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沃爾特·加德納
隨著中國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一支主力軍,中國的學校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扮演相似的角色,只是一個遲早的問題,而這也開始成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中國的教育規模龐大,因此可能產生的利潤也很高。中國有66萬所學校,1600萬名教師和3.21億名學生,相形之下,美國則只有9萬所學校,320萬名教師和5000萬名學生。
教育市場對于企業家們來說是無法抗拒的。企業家認識到,如果他們能制造足夠多問題,讓人們對政府是否有向所有學生提供高質量教育的能力產生懷疑,那么,教育市場的大門就向企業家們敞開了。
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都不允許開設私立學校。結果,教育年輕人的任務基本上落在了官辦學校的肩上,但學校的教育質量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
此外,中國鄉村留守兒童現象日漸嚴重,這些孩子的父母涌向城市尋找報酬更高的工作,孩子們則被留在農村的家中。中國官方估計,目前留守兒童數量已經達到2200萬名。根據中國中央教育研究所的數據,這些兒童中的許多人只和父母中一人生活在一起,超過30%的兒童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戚一起生活,得到的照顧和監督很少。
因此,一些中國企業家們通過成功地暗中破壞中國的教育體系,將其與不確定的經濟前景聯系起來,最后找到了打入中國利潤豐厚的教育市場的法門。而問題在于,像做生意那樣辦學校并不能從整體上改善教育現狀。營利的壓力和滿足學生需求與興趣之間會有沖突,而前者常常會占上風。
美國最近就得到了自己的教訓。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瑪格麗特·雷蒙德考察了美國15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數據,她發現,37%的私立學校比傳統的公立學校水平差,46%的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水平相當,只有16%比公立學校水平高。麻煩的是,過去這么多年的報告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此明顯,卻沒有人發出有力的質疑。
當沒有人站出來說話的時候,隱藏的目的和特殊利益將占上風,這是很危險的。這種現象已經在美國的教育界發生,而且情況還在變得更糟。到真相最終浮出水面時,要挽回損失就太遲了。中國如果忽視了這個教訓,就會面臨極大風險。▲(作者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研究院的講師。)
環球時報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