期定在4日舉行的竣工儀式上。但根據設計圖,迪拜塔的高度將達818米或824米。英國《泰晤士報》則表示,這相當于3.5個金絲雀碼頭大廈(倫敦最高樓)或2個紐約帝國大廈的高度之和。報道還表示,迪拜塔高出臺北101大廈509米近一半。作為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物,它甚至超過了美國北達科他州高達628.8米的KVLY-TV電視塔。
《泰晤士報》稱,迪拜塔有169個樓層,其最高層的溫度比最底層低10攝氏度。迪拜塔采用鋼結構,外面覆蓋玻璃,遠看上去猶如一個巨大的注射針管般直插云霄。該塔第76層建有世界上最高的游泳池,第158層則計劃建造一個世界上最為宏大的清真寺。
迪拜塔在設計時像個“夢幻城堡”,落成時卻遇到了殘酷的現實:在全球經濟衰退席卷迪拜的背景下,當地房地產價格暴跌50%;迪拜債務危機的蔓延,使迪拜不得不從阿布扎比借來250億美元應急。《泰晤士報》因此將迪拜塔諷刺為“過去十年失控的投機活動的紀念塔”。報道還表示,自2004年開工以來,開發商艾瑪爾公司便積極對外租售相關公寓,但許多投資者已損失了數億英鎊,許多人甚至不惜賠本賣掉這些公寓。此外,該塔內設的30萬平方英尺的工作空間也尚未尋得入住者。
不過,《環球時報》記者在迪拜了解到,當地居民和媒體對迪拜塔的竣工期望較高。迪拜民眾普遍認為,作為全球第一高樓的迪拜塔如期竣工,對于迪拜提升信心和恢復經濟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象征意義。當地媒體和民眾都流傳一種觀點,即迪拜危機被國外媒體過分夸大,迪拜作為海灣和中東地區的航運和物流樞紐的地位不會因為危機而動搖。▲
環球時報2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