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半球大部分地區遭遇的異常寒流讓科學家驚呼“冰河時期回來了”,然而在本應該更加寒冷的北極,溫度卻異乎尋常的暖和,比以往氣溫要高出5-8攝氏度。《科學美國人》雜志13日解釋這種奇特的現象是由于大氣模式自然變化導致的,而并非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異常。
美國科羅拉多州國家雪冰數據中心負責人馬克·塞雷澤接受電話采訪時說:“北極成為一個非常溫暖的世界,當地氣溫比往年要高出10-15華氏度(5.6至8.4攝氏度)。”世界寒極西伯利亞雅庫茨克的日常最低溫也比它1月平均氣溫高出10攝氏度。冰雪數據中心的報告顯示,北極的“高溫”與美國東部、加拿大、歐洲和亞洲12月最后兩周以及1月最初幾天出現的創記錄或者接近記錄的低溫形成鮮明對比。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自然界被稱之為“北極震蕩”的現象。科學家以北極震蕩指數來衡量氣壓的變化。在過去幾十年里,北極震蕩指數多為正值。北極上空的氣壓比平均氣壓低,中緯度地區上空的氣壓則比平均氣壓高。在這種情況下,圍繞北極的寒帶噴射氣流從西方吹向東方,而不會吹到南方。今年冬季,北極震蕩指數出現負值情況,北極上空出現高氣壓,噴射氣流的冷空氣都被擠壓到比以往更遠的南部地區,造成美國、歐洲和中國出現寒冬。塞雷澤說,2009年12月,北極震蕩指數處于現代記錄以來最極端的負值。
沒人知道為何北極氣壓會出現這種極端變化,不過可以確定,北極震蕩同全球暖化或全球變冷都沒有關系,它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不過這一現象正在逐步減弱,預計1月下旬后,全球氣候將逐步擺脫“北極震蕩”的影響并恢復正常。▲(楊孝文)
環球時報2010-01-15